2024年,對于大眾汽車集團而言,或許是最艱難的一年,但它還是用一份不平凡的財報,證明了其作為全球汽車巨頭的實力!
3月11日,大眾汽車集團2024年財報出爐。
數據顯示,2024年集團全球銷售收入3247億歐元,同比微增0.7%。營業利潤191億歐元,同比下滑15%。凈利潤為124億歐元,同比下滑30.6%。營業利潤率為5.9%。息稅前利潤為168億歐元,同比下滑27.2%。2024年,集團全球銷量為903.7萬輛。
對比往年的業績表現,在全球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轉型變革浪潮推動下,處于轉型陣痛期的大眾汽車集團這一份財報或許算不上優秀,各項關鍵業績指標的下滑,也在意料之中。
但要注意,大眾的盈利能力和利潤規模在全球范圍內的汽車集團中,仍然是屈指可數的存在。
如果不考慮非營業項目(如重組費用、財務撥備釋放)的影響,大眾汽車2024年全年的營業利潤率實際將達到6.7%。營業利潤下滑,主要原因是由于固定成本大幅增加,其中就包括用于企業內部重組的26億歐元特殊支出。
在電動化市場的高速增長沖擊下,中國市場銷量份額雖然受到了較大的沖擊,但北美、歐洲都穩住了腳跟,南美市場還取得了增長,西歐市場的純電動訂單量更是做到了翻倍。
得益于全球多個核心市場的相互補充和平衡,2024年大眾集團的銷量下滑幅度僅3.5%。因此,這一下滑幅度并不算是失控。
轉型陣痛期,大眾仍顯韌性
從外部環境的影響和產業趨勢的變革浪潮來看,作為一家業務遍及全球的大型跨國汽車集團,與其說2024年大眾受到了沖擊和重創,倒不如說在轉型浪潮的推動下,2024年的大眾集團是邁入了深蹲后的轉型陣痛期。
面對市場的變化和轉型,包括大眾在內的多家跨國車企,近幾年都在緊鑼密鼓、加緊布局。
雖然產業變革與轉型的趨勢越發明朗,但汽車產業重資產、長周期的產業特征,全球范圍內的能源結構差異、產業鏈轉型緩慢的現象,也決定了“大象”的轉身既不能盲目求速,也不能貿然部署。
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轉型浪潮推動下,跨國車企們或許看似處境艱難,高昂的研發投入及內部結構調整支出,不斷加重傳統跨國車企的成本壓力。燃油車份額的下滑,又給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的增長帶來了新的挑戰。
但實際上,經歷轉型陣痛期,幾乎是所有傳統車企的“必修課”。在這一關鍵階段,跨國車企的投入都將為未來競爭力做重要支撐。這意味著,轉型陣痛期階段的“深蹲”,最終是為了在未來實現更好的“起跳”。
按照這個邏輯,我們就不難理解大眾汽車2024財報為何仍然值得被看好。
畢竟,2024年大眾凈額26億歐元的內部重組支出,就包括了德國3.5萬人的裁員計劃,燃油車產線改造等成本支出。去年年底,大眾已經與工會達成了協議,大眾承諾不會關閉工廠,但將在未來對德國業務全面改革,包括裁去3.5萬員工,并在德國減少70多萬輛汽車的產能。
通過裁員減產、取消或減少獎金等操作,大眾汽車集團表示,與工會達成的協議將在中期內每年節省150億歐元,其中勞動力成本削減和產能削減每年將為該公司節省約40億歐元。
隨著轉型持續邁入深水期,不良資產持續優化,通過降本,大眾的成本壓力將進一步得到緩解。這無疑將為大眾穩健度過轉型陣痛期提供一定的助力。另外,2024年大眾汽車的凈現金流達到了50億歐元,雖然略有下滑,但總體來說現金流仍然較為穩健。
這也意味著,在2024年的高額投資基礎上,應對接下來的市場競爭以及市場變化的不確定性,穩健的現金流也將為大眾接下來的發展做好儲備,并為其提供強大的抗風險能力。
因此,2024年大眾汽車的財報或許看似下滑是主基調,但抽絲剝繭來看,轉型陣痛期中的大眾仍然充滿韌性!
即將進入回報期
中國市場率先迎來改變
得益于長期的高額投入和清晰的轉型規劃,大眾的轉型事實上已經看見了曙光。
2024年,大眾在西歐市場的純電動汽車訂單量足足增長了88%。中國市場,2024年大眾汽車集團交付293萬輛汽車,其中新能源汽車超過20萬輛。
其中,ID.純電車型的銷量同比增長了17%,它也成為了中國最暢銷的純電動車型之一,在緊湊級兩廂車市場位列第一。
展望2025年,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明確表示,“2025年,我們將堅定不移地繼續推進戰略落實,加快轉型步伐,煥發大眾汽車集團的全新活力。我們持續的產品攻勢、滿足各地區市場獨特需求的本土化產品,以及強大的合作伙伴關系,為集團的可持續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大眾汽車集團預計,2025年,集團預計銷售收入將同比增長5%,營業銷售回報率預計將在5.5%至6.5%之間,汽車業務的凈現金流預計將在20億歐元至50億歐元之間。
可以相信,隨著大眾轉型的不斷深入,前期的投入也將陸續迎來回報。
尤其是在中國市場,大眾汽車明確表示,在2024年戰略轉型取得實施進展的基礎上,2025年開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將全面邁入戰略成果的交付階段。
按照規劃,今年上海車展期間,大眾將展現下一代智能網聯汽車陣容。其中,AUDI品牌首款量產車型將迎來亮相并在年內上市。基于CMP平臺打造的大眾汽車品牌原型車,ID.與眾品類的新車型也將亮相。另外大眾首款增程式車型也將迎來亮相,預計將于2026年上市。
2025-2027年,大眾汽車集團將在中國推出40款全新車型,其中超過半數為電動化產品。至2030年,大眾汽車集團將為中國客戶帶來超過30款純電動車型。
這將意味著,從2025年開始,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產品攻勢和產品矩陣將正式從規劃進入落地,從單一走向多元化的發展。無論是基于全新平臺打造的原型車,還是增程式的布局,都可以看出大眾對于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
伴隨著技術、產品等成果進入交付階段,在中國市場的轉型經驗推動下,大眾汽車顯然有望快速走出轉型陣痛期,大眾“在中國,為中國”的品牌形象更是有望得到進一步銳化。
除了新能源維度的不斷完善,在智能化上,2023年,作為德國以外規模最大的研發中心,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科技有限公司(VCTC)成立,專注于智能網聯汽車研發。
2024年,大眾汽車還與小鵬汽車達成了戰略合作關系。在技術自研和積極對外合作的共同推動下,大眾在智能化領域的技術和成果也在不斷厚積。
作為傳統“大象”,大眾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時代的轉型節奏看似或許比較緩慢,但得益于其強大的戰略儲備和系統化部署,在接下來的競爭角逐和轉型變革中,大眾卻很有可能穿越周期,以厚積薄發之勢實現質量和效率的雙重跨越。
紅點觀察:
如果說2024年,是大眾汽車集團高額投入的一年,那么從2025年開始,大眾無疑將進入一邊投入、一邊收獲的新周期。在這一周期內,對于大眾騎車而言,中國市場的恢復非常關鍵。
4月份開幕的2025上海車展,大眾將進一步展現其深耕中國市場,“在中國,為中國”的決心和信心。可以相信,隨著更多技術和產品成果的細節公布,大眾也將加速進入“回報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