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是一塊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土地。在這片紅色大地,燕趙兒女憑借大義凜然的革命氣節與熾熱的愛國情懷,譜寫了眾多感人至深的英雄贊歌。《開國大典》《地道戰》《小兵張嘎》等佳作,生動展現河北革命斗爭歷史,于紅色電影領域占據重要地位,成為革命傳統與理想信念教育的珍貴 “資源庫” 。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80 周年,“紅色河北” 新媒體平臺將推出 “紅色電影里的河北” 系列專題。讓我們緊跟紅色經典電影步伐,打卡河北紅色圣地,追尋紅色印記,感悟革命精神。
“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這一步也值得驕傲,那是比較渺小的。更值得驕傲的,還在后頭。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艱苦,更偉大!”電影《開國大典》中,毛主席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這樣說道。電影全景再現了中央在西柏坡指揮三大戰役到召開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再到新中國舉行開國大典的過程。其中,西柏坡,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意義的革命圣地,正是電影中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這里不僅是革命征程的關鍵轉折點,更是新中國誕生的重要搖籃。今天讓我們一起打卡西柏坡紀念館,追尋《開國大典》里的紅色記憶!
西柏坡紀念館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縣中部,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的所在地。
1947年5月,劉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進駐西柏坡。1948年5月,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央前委和解放軍總部到西柏坡與中央工委匯合。在這里,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全國土地會議,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實現了“耕者有其田”;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決定了中國的命運;召開了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描繪了新中國宏偉的藍圖。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離開西柏坡,赴京建國。新中國從這里走來。
西柏坡紀念館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國家安全教育基地。
打卡地推薦
打卡地之一:西柏坡紀念碑
西柏坡紀念碑位于景區入口處停車場南側、紀念館后面山頂上,是西柏坡紀念館標志性建筑之一。碑身通高28米,主體為六面體大理石貼面,正面鑲嵌“革命圣地西柏坡”幾個鎏金大字,為鄧小平同志手跡。
打卡地之二:西柏坡陳列展覽館
西柏坡陳列展覽館始建于1976年10月,1978年5月26日為紀念中共中央進駐西柏坡30周年時正式對外開放,分12個展室介紹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偉大的革命實踐。
打卡地之三: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會址
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會址位于中央大院的西北角,是中央工委時期自己動手建造的大伙房,臨時布置成了會場。會議召開時間是1949年3月5日至13日,毛澤東主持了這次會議,并在會上作了極為重要的報告。會議結束后,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離開西柏坡,赴京建國。
打卡地之四:中央軍委作戰室
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在這里指揮了較大規模的戰役24個,周恩來副主席曾風趣地說:我們是在最小的指揮部里指揮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戰爭,我們這個指揮部一不發人,二不發槍,三不發糧,就是天天發電報,就把國民黨打敗了!
打卡地之五:毛澤東同志舊居
在戰局多變的日子里,毛澤東的工作非常緊張,辦公室的燈光總是通宵明亮,在西柏坡留下了這樣的佳句:“屋內一盞明燈亮,窗外萬樹石榴紅。”
轉載請注明來源紅色河北。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hshbxcz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