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沖總部搬遷,海絲城終于要變了!
近日,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在其廣州南沙龍穴廠區舉辦總部遷移揭牌儀式。
這意味著,年產值超200億元的大型船舶企業,手持訂單540多億元,開工船位最遠排到2029年的黃埔文沖,已實質性從老黃埔搬遷至南沙龍穴,為老黃埔騰出一片江岸線,為海絲城勾勒一幅藍圖。
黃埔港前路以南2.6平方公里是海絲城規劃建設的重心,石化路至西滘涌沿岸區域,包含文船至南海神廟段江岸線。
這里是黃埔區打造廣州海絲城、東部中心的關鍵區域。
港前路規劃范圍示意圖
2024年年底,《廣州海絲城規劃設計》深化成果正式批準。
這個以“海絲新岸,添彩廣州”為主題的規劃方案,以“世界一流濱水城區”為方向,強調打造“海絲國際合作先行區、東部中心創新活力承載區、高質量宜居生活城區”。
為海絲城未來發展描繪了一張美麗畫卷。
總體愿景效果圖
文船至南海神廟段效果圖
根據總體結構,海絲城規劃1條最美科技長灘、4個珠江濱水島群、6個現代產業園、10大未來生活組團。
海絲城總體結構圖
建設海絲城,舊改先動。
在老黃埔沿岸,這條江岸線由東至西,分別有南海神廟組團(廟頭舊改)、雙沙舊改、文船組團、裕豐圍舊改、文沖舊改、黃埔港組團、下沙珠江村舊改、橫沙村舊改、魚珠灣組團、茅崗村舊改,另外還有雙崗車輛段地塊和魚珠車輛段地塊。
這些天量的舊改項目已陸續入市,老黃埔住宅項目也從稀缺向天量供應轉變。
未來,文船將進行文化保護利用與城市空間的深度融合,打造文船綠軸和科技長灘。
文船綠軸效果圖
科技長灘沿岸效果圖
近日,廟頭舊村改造項目控規調整獲批,同時改造效果圖出爐。
該舊改項目用地面積約68公頃,規劃總建筑面積約168萬平方米。以“南海神廟、扶胥運河”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海絲文化與創新交流的新窗口。
廟頭舊村改造效果圖
通過廟頭舊改,將提升片區交通承載力,優化廟頭、夏園、南灣三村連片交通架構,新增道路6條,優化線位11條,拓寬道路2條,路網密度提升約27%。
項目規劃設置公共服務設施119處,種類涵蓋教育、醫療、養老、文體、消防等。
廟頭舊村改造效果圖
廟頭片區以南海神廟為海絲文化原點,塑造“珠江-南海神廟-龍頭山”層層遞進的空間軸線,展現城市的文化底蘊。
南海神廟周邊資源組織示意圖
當廣州以“東進”為軸撕開城市空間格局,黃埔在廣州東進的進程中完成了從“工業銹帶”到“科創藍海”的驚險跳躍。
20年以來的廣州空間變革,最終讓黃埔以占全市7%的土地貢獻了12%的GDP增量。
黃埔“三城一島”規劃正逐一實施,海絲城從老黃埔華麗轉身,未來十年,正是海絲城前所未有的開發與發展契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