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冒這么大的雨來幫我們解決問題,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互相體諒呢?”3月6日,梧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監庭的主辦法官與特約調解員、法官助理成功調解一起財產損害和一起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糾紛案件后,當事人感動地說。
梧州近日持續降雨,道路積水、出行困難,但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不能等,主辦法官與特約調解員等冒雨驅車前往岑溪市開展調解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法院人的責任與擔當。
兩案系兩妯娌爭端引起的,雙方當事人矛盾尖銳,多次協商未果訴至法院。考慮到案件涉及親情關系,為減輕當事人訴累,主辦法官決定采取“上門調解+現場說法”方式化解矛盾。
雙方當事人抵達調解室后,情緒都較為激烈,主辦法官與特約調解員迅速明確爭議焦點,厘清法律關系,耐心向雙方當事人釋法說理。待當事人情緒平復下來,主辦法官與特約調解員分別與雙方當事人進行進一步溝通,了解各自的訴求和顧慮,強調雙方應該重視家庭整體利益,而非一味追求個人得失。經過3個小時的耐心調解,雙方最終達成和解協議,現場履行賠償義務,了結多年的積怨。
“類似于這種妯娌糾紛,調解過程中需以法理服人、情理動人為核心,并結合公序良俗與倫理道德,通過法律框架明確邊界,以家庭情感軟化對立,最終實現‘案結事了政通人和’。”主辦法官說,“我們一直秉持依法辦案理念,用有溫度的司法服務,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來源:中院審監庭
文字:周羿辰
圖片:周羿辰
編輯:黃冬琪
校對:黃冬琪 范麗媚
審核:李暉萍 桂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