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歷史上,曹錕算不得什么好名聲,因為賄選事件,他被人人喊打,淪為過街老鼠之流。他雖然算不得是出色的政治家,但是作為一個中國人,他無愧于他的民族大義。
曹錕
起起落落,終于出頭
1862年,曹錕出生于天津大沽一個貧窮造船工曹本生家里。曹錕的父親曹本生,雖然不富裕,但是他不是粗人。他很重視孩子們的教育,再窮不能窮了教育,就算他吃不飽穿不暖,他也要把孩子們送去私塾讀書。因為有幸遇上了一位這樣的父親,曹錕才習(xí)得了幾個大字兒,為他后來打下了一定的基礎(chǔ)。
曹錕16歲的時候,父親讓他出去掙錢,可是他對生意一竅不通,賣布賣得一塌糊涂。他父母覺得他太不成器,就想著他能盡快結(jié)婚,盡快懂事兒。所以給他說了媒,給他找了一個姐姐做妻子。
他的父母希望成了家以后,曹錕能收收性子。成家以后,出于當(dāng)家人的責(zé)任,他倒是勤快了不少。可是,天有不測風(fēng)云,他正準(zhǔn)備好好做生意。
不曾想,一天他來到保定城門下賣布,卻被兩個守城的攔住了,不僅不讓他進(jìn)城賣布,還在那里謾罵他,侮辱他。當(dāng)時曹錕為了活命,什么都沒有說,但是他的心里卻暗暗地窩了一股氣,他決心自己一定要逆天改命。他覺得只靠這小本生意根本不可能改變他的現(xiàn)狀,所以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要去當(dāng)兵。
曹錕
1882年,20歲的曹錕應(yīng)募入伍,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雖然他沒有背景,但是他性子極好,他不怕吃苦,更不怕吃虧,從不抱怨,從不說閑話,這樣的他和周圍的環(huán)境格格不入,但是時間久了,事情多了,就連袁世凱都注意到了這么一個憨厚的部下。
不過,曹錕本人并沒有表面上看起來得那么憨厚。他只不過是把他的野心藏在了他的心底,只須等待一個時機,便會伺機勃發(fā)。
終于,讓他等到了這個時機。曹錕聽說袁世凱的叔祖父袁甲三有個拜把子兄弟叫曹克忠,在當(dāng)?shù)睾苡袡?quán)勢,他就備著厚禮去拜訪。可能是運氣好,這一來二去,曹克忠還正式認(rèn)曹錕為族孫。有了貴人的幫助,他在軍隊里更是平步青云。
黎元洪
賄選倒臺,晚年保節(jié)
他的一生在沒有發(fā)跡前過得謹(jǐn)小慎微,但是發(fā)跡以后,由于政治立場的問題,他也一直都站在了革命派的對立面。
1919年,他將黎元洪推舉為總統(tǒng)傀儡,而實際權(quán)力在自己手中,1923年6月,曹錕派手下人脅迫恐嚇黎元洪并將黎元洪逐走天津;
1923年10月5日,重金收買議員,賄選而被選舉為第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
當(dāng)時,因為賄選丑聞,他成為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民眾不喜歡,官員不服氣。他的總統(tǒng)生涯,做得一點也不順?biāo)臁?/p>
仔細(xì)算來,總統(tǒng)期間,他做過最有成就的一件事兒就是頒布了《憲法》。雖然北洋政府于1923年10月1日頒布《中華民國憲法》,很大程度上為了掩蓋他成為總統(tǒng)的不正當(dāng)手段。
《中華民國憲法》
但是這部憲法客觀而言,是中國近代憲政史上公布的第一部正式憲法,完成了自1913年以來的民主制憲,無疑對于當(dāng)時的中國,是有進(jìn)步之處的。把當(dāng)時各種政治力量的"地方自治"要求寫進(jìn)了憲法;在處理"臨城劫車案"和完成中蘇建交談判的過程中,基本上堅持了民族主義的立場,維護(hù)了國家主權(quán)。
可是他的其他執(zhí)政才能尚未施展,就倒臺了。
