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2日(周六) 下午15:00——17:00,由中央美院絲路協作創新中心、敦煌研究院絲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陜師大人文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特聘教授,西北大學雙博士生導師葛承雍教授主講的“巨唐珍寶——《大唐國庫》里的過往”將在松山湖望野博物館開講。
此次講座系“松湖·望野講堂”系列講座第十期。
主講嘉賓
主講嘉賓
葛承雍,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退休二級教授,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曾為北師大歷史學院、首師大歷史學院等特聘教授。現為中央美院絲路協作創新中心、敦煌研究院絲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陜師大人文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特聘教授,西北大學雙博士生導師。1993年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98年入選國家級“百千萬工程人才”。出版有《大唐之國》《大唐國庫》《胡漢中國與外來文明》等20種著作,多次獲得國家社科學術優秀成果獎。
2017年香港《世界遺產絲綢之路》展覽學術總顧問。2019年《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首席學術顧問。2021年《亞洲文化遺產保護對話大會》云展覽首席學術顧問。2023年《五洲四海:“一帶一路”文物考古合作展》學術總顧問。2024年法國吉美博物館《中國唐·一個多元開放的時代》展覽首席顧問。
講座內容
國庫是維系王朝國家的基石,是國家財政儲備的匯總、出納、保管的機關,在古代則是朝廷聚斂財富以及收刮貢品的儲存與撥付處,整個國家財富集中與分配都由國庫來完成。在唐代,國庫分為左藏庫、右藏庫和內庫,三者各司其職,共同維護著國家的經濟穩定。
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境內出土了不少唐代金銀器和陶瓷器,出土銀鋌有“五兩、朝”“太北、朝”,就是進入太府寺下轄朝堂庫的記錄,太府寺管理著中央國庫,“東市庫”銀餅則是商業稅轉交國庫的實證。一些器物上鐫刻“大盈”“瓊林”“內庫”等文字,就是開元時期皇家內庫分為大盈、瓊林兩庫的真實反映。
講座將以文物結合史料,為現場觀眾深入解析大唐的國庫制度,從大唐國庫的視角來會看唐代歷史。
圖書推介
《大唐國庫》,葛承雍 著,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大唐國庫》是我國第一部研究古代國庫制度之作,從國家預算、會計審計、收支出納、錢帛財物、府庫調撥等方面,系統地闡述了唐代國庫的機構、職能、制度和沿革,引用出土文物,挖掘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史實,印證了古代盛世國庫由繁榮到斷層的嬗變,啟動人們深層次思考大國經濟命運。唐代國庫制度是祖先遺留下來的一份極為寶貴的歷史財富,對我國現行的國庫制度研究可以起到借鑒作用。
講座詳情
主講嘉賓:葛承雍
主 持 人 :閻焰
講座時間:2025年3月22日(周六) 下午15:00—17:00
講座地點:松山湖望野博物館
講座地址:松山湖禮智路1號
“征文”與投稿?
我們希望聚合有生命力的與藝術、收藏、歷史研究相關的原創思想觀點、有獨特視角的學術見解,所以特別開放原創內容投稿通道。尤歡迎觀點新穎、論證縝密、文字精煉、引注完整的研究佳作,務求恪守學術道德,謝絕一稿多發。歡迎朋友們踴躍投稿。
投稿郵箱wymuseum@163.com
博物館開放時間
深圳:提升改造閉館,暫不對外開放
松山湖:周二至周日09:00-19:30,周一閉館
地址
深圳市龍華區龍華大道1377號龍華文化藝術中心三樓
東莞市松山湖禮智路1號松山湖望野博物館
電話
深圳:0755-81781731
松山湖:0769-2222297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