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智共生
科技賦能
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
第二十屆教師技能大賽盛大啟幕
春風浩蕩萬象新,奮楫揚帆正當時。為深化“雙新”“雙減”背景下的課堂改革,3月12日,由龍泉驛區教育局、龍泉驛區總工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十屆教師技能大賽正式拉開帷幕。本屆大賽延續主題“素養導向的新教學實踐”,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五育融合、課堂提質,通過“以賽代培、以賽促研”的創新模式,推動教師專業化成長與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首日賽程涵蓋學前小班段、小學體育兩個領域,來自學前段的13支隊伍和小學體育學科的7位教師,以匠心設計詮釋素養課堂,以創新實踐點燃教學智慧。
小學體育
AI賦能的學科育人
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第二十屆教師技能大賽小學體育與健康決賽在四川師范大學附屬青臺山小學舉行。本次大賽以“AI賦能的學科育人”為主題,各位老師通過創新課堂設計,生動詮釋了數字化技術與學科核心素養的深度融合,為新時代五育并舉提供了龍泉驛樣本。
AI+心育:
打造情緒管理智慧課堂
龍泉二小黃莉老師
執教《快樂小火車出發了—情緒魔法成長課》
龍井小學曾君老師
執教《好好吃飯》
友臨小學張路遙老師
執教《認識情緒》
鹿角小學楊學敏老師
執教《情緒魔法師—做情緒小主人》
AI+體育:
重構運動技能教學模式
東安湖學校劉晉碩老師
執教《基本運動技能:雙腳跳躍》
青臺山小學曾俊可老師
執教《足球:直線運球+腳內外側變向組合技術》
成大附小宋杰老師
執教《田徑:多種形式快速起動與游戲》
七節課例共同勾勒出“AI+教育”的生態圖譜,既體現了《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實踐創新,又彰顯了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區域成果。教師們在保持育人本質的前提下,將智能技術轉化為認知支架、評價工具和互動媒介,真正實現了從技術應用到素養培育的跨越。
本次賽課凸顯三大創新突破:一是構建多維評價體系,使核心素養培育可見可測;二是創建智能教學,落實新課標“教會、勤練、常賽”要求;三是形成“技術賦能不減育人溫度”的實踐范式,確保技術應用始終服務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次賽課不僅展現了AI技術與學科育人的無限可能,更昭示著未來教育“人機共育、五育融合”的革新方向——在這里,技術始終閃耀著人文關懷的光芒,每一次數據跳動都在為生命成長賦能。
學前小班組
建構游戲的實踐探索
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第二十屆教師技能大賽學前組區級決賽在大面幼兒園正式拉開帷幕,本次大賽圍繞“素養導向下的幼兒園課程實踐——建構游戲的實踐探索”主題展開,受到了區內外教育同仁的廣泛關注。比賽首日,區教科院劉常元副院長蒞臨現場指導,大面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園長李紅,西河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園長袁艷,東安湖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園長蔣佳紋,金楓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園長黃繼紅等親臨現場觀摩。來自眉山市東坡區的20余名園長、教師全程觀摩,區內300余名教師也積極到現場學習,共同見證了參賽教師的風采。
學前小班組共13個參賽團隊進行了現場展示,圍繞建構游戲的園本實踐探索,教師們帶來了生動有趣的游戲案例和園本游戲推進視頻,讓大家感受到建構游戲的帶給兒童的獨特價值和多元發展,為在場所有評委和老師們奉獻了一場學習研討的盛宴。比賽最后,四川省心理學會學前兒童心理與教育專委會副主任、原成都大學師范學院副教授萬中從大賽價值、選手風采點評、建構游戲實施的三個建議進行了專業指導,讓大家對兒童建構游戲、園本課程實踐有了更系統的認知。參賽教師說:“今天的技能比賽是檢驗專業能力的‘試金石’”,觀摩教師說:“感謝區域構建起跨域交流的‘立交橋’”。
這場比賽不僅為教師們提供了一個展示風采和分享經驗的舞臺,也是區域促進學前教育保教質量的有效路徑。通過競賽和交流,學前教育同仁們相互啟發、共同成長,龍泉驛區將持續推進以素養為導向的幼兒園園本課程實踐,共同推動龍泉驛學前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教育是國之大計,賽課是師之舞臺。教師技能大賽的賽場,既是教師展示教學風采的“試金石”,更是區域教育革新理念的“風向標”。隨著首日賽程的順利開展,龍泉驛教育人正以昂揚之姿,在素養導向的課堂沃土上深耕細作,在五育融合的育人實踐中破浪前行。
未來兩周,大賽將陸續呈現各賽段、各學科的多元內容,持續探索“減負增效”的龍泉驛經驗。明日精彩,更值期許!
來源/龍泉驛教科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