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行,四川新津人,知名工業家。
他創辦的東方希望集團,是國內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在“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排名第42位,且創業43年來未出現過月度性虧損。
3月3日與5日,我用兩個半天的時間全程陪伴、觀察這位企業家在東方希望集團旗下兩家工廠——烏海電石與寧夏新能公司一線的工作。啟發與感觸頗多,分享給你。
作 者:陳為 正和島總編輯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內蒙烏海湖,依然冰雪覆蓋。
一輪紅日,孤懸天邊。
正是唐詩里“長河落日圓”的壯美景象。
我們卻幾乎無暇觀景。
80、90后為主體的兩路團隊,正氣喘吁吁地追趕前面的領頭者。
他是疾步如風77歲的劉永行。
一、一個業余運動員
這樣的疾行“散步”,劉永行已經堅持了20余年,無一日間斷。
不管“巡廠”還是出差,只要有走路機會,必是健步如飛。
前幾天,他剛打著傘在大雨里走過一場。上次來烏海,當天有六七級大風,車還沒進廠區,他就邁上了十多公里的烏海湖大橋,行走照常。
“我去年走了4600多公里,已經是每天少不了的習慣。現在坐在這里,一分鐘就可以恢復正常心率。”“散步”歸來晚餐時,他得意地給我展示手機里“華為運動健康”上的各項身體指標,清一色的“標準”,還有幾項是普通人難以一見的“專業”。
要保持健康,除了運動,基因、飲食與心態,缺一不可。
劉永行是“四項全能”。
基因方面,如果你見過他大名鼎鼎的弟弟劉永好,會發現這個家族的健康基因很牢靠。
心態方面,做企業40余年,風吹浪打不斷,他堅信“適者生存”。對于困難或挑戰,他會給自己找到一個足夠遠大的參照系,“想一想地球再過幾十億年都要毀滅,還有什么值得糾結的?”
飲食方面,最有意思。
80年代,劉氏四兄弟一起養豬,為了把豬快點養肥,自那時起,劉永行便悉心研究營養學。我們當晚吃的自助,每個人取的餐有什么營養,有哪些元素含量,他了如指掌。在他看來,飲食方面,豬跟人類似,唯一的差別只在于:豬要快速長膘,人卻都想減肥。
注重營養搭配,加上每天12到18公里的暴走,再輔以定期的瑜伽與普拉提。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意志力加上科學性,以及日積月累地堅持,他為自己鍛造出一具身手敏捷、健碩自信的軀體,成為一把高效率的“工業快刀”。
鮮為人知的是,劉永行曾是一位“殘疾人”。
他小時候右膝受傷,因沒錢看病,落下病根。1998年曾做手術治療,效果不佳。自此,他把康復希望轉移到自己身上。
如今他上下臺階仍然會微微趔趄,但這點遺憾已可忽略。他身形的精干、體能的強悍不光在同齡人里遙遙領先,也足以讓多數年輕人汗顏。
有這樣一位老板,員工對“健康”也不敢輕視。
在烏海、石嘴山這兩家工廠,你很難遇到身材臃腫走形的人——每月除了營收數據,團隊還會通報員工的BMI數據,如果長期超標,年終獎都可能會受影響。
二、一個全科老師
車企顯然應該為劉永行這類客戶推出一款新車,讓乘客能把車上的時光也用于工作。
劉永行的一輛商務車經過改裝之后,座位相向而設,成了一個移動的課堂與辦公室。這樣,從機場到工廠的一個半小時,就不會浪費分毫。
在我們去探查兩家工廠的一天時間里,坐在他對面的高管換了好幾撥。他們向劉永行報告產品的研發動態、同行的情況、節支的數據。劉永行則密集地詢問、討論、指導。
烏海的工廠有氯堿業務,他和同事談了很長時間的化學內容。
