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 PCHOUSE
監制 | Leigh
撰文 | Liang
2024年,當全國規上家具制造業利潤總額下滑至-0.1%時,廣東交出了一份“逆勢增長”的答卷——
全省產業利潤總額突破125億元,同比增長10.4%;全省家具出口額達11197億元,同比增長5.9%。
在全球供應鏈重塑、國內經濟承壓的雙重背景下, 廣東家具產業集群為何能夠在全國范圍內脫穎而出? 這座“世界工廠” 如何持續保持產業競爭力?
答案,藏在產業鏈的熾熱生命力里。
01
家具大省的“年終匯報”
利潤增幅超10%
在龐大的中國家具產業版圖中,廣東家具集群始終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作為全國最大的家具產業集群地,廣東家具產業不僅在規模上領跑全國,更在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等方面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
近日,廣東省家具協會在廣州召開了第二十一屆廣東省家具行業經濟工作會議,會上披露,廣東家具產業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據廣東省家具協會披露數據,2024年廣東省全省家具制造業規模企業共有 1838家,同比下降6%, 占全國24.6%;實現 營業收入2058億元,同比下降2.6%, 占全國30.4%;產量為19815萬件,同比增長4.6%;實現 利潤總額125億元,同比 增長10.4%。
在去年全國規上家具制造業利潤總額下滑0.1%、全省行業營收下降2.6%的情況下,廣東家具行業的利潤反而大幅上漲10.4%,體現行業良好經濟效益的發展韌勁,更彰顯產業帶的答題能力。
出口方面,作為我國最大的家具出口省份之一,2024年廣東家具產品的出口表現也十分強勁,其產品遠銷世界各地,特別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有著較高的市場份額。
據廣東省家具協會披露數據,2024年全省家具出口總額為 11197億元,同比增長5.9%,占全國25.8%。
除了傳統市場外,東南亞、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的崛起也為廣東家具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土壤。據廣東省家具協會披露數據,2024年,廣東省向14個RCEP成員國出口家具同比增長1.5%。
02
廣東家具集群,為何領跑?
世人皆贊頌廣東家具產業的生命力非凡,但在成為中國家具產業版圖的“扛旗者”之前,廣東家具產業也曾有笨拙又可貴的時刻。
據PChouse了解,廣東家具集群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了多年的積累與沉淀;廣東家具產業的持續領跑,亦非偶然的路徑依賴,而是基于底層邏輯的持續演進。
回顧廣東家具產業從“南國木匠”到“全球家具工廠”的產業進化史,有幾個關鍵節點。
1980-1995年:
窗口期的野蠻生長
“一車木頭換一輛豐田車”的傳奇,至今仍在順德流傳。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初期,順德憑借其地理位置優勢及政策支持,迅速崛起為全國重要的家具生產基地之一。
彼時,產業處于野蠻生長的窗口期,原材料(如木材)的價格相對較低,但經過加工成為家具后產品附加值攀高,市場需求旺盛。
許多順德的企業家抓住了這個機遇,創業的夢想破土生長出答案,他們從木材貿易做起,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家具制造企業,甚至發展成為后面的商業帝國,成就一段佳話。
1996-2010年:
產業鏈集群初具規模
時間來到90年代至21世紀初,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大,廣東家具產業的發展已開始絢爛,企業開始注重品牌建設和產品質量提升。以順德、東莞為代表的家具產業集群逐漸形成,產業鏈條日益完善。
比如順德樂從鎮沿著國道建起了家具銷售的“十里長街”,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實現了家具產量的快速提高,交易規模似雪球般越滾越大。
這里沒有森林,不產木材,卻擁有全球最大的家具生產銷售基地,吸引來自歐美、中東、東南亞等全球各地客商前來采購,占據了彼時中國家具市場的半壁江山,令人瞠目結舌。
2011-2020年:
消費升級催生價值重構
這是廣東家具企業蝶變的重要時期,隨著消費升級和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廣東家具企業開始向 線上渠道、新零售、智能化等方向發展。
彼時,“創新驅動”響徹廣東各大家具產業集群,成為各大企業的口頭禪,也成為產業發展的主旋律,讓廣東家具產業集群在全國乃至全球的聲量持續攀升。
比如,在此階段崛起的家具電商公司林氏木業(現改名林氏家居),在2013年的天貓雙十一大促中以1.6億元成交額書寫企業里程碑,開啟了家居行業的 電商新時代。
同步進行的還有制造端的智能化轉型,尚品宅配憑借其先進的軟件技術能力和互聯網基因,率先推出“全屋定制”模式,打破了家居行業只能定制單品的傳統模式,開創了 家居行業的“定制”時代。
2018年,索菲亞建成國內首個定制家居工業4.0車間,成功將交貨周期從原來的20天縮短至7天,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和制造精度,標志著中國定制家居行業向 智能制造邁出重要一步。
? AI生成
2021-2024年:
雙循環格局下的生態競爭