1924年10月23日傍晚,馮玉祥率軍撤出前線,回師北京,發(fā)動了北京政變。曹錕徹底倒臺,甚至還被幽禁了起來。
1927年2月,曹錕離開河南回到天津。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東北后,就一直想要尋覓一個傀儡做他們意圖成立的委員會的委員長。所以,曹錕就成為了他們的首選。
幾次三番,日本人來到天津英租界,邀請曹錕“出山”。可是,曹錕從來沒有給他們開過門。
齊燮元
可是他們還不死心,又派了在“冀察政務(wù)委員會”做委員的曹錕的好友齊燮元來做說客。可是,曹錕一直沒有搭理。多次下來,日本人終于放棄了他。
曹錕愛錢,愛名,愛利。
可是他晚年卻能一直不為金錢所動,可能就是因為心中的那份民族氣節(jié)的堅定蓋過了對于金錢名利的渴望。
他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但是他依舊值得被人尊重。
1938年5月17日因病逝世。
1939年12月,被國民政府追封曹錕為陸軍一級上將軍銜。至此,他沉沉浮浮的一生就此落下了帷幕,帶著中國人的傲骨而亡。
曹錕
小結(jié)
現(xiàn)在,人們只記住了曹錕是賄選總統(tǒng),卻忘記了他從一介布衣走到大總統(tǒng)這一路來的能力之卓著。他年少被袁世凱寄予厚望,中年成為了北洋軍閥的實際掌權(quán)者,晚年又保住了自己的氣節(jié)。這樣的一生,也不可不謂傳奇。
而他得到的這一切,不單單是只靠運氣的。回首他的一生,他在最困頓的時候,沒有選擇墮落,相反,他憤而從戎,開始了屬于他的旅程。
這樣的選擇對于一個已經(jīng)成家的男人來說,不可不謂大膽。反觀他曾經(jīng)的老鄉(xiāng)們,他們每日只知道醉生夢死,受了委屈就逆來順受,絲毫不懂得反抗。
這樣對比,他是世人中最清醒的那個。入伍以后,環(huán)境滄桑巨變,可是他依舊能保持自己的本性,遇事當(dāng)先,吃苦耐勞,正是這樣的性格造就了他。
因為他這樣獨特的性格,袁世凱對他更是頗為器重。也許這算是運氣,但是我還是愿意去相信這是他的性格所注定的。因為袁世凱也幾次提到,他看中的不只是曹錕的能力,更多的是他的為人。
袁世凱
20歲的曹錕,因為自己正確的選擇,為自己開辟了一片不一樣的天空。回想他的一生,他的能力也是舉世矚目的,他更是“天生的領(lǐng)袖”。
雖然他成為總統(tǒng)的手段不正當(dāng),可是他任人唯賢,他尊敬知識分子。而且,他也一直很重視教育,甚至于1921年,曹錕在保定創(chuàng)辦河北大學(xué),自任董事長。
他也經(jīng)常去視察,每一次到了發(fā)薪資的時候,他都會用紅紙包裹好,恭恭敬敬地送過去。他甚至直言:“誰要是對教授有不禮貌的行為,我就要誰的腦袋!” 同時,曹錕善于籠絡(luò)部下。他自個兒出身苦,知道當(dāng)兵不易。
因此很體貼下屬。自從接任第三鎮(zhèn)統(tǒng)制后,他常獨自微服探訪,了解士卒疾苦。而且他看人很準(zhǔn),吳佩孚就是他最看重的部下之一,同樣,他也沒有讓他失望。可謂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雖然有過污點,但是他也確實有才能。無論是他的領(lǐng)導(dǎo)才能還是他的為人處世,其實都獨有一套章法。他的一生起起伏伏。得到了機會,卻又因為自己的貪婪,把機會付之東流,花大把銀子賄賂選舉者,留下了"賄選總統(tǒng)"的惡名。
可是,在位期間,他也做出了一些積極變革,但是面對革命者,他卻又不通人情。可是面對日本人的威逼利誘,他卻寧愿喝粥,也不吃嗟來之食。他的一生已經(jīng)走完,可能最后的軍銜也是一種對他的肯定。
他有過錯誤,但是卻又堅守氣節(jié),所以人性總是如此復(fù)雜,沒有純粹的壞,倒也沒有純粹的善良。歷史功過,都將消散云煙,余下的還是留給時間去解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