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白俄羅斯才完成了總統大選,盧卡申科再次高票當選,開始了自己的第七個任期。在其上臺之后,特朗普也緊接著成為美國新一屆總統,自此國際局勢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了應對這些變化,盧卡申科近日,也開始在內部展開了一些“變革”。
日前,盧卡申科就宣布,將任命亞歷山大·圖爾欽為白俄羅斯新任總理,而此前擔任總理職務的戈洛夫琴科,則被調任為國家銀行行長。
(白俄羅斯新總理圖爾欽)
從圖爾欽的履歷來看,在擔任總理之前,他一直擔任的是明斯克州的執行委員會主席,主要負責首都及周邊地區的行政與經濟管理,所擅長的也是解決具體的經濟問題,而非意識形態或政治動員。
所以,其完全算不上是一名“政治強人”,反而用“技術官僚”形容他更加合適。而讓這樣一位“技術官僚”來當一個國家的“二把手”,盧卡申科顯然存在戰略考量。
首先,就是強化地方治理經驗的國家化。
明斯克州作為白俄羅斯的政治與經濟核心地帶,為全國貢獻了大約25%的GDP,涵蓋了關鍵的制造業和重要的外資項目,如中白工業園等。圖爾欽擔任總理后,有望將那些在地方施行的成功產業政策,在全國范圍內制度推廣,比如國有企業改革、吸引外資等,從而振興因國際制裁而疲軟的國民經濟。
再加上圖爾欽在地方治理中積累了不少協調中央與地方利益的經驗,這也能在他的新職位中發揮作用。這種經驗對于減少中央政策在地方實施時遇到的阻力,具有重要價值。
(盧卡申科和普京)
其次,就是要讓其擔起應對經濟危機“救火隊長”的角色。
過去三年來,白俄羅斯在西方制裁下飽受壓力,這不僅限制了其經濟發展,還使得重要的出口行業利潤大幅下降,進一步加深了對白俄羅斯當前經濟形勢的擔憂。在此背景下,白俄羅斯對俄羅斯能源和市場的依賴日益加劇,而由于戰爭的拖累,俄羅斯自身的經濟也面臨困難,以至于對白俄羅斯的援助相對有限。
這一情況,這就需要圖爾欽憑借其在經濟和改革方面的經驗,為打破這一僵局提供新的解決路徑,為國家帶來一線希望。
再者,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盧卡申科政府也是想滿足白俄羅斯在地緣政治平衡方面的隱形訴求。
雖然過去三年里,白俄羅斯一直站邊俄羅斯,但是其也多次直接拒絕派兵參戰。所以,盧卡申科所希望的,是未來能在俄白聯盟框架內爭取更多經濟補償,如低價能源、貸款展期等,但同時避免白徹底淪為俄羅斯的“經濟附庸”。
(中白工業園區)
至于對華政策,圖爾欽上臺也可能帶來細微卻重大的調整。這種調整并不是遠離中國,而是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關系。
我們也知道,中國在白俄羅斯有一個最大規模的工業園區,即中白工業園。截至2023年,這一工業園已經吸引了來自15個國家的107家企業入駐,產值突破了15億美元。
而圖爾欽作為明斯克州執行委員會主席,曾直接參與過該園區的地方配套建設,如交通、能源供應等,深諳對華合作的實際收益,甚至在其政策工具箱中,“對華合作”已是成熟選項,升任總理后,不僅有望加速園區二期開發及產業鏈延伸,還可將對華合作經驗直接復制至國家層面。
最后,盧卡申科也想要對權力結構進行精細化調整。
過去,前任總理戈洛夫琴科與俄高層關系密切,所以被視為是親俄的“圣彼得堡派”成員。但
圖爾欽出身本土官僚體系,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國內對俄羅斯依賴過深而產生的不滿,同時還能防止俄羅斯通過經濟一體化,來實質性地控制白俄羅斯的關鍵部門。
更重要的是,盧卡申科當下已經年滿七十,近年來不斷向外釋放自己有意退位的信號。而其長子維克托,這幾年開始頻繁參與外交與安全事務,但在經濟管理,卻缺乏管理經驗。所以啟用技術官僚圖爾欽,既可維持當前經濟政策穩定,也為未來“子承父業”時保留了靈活的調整空間。
(盧卡申科長子維克托)
總之,盧卡申科對圖爾欽的任命,實質上是白俄羅斯在制裁困境中的一次理性選擇,在強化經濟治理、平衡內外依賴的同時,最大化利用中國資源實現經濟止損。這將有望成為白俄羅斯在地緣政治夾縫中求生存的一條必然路徑。
而對中國而言,白俄羅斯的主動靠攏,將為我國的“一帶一路”歐亞走廊建設提供戰略支點,未來若堅持以發展為導向的合作模式,中方將有望把白俄羅斯打造為“小而精”的歐亞合作樣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