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往后我再也不用你養了。”
“你自私自利,一喝酒就知道打我媽,這大學,我不考了!”
高考前一天,邵秉義因為書沒能順利出刊,名額給了同事陳泊,大白天又在喝酒生氣,稍微不如意就打老婆。
兒子邵星池看見了維護母親,動手打邵秉義,鬧得院子里的人都出來勸架。邵秉義說他養了十八年的白眼狼,可邵星池卻說這么多年都是母親在掙錢養家。
爭吵中,邵秉義撕掉了準考證,放棄了第二天的高考,這一幕把所有人都嚇懵了,他們怎么也沒想到,邵星池竟然會這么沖動。
都以為邵星池撕掉準考證放棄高考是為了報復邵秉義,可只有交白卷考0分放棄高考的馬思藝才知道,有些事情比上大學更重要。
馬思藝是六個孩子中最命苦的那個,父親生病去世,十歲時親媽改嫁她被送到花街跟奶奶相依為命。
八年的時間,她跟奶奶相依為命,從沒體會過母愛,更不知道父母健在是什么感覺,她很羨慕謝望和闖禍會有爸媽揍,羨慕華子有個愛她的爸媽。
可她只有奶奶,她不記得爸爸的樣子,更不敢給媽媽打電話。幾次見到媽媽,還是她想盡辦法的來要錢。
高三這年,奶奶去世了,馬思藝感覺生活失去了所有的光亮,好在鄰居對她很好,答應了馬奶奶會照顧她到大學畢業。
可是,親媽趁虛而入想要霸占房產,甚至要她承擔撫養弟弟的義務,這讓她覺得她會成為鄰居和朋友的累贅。
一旦被親媽賴上,受傷的不只是她,還有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弟弟以及鄰居們。所以,她放棄了高考,也放棄了復讀,逃離花街,逃離這個傷心的地方。
在馬思藝看來,不連累朋友比不高考更重要,只有這樣她才能擺脫親媽的束縛,才能做想做的事,才能找到另一條出路。
邵星池是一個很看重親情的人,父親邵秉義自詡為文人。自恃清高卻愛鉆牛角尖,在出版社工作以為自己很厲害,其實全家都靠妻子擺攤。
稍有不如意他就喝酒,一喝酒就借題發揮動手打老婆,從小邵星池就看著邵秉義打媽媽,邵秉義脾氣上來,就連他一起打。
后來他長大了,邵星池能維護媽媽了,就跟邵秉義對著干,只要邵秉義動手打媽媽,他就幫媽媽還手。
在邵星池看來,上大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保護媽媽。
既然邵秉義說他是白眼狼,那么他就不上這個大學,以后自己打工掙錢養活媽媽;既然邵秉義自私自利,他為什么要考上大學給他貼金?
撕掉準考證也許真的沖動了,但在當時他覺得保護媽媽是最重要的事情,比起自己的前程,他更希望媽媽能過的幸福快樂,而不是受苦受累一輩子,還得被酒鬼丈夫打。
不管是邵星池還是馬思藝,他們選擇放棄高考多少都有點不明智,但站在他們的角度來看,他們覺得當時不得不這么做。
也許沒考上大學會面臨更多的困難,但他們保留純善之心不忘初心,肯定不會過得太差,你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