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解放軍報
(本文刊于《解放軍報》2025年3月14日第2版)
一線火力分隊與多軍種聯合指揮所建立聯通機制
一線“金點子”直達“中軍帳”
▲陸軍某旅分隊指揮車操作手與聯合指揮所通聯。李晨曦攝
本報訊 記者黃昆侖、特約記者童祖靜報道:初春時節,一場多軍種聯合火力打擊訓練在某演訓場火熱進行。密林深處,陸軍某旅火力分隊作為末端火力打擊單元迅速展開部署,數輛火箭炮發射車蓄勢待發。
部署完畢,該分隊接到上級聯合指揮機構下達的火力打擊命令。分隊指揮員劉連長告訴記者,與以往不同的是,剛下達的火力打擊命令,充分吸納了連隊前期上報給聯合指揮機構的火力打擊建議,不但任務方案更加科學合理,而且賦予連隊更多籌劃打擊要素的自主權。
“在以往演訓任務中,上級下達作戰指令后,任務分隊大多時候僅是依令執行。如今,在作戰任務籌劃階段,我們就能通過信息鏈路,直接與上級指揮機構相關席位取得聯系,溝通戰場信息、反饋意見建議。相關席位匯總情況后,呈報指揮員參考,有效提升了任務籌劃效率,增強了火力打擊效果。”與記者談起聯合火力打擊出現的新變化,劉連長深有感觸地說。
任務分隊與指揮機構實現雙向聯動,使得一線“金點子”直達聯合“中軍帳”。記者在訓練現場看到,在上級部門指導下,參訓的陸軍某旅依托聯合指揮系統,打通了多軍種聯合指揮所到相應火力打擊分隊的指揮鏈路。該旅任務分隊與上級和友鄰多軍種部隊建立起聯合火力打擊應急協商機制,實現情報信息實時共享、指揮鏈路一體聯動、決策部署同步籌劃。聯合指揮所指揮員將前沿分隊意見建議,融入聯合火力打擊體系通盤考量、一體籌劃,根據任務需要統籌調配人員、裝備、后勤保障等多方面作戰要素,同時進一步優化力量運用模式,使得多種力量、多類行動緊密銜接、互補增效。
“與多軍種聯合指揮所建立互聯機制后,末端分隊指揮員既可以直接向指揮所相關席位反饋意見建議,又可以申請向聯合指揮所派出火力協調員,同步參與指揮控制。”參加此次訓練的陸軍某旅一名領導對記者說,隨著陸軍火力打擊力量快速發展,末端火力打擊分隊的作用在聯合火力打擊中愈發重要。為此,他們在陸軍機關部門指導下,結合訓練實踐探索走開人才自主培養之路,通過升級培訓、換崗鍛煉、交叉任職、協同訓練等方式,圍繞提升聯合火力打擊與協調能力,抓好骨干人才隊伍培養與歷練。
任務分隊官兵意見建議直通上級聯合指揮機構,這一務實舉措激發了一線部隊深研聯戰聯訓難題的熱情。據了解,參訓的陸軍某旅積極與友鄰單位溝通協調,建立聯教聯訓機制,通過互派教練員開展交叉授課、經驗交流、難題攻關;主動對接科研院所、裝備廠家,邀請專家教授和技術骨干來隊幫帶指導,圍繞火力規劃、目標格式轉錄等集智研究,通過構建數學模型有效解決了軍種間互聯互通遇到的具體問題。
同時,該旅聚焦實戰化訓練中遇到的難題,按照從基礎到合成再到聯合的內在邏輯,定期組織官兵開展跨軍兵種協同訓練,持續推動火力打擊分隊與多軍種火力支援力量高效聯動,取得系列成果。
來源│光榮e家 (ID:plaefamily)
編審│洪玉生
責編│童祖靜
編輯│方仲平
郵箱│grejwx@163.com
刊期│2776 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