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打壓無效?
美國清潔能源產業依然增長!
【NPR News網 3月12日報道】
據政府分析師稱,盡管特朗普政府對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進行了多方面打壓,但清潔能源行業今年仍有望實現創紀錄增長。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稱,大型太陽能和電池儲能電站的建設規模預計在2025年將達到歷史新高,在企業新增發電裝機容量中占比81%。EIA還表示,若算上風力發電項目,預計今年可再生能源和電池項目新增的發電裝機容量占比將躍升至93%。
行業分析師和企業高管稱,美國需要盡其所能獲取電力供應,因為近幾十年來,電力需求首次出現大幅增長。這意味著美國要推動核能和地熱項目的開發,增加天然氣的使用量,而且在某些情況下,還要推遲老舊煤電廠的關停。不過,分析師和企業高管表示,在這場電力爭奪戰中,可再生能源發電廠和電池儲能電站至關重要,因為它們建設速度快,而且所提供的電力相對廉價。
電力公司AES公司首席執行官安德烈斯?格魯斯基(Andrés Gluski)最近向華爾街的分析師表示:“毫無疑問,未來十年,來自數據中心和先進制造業的電力需求不斷增加,這將持續需要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和電池儲能。”
盡管如此,可再生能源行業仍面臨潛在風險。特朗普政府曾試圖扣留國會先前批準用于氣候和清潔能源項目的聯邦資金,還下令暫時停止發放或續簽聯邦水域內海上風力發電項目的租賃許可。美國內政部限制了該部門內有權簽發公共土地可再生能源項目許可證的人員范圍,這可能會使項目審批流程變慢。此外,保守派人士正在推動國會取消對清潔能源的稅收優惠政策。
在這些干擾因素的影響下,企業可能會放棄新建發電廠的計劃。這將抑制經濟增長,阻礙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的開發工作,而開發AI數據中心正是特朗普政府的優先事項。在“福克斯周日新聞”(Sunday on Fox News)播出的采訪中,特朗普并未排除今年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清潔能源買家協會(CEBA)首席執行官里奇?鮑威爾(Rich Powell)表示:“當前,我們都非常關注能源供應充足問題,以及本屆政府旨在重新確立能源主導地位的宏大目標,而限制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這一想法,讓人感覺是在逆水行舟。” (CEBA成員還包括亞馬遜、埃克森美孚和沃爾瑪等公司。)
01
清潔能源需求 “必不會消失”
在過去十年間,清潔能源行業迅猛發展。尤其是太陽能領域,發展速度加快()。與此同時,由于通貨膨脹以及項目選址受阻等一系列問題,風能行業增長有所放緩。
得益于技術成本下降、聯邦稅收優惠政策以及各州的可再生能源強制性規定,整個清潔能源行業蓬勃發展。2022年,時任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通脹削減法案》推動了清潔能源市場的發展,該法案為清潔能源項目以及其他氣候相關投資提供了數百億美元的聯邦資金。
亞馬遜、Meta和谷歌等企業也發揮了作用,它們簽署清潔能源合同,增加可再生能源的購買數量。
鮑威爾表示:“預計這種情況會持續下去,清潔能源需求肯定不會消失。”
一些大型項目投資者似乎也持類似觀點。特朗普支持者史蒂夫?施瓦茨曼(Steve Schwarzman)領導的投資公司黑石集團2月份表示,已為其 “能源轉型” 業務籌集了56億美元,這項業務過去曾投資于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公司。同樣在上個月,布魯克菲爾德資產管理公司同意以超過1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一家可再生能源企業。
雖然美國國會中共和黨人支持特朗普的親化石燃料議程。但現有21名共和黨議員最近呼吁國會保留支持可再生能源行業的稅收抵免政策。這些議員在致函眾議院籌款委員會共和黨主席、密蘇里州眾議員杰森?史密斯(Jason Smith)時寫道:“隨著能源需求持續飆升,任何抑制我們部署新能源生產能力的政策調整,都有可能在美國引發能源危機,導致美國家庭的電費大幅上漲。”
02
關鍵保守派呼吁支持天然氣
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的能源、氣候與環境中心主任戴安娜?富希特戈特-羅斯(Diana Furchtgott-Roth)表示,特朗普政策生效后,清潔能源的吸引力可能會減弱。傳統基金頒布了一項名為 “2025 計劃” 的治理議程,該議程與特朗普目前采取的許多行動一致。在其數十項建議中,該計劃呼吁國會廢除《通脹削減法案》,這可能會取消降低清潔能源項目成本的稅收優惠政策。
據可持續能源商業委員會(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Energy)的相關報告顯示,去年美國約43%的電力由天然氣提供。行業分析師表示,為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美國定將消耗更多天然氣。燃氣發電廠能夠滿足發電需求正變得愈發重要,因為隨著煤電廠關停,美國大部分地區預計將面臨日益嚴重的停電風險。
美國能源部長克里斯?賴特(Chris Wright)周一在休斯敦的能源會議上表示:“我們大力推行增加美國能源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他在會上強調了天然氣的重要性,淡化了可再生能源的作用,并將氣候變化稱為 “建設現代社會的副作用”。
03
新建大量燃氣發電廠將耗時數年
不過,行業高管表示,燃氣發電廠建設成本上升。燃氣輪機也處于缺貨待訂狀態,這意味著企業無法快速建造足夠的發電廠來滿足未來幾年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
“可再生能源和儲能設施現在就能滿足電力需求,并有助于降低電價。而燃氣發電雖正在推進,但直到2030年才能實現規模化供應。” 美國電力公司NextEra Energy首席執行官約翰?凱徹姆(John Ketchum)對華爾街分析師說道。NextEra Energy不僅是全球頂尖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商,同時擁有規模龐大的天然氣業務。
CEBA委托開展的一項研究表示,如果國會取消《通脹削減法案》中的清潔能源稅收抵免政策,那么房主、租戶和企業的電價將會上漲,美國建設的清潔能源項目也會減少。
這會導致市場混亂,使一些企業重新考慮在美投資事宜。特朗普就職幾天后,意大利公司普睿司曼集團(Prysmian Group)取消了在馬薩諸塞州建設工廠的計劃,該工廠原本將為海上風電項目供應海底電纜;印度太陽能制造商Premier Energies向投資者表示,在了解聯邦稅收優惠政策的走向之前,已暫停了在美國建廠的計劃;美國阿斯彭氣凝膠公司Aspen Aerogels則以 “環境變化” 為由,叫停了佐治亞州一家工廠的建設項目,該工廠原計劃生產電動汽車零部件。倡議團體 “氣候力量” 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稱,自特朗普上任以來,超過4.2萬個清潔能源工作崗位 “受到威脅或已被取消”。
編譯:陳明雪(新能源部)
審校:崔 穎(新能源部)
編輯:陳明雪(新能源部)
能源轉型與雙碳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