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胥 植
編輯| 王 潘
3月14日,理想汽車發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全年營收1445億元,同比增長16.6%,全年總交付量超過50萬輛,凈利潤為人民幣80億元,同比減少31.9%。
其中第四季度營收443億元人民幣,季度交付量近16萬輛,同比增長6.1%,凈利潤為人民幣35億元,同比減少38.6%。
盡管第四季度營收和交付量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且營收也超過了此前市場預期的442.1億元人民幣,但理想汽車美股盤前依然下跌超過4%。
從環比數據來看,理想第四季度的營收和交付百分比漲幅均為個位數。增速放緩,代表著理想逐漸摸到了“天花板”,依靠新產品帶來全新增長曲線,已經迫在眉睫。
同時隨著L6在銷量占比中的繼續提升,理想的“增量不增收”問題也愈發突出。去年第四季度,L6的銷量接近8萬輛,占比接近50%,這正是理想利潤同比大跌的主要原因。
2月中旬,理想汽車公司最高決策層——戰略委員會評審通過了“智能汽車戰略閉環管理方案”,評審結果是由總裁馬東輝擔任智能汽車戰略負責人,負責和智能汽車業務相關的戰略目標規劃和執行落地。為了支持馬東輝開展相關業務,戰委會決定讓馬東輝擔任“產供銷聯系會”主任,而原產供銷聯席會主任是李想本人。
此次人事變動,某種程度上代表著李想的“放權”:隨著理想的汽車業務進入“穩定期”,他將騰出更多精力,投入AI技術研發和戰略規劃上。
2025年的新能源車競爭格局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面對友商們在高端和低端領域的雙向沖擊,理想想要守住寶座并非易事。而“卷土重來”的純電產品,亦將面臨比增程領域艱巨數倍的挑戰。
轉型AI的“長期主義”,需要建立在基本盤的穩固基礎之上,這一點,蔚來已經給出了足夠的教訓。李想顯然沒到“退居二線”的時候,想要守住江山,理想還不能掉以輕心。
開啟“守擂”模式
今年1月份,理想被小鵬以微弱優勢超越,丟掉了保持十個月之久的新勢力榜首之位。2月份,小鵬繼續奪得榜首,且與理想的交付量差距從1月的400多輛拉大到4000多輛,這被視作小鵬提前優化供應鏈所帶來的“產能優勢”。
連續兩月,理想交付量都環比接近“腰斬”,這固然有春節時間段的特殊性,尤其是去年底已經提前“預支”了未來一段時間的購車需求。因此接下來的市場表現,對理想來說就高度重要,尤其是其所定下的70萬輛年銷量目標,目前的KPI還遠遠不達標。
隨著增程市場的日漸“紅?!保硐氲南劝l優勢已逐步磨滅,高端和低端兩個維度,理想在今年都需要應對更加猛烈的沖擊。
在高端領域,鴻蒙智行的發力無疑是理想的最大威脅。除了“老對手”問界M7和M9外,3月初發布的M8已經隱隱有了“爆款”趨勢,其發布后6小時小訂突破2.1萬臺,一周時間訂單已超過5.8萬臺,未來將對理想的市場份額形成強力挑戰。
同時還有“新對手”智界R7的快速崛起。從去年11月份正式上市以來,智界R7月均銷量穩定在1萬臺以上,去年12月和今年2月銷量更超過了問界M9。
在向下領域的挑戰,理想亦不能忽視。首當其沖的是“半價理想”零跑,在去年下半年,零跑大約還是理想銷量的60%-70%,今年1月和2月,這一數據已變成了84%和96%。近日零跑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零跑2024年營收為321.6億元,大幅增長92%,毛利率提升至8.4%,其中第四季度首次實現單季盈利。
尤其是零跑在近日發布的B10,直接將配備激光雷達的端到端高階智駕打到了13萬元級別,預售一小時訂單量超過1.5萬輛的成績,同樣展露出“爆款”潛質。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兩者品牌力和價格差異巨大,看似并不是“在同一個碗里吃飯”,但零跑所瞄準的正是“家庭場景”這一理想腹地,在經濟下行的周期中,“低價高配”的零跑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如果理想沒有足夠的應對手段,未必沒有“陰溝里翻船”的可能性,這一點,拼多多與淘寶正是典型例證。
此外,理想很快還將迎來極氪9X、小鵬增程式新車型等重量級挑戰者。增程領域的“百花齊放”,對于理想來說并非好事,“擂主”必須要拿出新的殺手锏了。
只能贏不能輸的i8
2月25日,理想汽車正式發布首款純電SUV i8官圖,當天理想的港股就應聲大漲,漲幅超過12%。但市場的期待有多高,對產品各項標準的審視就有多嚴苛。
