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你們可能不知道,我至今都沒在直播間買過任何東西。其實我在2012年就做過電商,15年之后就開始做自媒體,從事互聯網十幾年了,但是我一直對直播電商非常反感。
因為我每一次看到直播間賣貨的時候就想到我們小時候的電視購物,那個妥妥就是割韭菜的代名詞。或許也是因為從事互聯網非常久,很多套路我都是一眼就看出來。
不可否認,這些年直播電商發展絕對是神速,截至 2024 年 6 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 7.65 億人,其中電商直播用戶規模為 5.26 億人 。僅僅在 2023 年,我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就達到了 4.92 萬億元,同比增長 35.2%。再看一組更驚人的,2024 年 “618” 期間,僅淘寶直播這一個平臺,累計觀看人次就達到了 530 億,直播帶動的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超過 30%。
這才幾年的時間,幾乎已經到了全民直播的時代。可是任何一個快速發展的產業,一定伴隨著各種亂象的出現。
直播電商到底有多亂呢?
首先,虛假宣傳泛濫。很多主播為了賣貨,夸大產品功效。就拿一些減肥產品來說,主播信誓旦旦地保證,使用一周能瘦好幾斤,可消費者買回去用了,根本沒效果。還有賣化妝品的,宣稱能讓皮膚在短時間內變得光滑細膩、皺紋全無,結果消費者用了之后,皮膚沒變好,反而還出現過敏等問題。
再者,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一些不良商家為了降低成本,以次充好。比如賣衣服的,直播間展示的衣服面料看起來高檔又舒適,可消費者收到貨后,發現面料粗糙,做工也很粗糙,線頭到處都是。還有賣電子產品的,直播間演示的時候功能強大,使用流暢,可到手后卻頻繁出現故障。
另外,價格欺詐現象也時有發生。有的商家先抬高商品價格,然后再在直播間搞所謂的 “優惠促銷”,讓消費者誤以為自己占了大便宜。比如一款包包,平時標價 500 元,在直播間號稱打五折,只賣 250 元,可實際上這款包包在其他正規渠道平時也就賣 200 元左右。
還有售后服務不到位。消費者購買商品后,如果發現有問題,想要退換貨,往往會遇到各種困難。有的商家以各種理由拒絕退換,有的則拖延時間,讓消費者耗費大量精力。
這些大主播在直播間一口一個家人們喊著,背地里就把我們當成傻瓜一樣看待。當然我們也不排除現在確實有一些好的產品進入直播電商,但是我始終覺得這種煽情式的購物,不管是在效率上,體驗感上都遠不及其他購買渠道。很多時候你都在主播的煽動下,沖動式消費。
那我們普通人應該任何避免在直播間被割韭菜呢?
首先,要保持理性消費。不要被主播的激情推銷沖昏頭腦,看到便宜就想買。在購買之前,先問問自己,這個東西是不是真的需要。
其次,仔細查看商品信息。在直播間下單前,一定要認真查看商品的詳情介紹,包括材質、尺寸、功能等。不能只聽主播說,還要看文字說明和其他買家的評價。
再者,選擇正規平臺和信譽好的主播。正規平臺對商家和主播有一定的監管措施,相對來說更有保障。
然后,注意價格對比。在直播間看到心儀的商品后,不要馬上就下單,可以去其他電商平臺或者線下實體店對比一下價格。
最后最關鍵還是記住一句話,天上不會掉餡餅,任何便宜得出奇的東西,大家一定要多留一個心眼,事出反常必有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