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11日,格陵蘭島舉行自治議會選舉,結果一出,直接給特朗普的“吞島”美夢來了個當頭一棒,反對被美國吞并的格陵蘭島民主黨贏得大選,島上居民反美情緒高漲。
媒體報道截圖
特朗普當地時間13日在白宮會見來訪的北約秘書長呂特時再次揚言要得到格陵蘭島,并稱將會向該島派駐更多美軍。
他對北約(NATO)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表示,美國對格陵蘭的控制對強化國際安全來說是必要的。被點名的呂特火速拒絕了特朗普的要求。他稱在格陵蘭島問題上,“對于要不要加入美國,我不想對此進行討論,因為我不想把北約卷入其中?!?/p>
特朗普再次稱要接管格陵蘭島
特朗普為何對格陵蘭島如此執著?這背后的緣由還得好好深挖一番。
早在2019年,特朗普首個總統任期內就曾提出購買格陵蘭島的想法,當時丹麥方面直接拒絕,丹麥首相更是直言這想法“荒謬”。
而在2024年再次當選總統后,特朗普態度愈發強硬,聲稱出于美國“經濟安全需要”,不排除以“軍事或經濟脅迫”手段奪取格陵蘭島,甚至在選舉前公然發文歡迎其加入美國,這般急切的態度,實在讓人捉摸不透。
從表面看,格陵蘭島豐富的自然資源或許是特朗普覬覦的重要原因。
格陵蘭島礦產資源豐富,有石油、天然氣、稀土元素、銅、鎳等。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其稀土儲量高達150萬噸,未開采的石油約有175億桶,天然氣儲量約4.15萬億立方米 。
在這個資源愈發重要的時代,這些數字確實誘人,對美國的可再生能源、傳統能源以及軍工制造等產業來說,無疑是巨大的誘惑。
但深入探究就會發現,這些資源的開采難度超乎想象。
格陵蘭島地形崎嶇,約84%的面積被巨厚的冰層覆蓋,平均厚度達1500米,最高海拔3700米 。
除了首府,交通基本靠走,定居點之間路都沒修,勞動力嚴重短缺,連個稍大點兒的碼頭都沒有。
自然環境惡劣,動不動就來大風暴,溫度經常在零下60度左右,最冷的時候能到零下70度以下。
在這樣的條件下開礦,成本高得難以想象,就算下面埋著黃金,也沒人愿意來遭這個罪,送快遞都比在這兒挖黃金掙錢,起碼凍不死人。
所以,丹麥政府和格陵蘭自治政府一直不開采這些礦產,并非他們傻,而是實在不可行。
也有人認為特朗普是著眼于格陵蘭島重要的地理位置。
格陵蘭島位于北美洲東北部,地處北美洲與歐洲的交界處,被北冰洋和大西洋環繞,是連接北極和北美兩地區的“高速公路”,在軍事戰略上意義重大,美軍早在二戰時期就在島上最具軍事戰略價值的位置修建了基地,還部署了F35戰機 。
但這所謂的戰略意義,更多是長遠的設想。就目前而言,北極變得適應航運至少還需20年,特朗普顯然等不了這么久,他現在更操心的是兩年后的中期選舉。
如此看來,特朗普要吞并格陵蘭島,大概率又是一個面子工程,為的是增加自己的業績,好顯得自己“偉大”,甚至幻想著能借此稱帝。
他以為開疆拓土就能讓美國再次偉大,可實際上,美國本來就能在格陵蘭島自由行動,占領與否并無實質性區別。
他的這種做法,不僅對美國沒有好處,還嚴重破壞了二戰后的雅爾塔秩序,讓盟友們對美國充滿了不安全感,加速了美國盟友體系的崩塌。
就好比一個本來能隨意割韭菜、薅羊毛的皇帝,卻嫌薅羊毛慢,直接去搶盟友的羊,好好的收稅訂規則不干,非要去攔路搶劫。
特朗普會用一切辦法
回顧美國歷史,這種為了個人政績而不顧國家長遠利益的行為并非個例。
馬丁·范布倫家境貧寒,偶然在小酒館遇到美國第6任總統麥迪遜后,便一門心思拍馬屁。麥迪遜喜歡馬,范布倫就苦練馬術,成了這方面專家,幫麥迪遜養馬挑馬,深得麥迪遜歡心,每次騎馬都帶上他,還安排他從政。
范布倫當官后對麥迪遜唯命是從,麥迪遜任期滿全力支持他競選總統,范布倫最后真就成了美國第7任總統。
如今的特朗普,被萬斯這些馬屁精包圍,和當年的場景如出一轍。
馬斯克竟然說要把特朗普的雕像送上總統山,還說自己要親自去掄錘子,首富都這樣,其他美國官員就更不用說了。
在各種場合,萬斯瘋狂夸贊特朗普,國會會議上瘋狂鼓掌,澤連斯基對特朗普不滿,萬斯馬上忠心護主,特朗普一個眼神,萬斯就跑到歐洲慕安會上痛罵所有歐洲政府,特朗普還覺得萬斯特別忠誠,是自己的肱骨之臣。
特朗普被這群馬屁精圍著,已經毫無判斷力,以后肯定還會干更多糊涂事。
這次格陵蘭島大選結果,無疑是對特朗普的一次沉重打擊。當地居民用選票表達了他們的態度,85%的格陵蘭島居民強烈反對特朗普的購島計劃,只有6%的居民表示同意 。
這充分說明,特朗普的“吞島”計劃不得人心,他的一意孤行不僅損害了美國的國際形象,也讓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愈發孤立。
相比之下,拜登在處理國際關系時就顯得“聰明”許多。他策劃俄烏戰爭把歐洲整得夠嗆,還炸了北溪管道,讓歐洲陷入能源危機,只能高價買美國天然氣。
但拜登每次說起歐洲,都一口一個盟友,高呼共同價值觀,面子給得足足的。
而特朗普卻不懂得這一套,他毫不掩飾對盟友的輕視,讓馬斯克和萬斯對歐洲政客各種嘲諷辱罵,一點尊重都沒有,最終導致美國與盟友之間的關系愈發緊張。
特朗普的“吞島”鬧劇,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國際政治舞臺上,任何決策都應該基于理性和長遠利益的考量,而不是被個人私欲和虛榮所左右。
否則,不僅會損害國家利益,還會淪為國際笑柄。
未來,我們不妨拭目以待,看看特朗普還會鬧出什么幺蛾子,而美國又將何去何從。
素材來源于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