這是理想繼MEGA的失利后,在純電賽道的“卷土重來”,但這一次壓力也將大很多,可以說,i8是一款只能勝利不能失敗的產品,如果再次失利,不僅對理想團隊信心是個重大打擊,市場亦將重新評估理想的純電能力。
李想曾多次提及,MEGA的失利源于錯誤估計了開拓高端純電市場的難度。這一次,理想的準備顯然更加充分。2月份,理想高調宣布其布局已久的自研碳化硅模塊和電驅總成,已在蘇州和常州基地下線量產。據悉,新一代電驅系統能耗低、充電快,同時體積更緊湊、噪音振動性能更優越,將成為理想純電SUV的核心配置。
目前,理想i8已經在全國300個城市完成兩冬兩夏的耐久與性能驗證,累計測試里程超800萬公里,在城市和沙漠、山地、沼澤、冰雪等復雜環境中,共驗證了4000余項用戶場景、1200余項NVH專項指標。
i8對于理想的重要意義,不僅在于它是理想的首款純電SUV,更在于其能否打開市場,順利為這個系列的后續產品“鋪路”。
此前理想在L系列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來自于L9,這款產品的爆賣,直接為后續的L8、L7、L6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盡管“套娃式”產品結構被廣泛詬病,依然不影響L系列直接撐起了理想的數千億市值。
但相比增程,純電賽道挑戰更為嚴峻,除了特斯拉Medol Y和蔚來ES6外,更大的挑戰或許來自小鵬的“雙子星”G6、G9,以及即將面世的小米YU 7和樂道L90。
小米YU 7的沖擊力自然無需多言,僅靠SU 7一款車就能殺出一片天的小米,在近兩年已經徹底改變了新能源車的玩法,當這一套打法應用在更受國人歡迎的SUV上,幾乎沒有哪款純電SUV可以忽視這個對手。
而小鵬剛剛發布的G6、G9,也堪稱“浴火重生”——從產品角度來說,這兩款車更像是新車型,而非改款。全系標配5C超充、圖靈AI智駕,以及極致的低價,小鵬在純電SUV領域對理想造成的潛在威脅,絕對會遠遠大于零跑在增程領域對理想的威脅。
與此同時,想要純電賣得好,充電的基建配套還得跟上,這也對理想的資金提出了更高要求。李想此前表示,“要實現接近燃油車的充電體驗非常關鍵,這其中基礎設施的跟進至關重要”。
截至2月23日,理想超充網絡在全國已有1862座超充站,9940根理想充電樁。在過去的幾個月里,超充站的數量還在以每月200-400座的速度飆升。
理想i8的機會很大,挑戰也同樣突出,一切都只能等到其上市后的具體表現了。如果成功,那么理想將很快打破“天花板”,70萬輛的目標也不再是難題;如果失利,悲觀一點來看,理想或許將就此陷入小鵬在前兩年的困境。
AI亦不是坦途
隨著宇樹機器人在春晚的一炮而紅,具身智能已成為不亞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火熱賽道,大量玩家紛紛涌入。雖然李想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前瞻性和戰略眼光,但毫無疑問,理想已經在這條賽道落了后手。
除了早早布局的特斯拉、小鵬、小米等車企,比亞迪、螞蟻集團、Meta等巨頭同樣開始入場。盡管這條賽道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可以預見,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機器人市場必定會迎來慘烈的洗牌期。
這或將迫使李想改變“現在還不是(做機器人)合適的時機”的理念,更早也更多地投入到這條賽道之中。2月底,理想原空間AI負責人陳偉調任系統與計算群組下設的基座模型部門,主導基座模型自研。
而在智駕方面,盡管理想是國內最早推送端到端技術應有的車企,但隨著比亞迪開年的一場“王炸”,以及特斯拉FSD入華腳步的臨近,理想已開始做出防御。
據36氪報道,理想汽車今年所有新車的智能駕駛系統將標配激光雷達傳感器,涵蓋增程改款車型、純電系列車型。配置升級后,理想的AD Pro車型將新增激光雷達。有知情人士透露,AD Pro車型的智駕芯片平臺也有明顯升級,部分車型采用單顆地平線J6M平臺。
財報顯示,2024年理想全年投入研發費用111億元,其中AI投入大幅提升。李想對團隊的要求是,2025年目標是要在中國的空間智能領域成為第一。
“多線出擊”的理想,也不可避免將面臨“四處為戰”的處境,在增程“守擂”,純電尋求突破的當下,AI戰線的拉扯對其是好是壞還無從評判,但我們依然可以從蔚來的困境中吸取教訓—— “既要還要”的理念很容易讓企業陷入泥濘,先聚焦“主要矛盾”,力出一孔才能快速取得突破。
微信號|TMTweb
公眾號|光子星球
別忘了掃碼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