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作為“博物館之城”,西安是不缺博物館的。
整個城市擁有163座各類博物館,除了很火的陜歷博、西安博物院、陜西考古博物館等,其實還有一些小眾卻看點十足的博物館,同樣值得去逛逛。
今天小漁要和大家分享一座“藏”在熱門公園里的冷門博物館,你去過嗎?
這里就是——陜西唐三彩藝術博物館。
唐三彩藝術博物館位于興慶公園,是收藏、展示、研究唐三彩和唐代彩繪陶俑的專題博物館。
作為西安人最愛的城市公園,興慶公園一年四季游人都很多。興慶公園的歷史那可就悠久了,這里曾經是唐玄宗李隆基做藩王時的府邸,玄宗登基后擴建,又成了長安城三大內(三大內: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之一,是唐代重要的政治行政中心。
現在興慶公園按照唐時歷史,復建了沉香亭、花萼相輝樓、南熏閣等標志性建筑,這座博物館就位于南熏閣之內。
既然是座關于“唐三彩”的專題博物館,那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唐三彩”?
簡單來說,“唐三彩”是一種流行于唐代的鉛釉陶器。
它主要是用泥土燒制而成,然后在上面涂上各種顏色的釉料,經過高溫燒制后,就會呈現出五彩斑斕的效果。雖然名字叫“唐三彩”,但其實它的顏色可不止三種,常見的有黃、綠、白、藍、黑等顏色。
其中,最常見的是以紅、黃、綠、三種顏色。
“唐三彩”的釉料里有鉛(鉛釉),因此釉料在燒制時特別容易“滑動”。再加上施釉用量的不同,會讓同一種顏色呈現出深淺、濃淡、長短不一的自然變化,效果非常奇妙。
當多種顏色相互交融、滲透時,就會形成色彩斑斕的獨特紋理,形成獨特的流光溢彩的美。
在唐高宗到唐玄宗時期,“唐三彩”風行一時,多被用作貴族墓葬明器。這與當時的厚葬之風有直接關系。唐代國力雄厚、經濟發達,人們大量以“唐三彩”陪葬并互相攀比,客觀上也促成了“唐三彩”藝術的發展壯大。
在博物館一層的特展展廳《萬般顏色皆大唐——盛世三彩》內,就就有關于“唐三彩”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和制作工藝的介紹。
整個博物館共三層,分為五大展廳,館藏唐代文物3600多件,其中珍貴“唐三彩”1000多件。幾大展廳以唐代的宮廷生活為主線,透過常設展覽“興慶風華”“宮廷朝事”“節日慶典”“宮廷娛樂”以及特展“盛世三彩”五個單元的眾多唐三彩、陶俑、金銀器、銅鏡等文物,還原出盛唐生活的方方面面。
鎮館之寶是一組名為“鳥歌萬歲樂”的唐三彩樂舞俑,大家可以重點關注下。
這組文物傳說是根據武則天創作的《鳥歌萬歲樂》編排的舞蹈場景,樂伎彈奏排簫、笙、琵琶等樂器,舞伎頭戴鳥冠翩翩起舞,色彩絢麗,神態生動。
每一個女俑細看,都非常精美。
逛唐三彩博物館,還有一個感受就是,布展很漂亮。因為人少的原因,你可以慢慢地走,靜靜地看,完全不用擔心被人擠來擠去,可以沉浸在文物世界中,重回唐朝。
最后還是說一下旅游實用信息,想來的朋友可以參考:
坐標:西安興慶公園·唐三彩藝術博物館
交通:乘坐地鐵六號線到達交通大學興慶宮站,出站后進入興慶宮公園導航即可
門票:50元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售票、16:30停止入館),周一全天閉館(除國定假日外)。
想了解更多冷門又好玩的旅游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