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時候,突然朋友圈又被刷屏了,是一則最高院舉行了關于預付式消費司法解釋的新聞發布會整理出來的文稿。
圍觀了大家的朋友圈后,我發現朋友圈90%的律師都抓錯了普法的關鍵點陷入了以下3個普法誤區:
1、被動型:忽視節點價值,錯失獲客良機
直接轉發原文到朋友圈,企業老板刷到這類內容時,無法意識到律師能解決自身經營風險,只會導致朋友圈的咨詢轉化率越來越低。
2、低效型:自發普法但內容“錯位”?
從消費者視角解讀《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教個人如何維權;轉發媒體報道的熱點投訴案例,簡單點評“商家違法”。
企業主需要的是“如何避免被投訴”,而非“如何幫消費者投訴自己”,而且強調商家違法案例,非常容易讓企業主產生“律師在批判我”的抵觸心理。
3、碎片型:臨時蹭熱點,缺乏持續運營
部分律師可能就會在最新的司法解釋發布的這兩天發1-2條普法內容,但內容零散,?比如直接截取法條的片段,沒有結合企業的經營場景,無法體現專業深度,也沒有和朋友圈互動的設計,企業老板看朋友圈刷到后,一秒直接劃走,無法沉淀客戶;
會普法的律師,已經在站在企業客戶的視角,去想如何幫助企業去避免觸碰法律紅線?被投訴后如何合法降低損失?日常經營中哪些環節容易埋雷?
而我們LegalMVP譜法365服務中,在今晚就會給我們的會員交付一批這樣的卡片,為企業老板提供一套完整的生存指南譜法卡片,感興趣的可以掃碼咨詢芒芒了解詳細哦~
下方電子讀書卡是我們陪跑了500+多家律師團隊總結的律師發朋友圈的方法論和經驗總結,教大家如何正確在朋友圈普法,抓熱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