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棋局局新。
正當俄烏沖突持續(xù)升級,巴以局勢燃起“火藥味”,引發(fā)中東局勢動蕩之際,這個并不太平的世界又發(fā)生了3件值得關注的大事,與美俄英加等國密切相關。
第一件事,不宣而戰(zhàn)!美國又在敘利亞發(fā)起斬首行動了。
9日,美國中央司令部發(fā)布聲明稱,日前,美軍與“敘利亞民主力量”在敘北部發(fā)起了一場反恐行動,以打擊“極端組織IS”,行動期間,“敘利亞民主力量”成功抓獲了一名極端組織頭目,名叫薩拉赫,并繳獲了多種武器裝備,而美軍在行動中主要提供了技術、情報支持,從而協(xié)助“敘利亞民主力量”完成任務。
很顯然,從美軍的聲明來看,這是一場不同尋常的“斬首”行動。
至少3個觀察點不容忽視。
1,這次行動的主導者雖然是美國,但實際行動的卻是“敘利亞民主力量”,并且從最終結(jié)果來看,該武裝似乎成功完成了美國交代的任務。
要注意的是,“敘利亞民主力量”是庫爾德旗下的一個武裝勢力,這次該武裝與美軍開展聯(lián)合軍事行動,這相當于是美國在告訴外界——庫爾德與“敘利亞民主力量”是親美勢力、是美國“罩著的”。
2,美國這次罕見沒有“搶功勞”,而是突出了“敘利亞民主力量”的執(zhí)行力,這表明,美國可能有扶植該武裝、讓其成為美國“代理人”的用意。
一方面,前不久庫爾德創(chuàng)始人公開發(fā)聲,呼吁庫爾德武裝放下武器并解散,這對庫爾德武裝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觸動,當然也有不少武裝勢力表示拒絕解散。
如今,美國直接“選中”了敘利亞民主力量一起開展反恐行動,似乎有在庫爾德武裝即將“四分五裂”之際,吸納一部分武裝勢力為美國所用的意味。
另一方面,美國突出“敘利亞民主力量”在反恐領域的成就,也旨在為該武裝“正名”,讓其從庫爾德中“獨立”出來,成為敘利亞境內(nèi)一個常態(tài)化、獨立的武裝勢力。
3,敘局勢動蕩不斷,美國在敘不斷發(fā)起軍事行動,并有意扶植“代理人”勢力,表明美國正準備進一步干預敘局勢,并從敘亂局中攫取更多的利益。
畢竟,在阿薩德政權(quán)倒臺前,俄羅斯在敘境內(nèi)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和存在感,如今敘新當局上臺,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去留成了大問題,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介入敘局勢的絕佳機會。
因此,如今美國及親美勢力在敘境內(nèi)動作越多、越頻繁,或許就預示著接下來的敘局勢越是動蕩。
然而,正當新一輪混亂風暴開始在敘利亞醞釀之際,加拿大政壇也迎來了“地震時刻”。
馬克·卡尼
第二件事,加拿大政壇地震,總理即將換人了?
9日,加拿大執(zhí)政黨自由黨進行了黨首大選,最終投票結(jié)果顯示,馬克·卡尼贏得黨內(nèi)選舉,成為自由黨新黨首。
根據(jù)加拿大政治傳統(tǒng),執(zhí)政黨黨首將出任總理,也就是說,卡尼將取代特魯多,成為加拿大新總理。
需要注意的是,卡尼出生于1965年,并非傳統(tǒng)政客出身,主要擅長經(jīng)濟領域,曾在2004年擔任加拿大財政部副部長,2008年出任加拿大銀行行長,還曾在2013年擔任英國央行行長,是第一位擔任該職位的非英籍人士,并領導英國央行應對英國脫歐。
2020年,卡尼還出任了聯(lián)合國氣候行動和金融特使。
2025年1月6日,特魯多宣布辭職。卡尼在1月16日宣布競選自由黨黨首,并辭去了商界所有職務,3月9日正式獲得勝利。
至此,卡尼再次創(chuàng)造歷史,將成為了加拿大第一位從未擔任過民選職位的總理。
特魯多
不難看出,作為“經(jīng)濟強人”的卡尼成為自由黨領袖,似乎迎合了當前加拿大經(jīng)濟萎靡、通脹危機日益嚴峻的情況,急需一位了解經(jīng)濟、挽救加拿大經(jīng)濟的領導人。
尤其是,特朗普上臺后,已經(jīng)準備對加拿大揮舞“制裁大棒”了,卡尼被選為新總理,似乎也是一種應對特朗普施壓的“見招拆招”。
并且,卡尼獲勝后,便在勝選演講上劍指特朗普,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在傷害加拿大,加拿大政府將展開報復,直到美國對加拿大人表示尊重。
不難料到,特魯多卸任后,“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卡尼很可能會對特朗普展開猛烈反擊,美加之間恐怕是終有一戰(zhàn)。
然而,正當美加矛盾升級之際,俄英之間的“火藥味”也開始升騰了。
第三件事,報復來得太快?俄宣布驅(qū)逐英國外交官。
10日,俄羅斯安全局宣布,將驅(qū)逐2名英國駐莫斯科使館的外交官,理由是這2人提供虛假個人信息且涉嫌從事情報和顛覆活動,要求他們在兩周內(nèi)離開俄羅斯。
對此,英國外交部譴責了俄羅斯,稱其相關決定是“毫無根據(jù)的”,英方將采取行動回應。
不出所料的話,俄英之間將再次上演“互相驅(qū)逐外交官”的戲碼。
值得注意的是,俄英關系本就劍拔弩張,互相驅(qū)逐外交官的情況也不是第一次發(fā)生了,但這一次,俄公開驅(qū)逐英國外交官前,發(fā)生了3件事:
一是,今年2月,英國外交部取消了一名俄外交官的駐派資格,理由是此人涉嫌從事威脅英國安全的活動;
二是,3月7日,英國向烏克蘭提供了7.52億英鎊的援助資金,而這筆錢來自被凍結(jié)俄羅斯資產(chǎn)的收益;
三是,2月底,英國對俄羅斯實施了俄烏沖突發(fā)生以來的最大規(guī)模制裁,主要針對俄羅斯的金融、航空、軍工和能源部門。
也就是說,這次俄驅(qū)逐英國外交官,似乎有對英國的種種“反俄”行為進行反制和報復的用意。并且,這可能還只是反制措施之一,不排除俄英矛盾升級之后,俄方展開更激烈報復的可能。
山雨欲來風滿樓。接下來,且看普京會如何出招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