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烏沖突又有新動態(tài)。據《俄羅斯報》網站3月13日報道,烏克蘭武裝力量總司令瑟爾斯基把烏軍逃離庫爾斯克州的行動,美其名曰 “機動”,說烏軍部隊“在必要時會機動到更為有利的防線”。這話說得輕巧,可實際情況真有這么簡單嗎?
咱先回顧下庫爾斯克州這地兒的戰(zhàn)況。去年8月,烏軍瞅準時機,突然越過邊境線,對俄羅斯庫爾斯克州南部好幾個地區(qū)發(fā)起進攻,一下子就控制了邊境重鎮(zhèn)蘇賈還有數十個居民點,最夸張的時候,有效控制俄羅斯領土將近1300平方公里。那時候,烏軍這突襲打得俄羅斯有點措手不及。
可風水輪流轉,從今年情況來看,俄軍開啟全面反攻后,局面完全不一樣了。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透露,烏克蘭在庫爾斯克州的軍隊已被包圍,正被逐步消滅。俄軍也不含糊,已經解放了該州超過86% 的被占領土,面積達到 1100 平方公里。你瞧瞧,這收復失地的速度可真不慢。而且,俄軍還在部分方向越過邊界,進入烏克蘭蘇梅州,繼續(xù)消滅烏軍預備隊,擴大安全區(qū)。
再看看瑟爾斯基說的“機動”。要是烏軍真的是戰(zhàn)略上主動轉移到更有利防線,那為啥之前沒有這種“機動” 的跡象呢?要知道,在過去這幾個月,庫爾斯克州戰(zhàn)場上,烏軍一直處于被動防守狀態(tài)。隨著俄軍的進攻越來越猛烈,烏軍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俄軍在戰(zhàn)場上采用了不少巧妙戰(zhàn)術,像利用天然氣管道進行突襲,特種作戰(zhàn)部隊通過一段約15公里長、直徑大概在1.4至1.5米的天然氣管道,快速行軍對烏軍來了個出其不意,甚至實現了對烏軍的包圍。這戰(zhàn)術把烏軍打得暈頭轉向。
從補給線來看,烏軍在庫爾斯克州的處境更是艱難。他們的補給線被俄羅斯切斷了,如果不趕緊撤離,極有可能被全線包圍、圍殲。美國右翼媒體《紐約郵報》之前還援引烏克蘭軍方人士的消息說,烏軍準備在兩周內從蘇賈撤出堅守的1萬人部隊。這都打算撤人了,還說不是扛不住了?要是有優(yōu)勢,誰會輕易放棄堅守的陣地啊。
再對比下雙方的戰(zhàn)報,更能看出端倪。3月8日到9日,俄方稱收復了蘇賈近郊的7個定居點,還通過天然氣管道滲透到蘇賈的工業(yè)園區(qū);可烏克蘭軍隊總參謀部卻表示,烏軍擊退了俄軍在庫爾斯克地區(qū)的44次攻勢,還挫敗了俄軍特種部隊從天然氣管道滲透的企圖。
但實際情況呢,隨著時間推移,烏軍在庫爾斯克的控制區(qū)從最多時的近1300平方公里,縮小到現在的約400平方公里。事實擺在眼前,烏軍的控制范圍在不斷縮小,這不就是抵擋不住俄軍進攻的最好證明嘛。
還有一點,之前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多次表示,準備用庫爾斯克占領區(qū)交換俄軍占領的烏克蘭領土。要是烏軍在庫爾斯克州還占據優(yōu)勢,有底氣,澤連斯基會想著拿這地兒去交換嗎?顯然是烏軍在這兒快守不住了,才想用這種方式來止損。所以啊,烏克蘭武裝力量總司令瑟爾斯基把逃離庫爾斯克州稱為“機動”,大概率是給自己找個臺階下。實際情況很可能就是烏軍扛不住俄羅斯的猛烈進攻,不得不選擇撤退,只是換了個好聽的說法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