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她風采”】
李懿桃:以匠心與溫情續寫新時代“楓橋經驗”梧州篇章
開欄語
她們身披法袍,在庭審中捍衛公平正義;她們扎根崗位,用專業化解矛盾糾紛。她們既有抽絲剝繭的嚴謹,也有洞察人心的細膩,既有直面難題的果敢,也有守護弱者的溫情。
在第四個“女法官國際日”,讓我們聚焦梧州法院的女法官,從她們辦理的每一起案件、接待的每一位當事人、推進的每一項改革中,感受讓司法兼具力度與溫度的“她風采”。
梧州市萬秀區人民法院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人民法庭庭長李懿桃扎根基層一線十余年,以“認真工作只是合格,用心工作才是優秀”的作風,在知識產權保護、涉企糾紛化解、基層社會治理等領域探索創新,用司法溫度護航轄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近三年來,李懿桃共承辦各類案件628件,調撤率達58.83%,先后獲評“全市法院調解能手”“全市法院優秀法官”,所在的粵桂法庭獲“全市法院先進集體”等榮譽,編寫的案例入選“全區法院百優案例”、與助理合作編寫的案例獲“全區法院2023年度優秀案例”三等獎。
知產審判:化侵權為合作
2024年5月,一起涉及六堡茶知識產權的不正當競爭糾紛在粵桂法庭成功化解。
梧州某六堡茶企業發現一商貿公司未經授權,在抖音平臺銷售印有其企業信息的仿冒產品,便訴至法院索賠。案件受理后,李懿桃敏銳捕捉到調解契機:侵權方主動跨省赴梧協商,既承認錯誤,又表露合作意愿。
“判決賠償雖能‘一錘定音’,但若能促成雙方共贏,更能激活產業活力。”李懿桃多次組織調解,從侵權責任、判賠標準到企業長遠發展逐一分析,勸導雙方換位思考。最終,被告企業成為原告的代理銷售商,侵權糾紛轉化為商業合作。
這場耗時不足一個月的“雙贏”調解,成為李懿桃推動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的鮮活注腳。 作為梧州市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集中管轄法庭的負責人,李懿桃深知肩頭重任。 她帶領團隊打造的“知遇萬法”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品牌,近三年審結知識產權案件近600件,2024年調撤率超70%,平均審理周期僅31.5天。 此外,她還推動建立知識產權糾紛訴調對接機制,聯合市場監管、文旅部門開展協同保護,構建起“司法審判+行政調解+行業自律”的全鏈條保護網。
服務園區:聯動解紛破難題
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位于廣西梧州與廣東肇慶兩地交界,是兩省區深化合作的“前沿陣地”。面對試驗區企業糾紛跨區域、標的較大、專業性強等特點,李懿桃主動破題,推動萬秀區法院與試驗區管委會制定《涉企糾紛聯動化解工作機制》,聯合化解糾紛50多起,標的達2億多元,所獲的一面“司法護航顯擔當,紓困解難促發展”錦旗,就是對粵桂法庭服務園區的真實寫照。
她還推動該院與廣東省封開縣人民法院簽署省際司法協作文件,創新建立黨建共建、案件協調、執行互助等八項機制,為粵桂省際邊界涉訴群眾和企業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
服務基層:法治服務到村屯?
針對農村高發的鄰里矛盾、家事糾紛,李懿桃在4個村屯設立“法官工作室”,組建“法官+鄉賢+村干部”調解團隊,通過巡回審判、指導村規民約、法律咨詢等方式,將矛盾化解在訴前。工作室成立以來,就地調解糾紛15起,提供法律咨詢超百人次,發放普法資料500余份。
為拓寬普法覆蓋面,李懿桃打造“線上+線下”普法矩陣:在微信公眾號開設“知遇萬法”專欄,發布普法動漫、典型案例;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等節點開展模擬法庭、企業風險提示等宣傳活動,針對茶企、農戶等群體定制“法治套餐”……接地氣的普法方式讓法律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辦案過程中,只對群眾講解法律條文是不夠的。”李懿桃說:“還要注重引導當事人換位思考,真正化解當事人的怒氣和怨氣,才能實現服判息訴,讓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這位扎根基層的女法官,正以匠心與溫情,續寫新時代“楓橋經驗”梧州篇章。
來源:萬秀區法院
文字:梁穎
圖片:程曉梅
海報:桂西
編輯:范麗媚
校對:黃冬琪 范麗媚
審核:李暉萍 桂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