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上午,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 “抓改革創新 促高質量發展” 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要負責同志等出席發布會,介紹山東聚焦 “住有宜居 百姓安居”,推動群眾住房條件改善提升的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任海濤在發布會上介紹,近年來,全省住建系統以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為目標,堅持一手抓市場、一手抓保障,從四個方面全力推動群眾住房條件持續改善。
聚焦 “高品質”,推動 “好房子” 從概念走向實踐
山東積極順應群眾對 “好房子” 的新期待,圍繞 “安全、舒適、綠色、智慧” 要求,加快推進高品質住宅建設。一方面,提升建設標準。牽頭編制相關指導意見和技術指引,明確 “質量優良、安全耐久,功能優化、健康舒適,環境優美、便利宜居,設施完善、技術先進,低碳綠色、節能環保,服務精細、鄰里和諧” 的48字內涵,引導房地產業轉變發展方向。例如,規定層高不低于3米、車位配比不低于1:1.2等。另一方面,提升建造工藝。成立專家指導組等,加大對相關產品研發,推廣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運用裝配式裝修技術,推動住宅部品部件生產工廠化等。同時,提升質量水平。實施開發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強化工程質量標準化管理,整治突出問題,全面推行 “先驗房后收房”,延長部分質量保修期,建立回訪和投訴處理機制。去年以來,已篩選111個試點項目,在建商品房中高品質住宅規模占比達30%。
聚焦 “好環境”,讓 “好小區” 從規劃走進生活
山東將 “好小區” 作為建設 “好房子” 的重要載體,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區建設為抓手。在小區規劃設計方面,開展設計競賽,指導各地結合自然、人文資源及周邊環境確定建筑風格等,提高出行便利性。在設施配套上,利用社區綜合配套資源,按完整社區標準,重點聚焦 “一老一小”,建設配套設施,優化建設要素,營造宜居環境。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結合城市更新因地制宜實施改造,大力推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2024年加裝1500余部;對1116個老舊小區實施適老化、無障礙改造,新增停車位等,全年開工改造4037個老舊小區,惠及70萬戶家庭。
聚焦 “優服務”,讓 “好政策” 從紙面落到實處
山東堅持惠民利民,優化住房消費政策。去年以來推出房地產系列政策措施,因城施策用好政策組合拳,在城市更新等中加大貨幣化安置力度,落實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退稅政策,組織各類房交會等活動提振市場信心。同時,深度優化公積金使用政策。加大對多子女家庭等支持力度,提高貸款額度,降低貸款利率,推廣 “商轉公”“帶押過戶” 等政策,取消異地購房提取限制。2024年發放公積金貸款733.7億元,支持購房1800余萬平方米,公積金繳存額突破2000億元,租房提取金額同比增長33%。此外,持續優化物業服務管理。深化 “齊魯紅色物業” 建設,開展文明創建活動,推行相關評價結果 “三公告” 制度,推廣智慧物業。
聚焦 “強保障”,讓 “安居夢” 從理想照進現實
山東高度關注群眾基本住房需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上,省級成立專班,出臺相關指引,2024年開工建設1.2萬套,落實開發貸款15.4億元。公租房建設管理方面,推動 “申請公租房一件事”,實現 “一窗受理”“一網通辦”,截至2024年底,累計保障100.7萬戶。在保障性租賃住房建成交付上,構建多層次租賃住房供應體系,累計投入使用5.49萬套(間),解決近20萬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問題。農村危房改造方面,提高新建房屋面積最低標準,取消上限要求,2024年完成改造1.2萬余戶,自2012年以來,累計56.6萬戶農村貧困群眾實現 “安居夢”。
下一步,山東將立足住房消費升級新需求,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滿足群眾對更高居住品質的期盼,推動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努力交出 “住有宜居、百姓安居” 的滿意答卷。
來源:山東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