進入21世紀,氣候危機催化全球掀起綠色巨浪,全行業開始考究ESG,人們的環保意識也開始增強,市場對綠色環保家居的需求日益增長。
在“雙碳”目標與消費升級趨勢、智能化浪潮的驅動下,廣東家具行業進入產業大躍遷的全新征程——數字新基建與智能制造的全面推進成為產業新拐點。
其實早在2015年,廣東省內的一些行業組織如中國化工學會涂料涂裝專業委員會水性涂料分會、廣東省家具協會和廣東省涂料行業協會就開始聯手推進家具行業的環保轉型,特別是針對油性漆向水性漆的轉換。
在政府引導、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等因素的作用下,目前廣東家具企業已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 從油性漆到水性漆的替代轉型。
近年來,越來越多 家居企業 在ESG報告中重點披露 “碳足跡”、零碳工廠建設、供應鏈責任管理等議題。
代表性的企業綠色升級行動如,歐派于 2020年建成 行業首個零碳工廠,將環保板材的滲透率提升至65%,標志著其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也推動行業 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 。
與此同時,隨著近年間科技的進步, 廣東家具集群的 智能制造進程也在加速。
如慕思集團早從2015年便開始了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布局,迄今已建成華南、華東兩大數字化智能制造基地,憑借強大的前沿技術儲備及研發設計實力、工業 4.0 智能化生產能力走在行業前列。
在商業的世界里,產品力是最原始也是最能打動人心的引力,深耕者終將聽見時光的回響。
多年來廣東家具企業將根系扎入產品的土壤,憑借著優良的品質和多樣化的款式,以及強大的市場快速反應能力,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在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例如, 歐派、索菲亞等企業在定制家具方面的創新(主打環保+健康+智能+個性化等理念),都贏得了市場份額。
廣東家具產業的崛起與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端的指引。
早在2023年,為了加快家具行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指引家具行業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協同,廣東省工信廳印發 《廣東省家具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引》。
《轉型指引》指出,到2025年(也就是今年),全省家具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應用水平達到50%,規模以上企業達到85%。同時全省在家具行業培育一批5G全連接工廠、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優秀應用場景。
如今,在政策的牽引下,廣東家具集群 產業結構持續升 級,企業正朝著智能化、綠色現代化等方面高質量發展,似珠江潮水奔涌不息。
03
一條產業帶
半部中國家具發展史
欣榮與共,述往知來。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到如今躍升為全國龍頭領先家具大省,是廣東家具產業帶的幾十年奮斗史,也是中國家具行業濃墨重彩的光輝時代。
如今,廣東家具產業集群已形成以順德、東莞、深圳、廣州為核心的完整產業鏈條,涵蓋了原材料供應、設計研發、生產制造、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
如今,廣東省涌現出一大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這些品牌通過參加國內外各類展會,加強品牌建設與推廣,不斷擦亮“廣東家具制造”的名片。
立于行業潮頭,隨著全球家具市場需求的增長,預計廣東家具集群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不過,盡管坐擁先發優勢,但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市場如潮水般起伏不定,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全球家具貿易秩序的重構,廣東家具產業仍有隱憂。
企業端仍需繼續將根系扎入產品的土壤,以創新為驅動,以市場為導向,推動廣東家具制造業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為中國家具產業的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編后語:
曾經在東莞厚街鎮的家具大道,每隔500米就能遇見不同國家的采購商,這里的每一塊板材切割聲都在參與全球價值鏈的重塑。
如果說過去四十年的故事是關于“如何造得好”,那么未來更值得期待的,或許是 “怎樣定義好”。
當“廣東家具”開始向“生活方式提案者”轉型,考驗的已不僅是制造能力,更是對消費趨勢、技術演進、產業政策的多維把控。
未來的領跑者,需要在產品邊界、組織形態、價值邏輯上完成更深層的蛻變。
ABOUT
PCHOUSE
→從消費者到決策者,「她經濟」崛起下的居住機遇
→木材關稅風暴即將來襲,中國家居企業如何破局?
→住建部部長倪虹:誰能建“好房子”,誰就有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