石嘴山是新能源工廠,會議到了他總結的環節,他重溫了物理里的“感抗”“容抗”“阻抗”,還有等邊三角形定理、勾股定律。
這些都是他希望團隊在工作中熟練應用的邏輯與工具。
或是看出我對理工數理世界的茫然,他有時也會把話題轉向文學與語言領域。
“漢語真是既優美,又簡潔。你看,‘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這個‘恰恰’既是表意的,又是擬聲的,鳥叫的聲音,多巧妙。”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下雪天,丘陵像白色的大象沒問題,可為什么是‘馳’,是奔跑的大象呢?我估計這是在行軍途中寫的,隊伍在移動,跟山丘有相對位移。”
“喬布斯有‘現實扭轉力場’,前幾年我們提出了‘扭轉現狀力場’,他這個‘扭轉’,形容詞化了,屬于定中結構的偏正短語;我們的‘扭轉’是動詞,屬于動賓短語。”
這些語法和詩詞都來自三年級時候父親送給他的語文書和《唐詩三百首》,他記憶至今,并靈活應用。
當年高考,劉永行是當地的理科狀元。因為家庭原因,他只有當地的成都師范專科學校可上。
他不想當老師。但當時病重的父親告訴他:這學校好歹是個學習知識的平臺,你一定要去。他只去上了一年,就被時代運動打斷。
因此,劉永行一直自稱只有初高中的知識,但他并不沮喪氣餒,因為他發現,“勾股定律、牛頓力學定律,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最偉大的就是這些初高中階段的、簡單的、不值錢的東西。這些是真正的發現。很多人在實驗室里利用這些發現做出新東西,賺了錢,那只是發明。”
他認為,發現是真正重要的事情,雖然它們經常跟陽光、空氣一樣“不值錢”。
造化弄人,當年不想當老師的人最終成了幾萬員工的全科老師。
在體育老師、化學老師、物理老師、數學老師、語文老師之外,劉永行或許更想當自然科的老師。
他的生產基地分布于新疆昌吉、內蒙古包頭、甘肅蘭州、河南澠池這樣的邊遠之地。在地底深處與戈壁灘上,他開采煤與礦石,再運用那些“不值錢”的初高中知識把它們變成電力、水泥、石灰、氧化鋁、電解鋁、工業硅、多晶硅……逐漸構筑起他龐大的“重化工產業集群基地”。
因此,他感恩自然、敬畏自然:“如果說有神,大自然就是唯一的神”。
新疆昌吉五彩灣,有一個年產量3000萬噸的煤礦,量大、價低,但這里荒無人煙,通常的做法是把煤外運發電,雖然運輸成本很高。
“大自然把它放在那里,為什么要運來運去呢?”他在那里傾心營建了一座3萬人的產業小城,匯聚“煤谷、電谷、鋁谷、硅谷、化工谷、生物谷”,6大產業互相傳導、交相為用,形成循環的一體——“六谷豐登”產業園。
他認為,這是來自于大自然的“神啟”。大自然經常對人類傳出信號或暗示,但很多人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所以遭到大自然的懲罰。而他一直追求“不管是消費品還是生產資料,單位產品我們向大自然索取的最小”,能聽懂大自然聲音、領會大自然心意的“自然之子”,才會得到大自然的獎賞。
5號清晨,一起散步時,有幾只大狗從晨霧里顯現,它們邊走邊吠。
大家都避讓遠觀,劉永行卻迎上去,學著它們吼了幾聲,惟妙惟肖。
或是看到了“同類”,犬吠聲立時小了下來。
“狗遇到我,從不咬我,因為我看著它的時候,它能感覺到我平等待它,不會傷害它,也不怕它。這是能互相感應的。”劉永行說。
三、一個哲學商人
在石嘴山工廠,劉永行指著面前的車間,自豪地宣稱,“這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多晶硅工廠。”這塊業務他們發力不早,卻后中爭先。
知識的積累、進化,也有一個類似的過程。散步途中,劉永行會隨時詢問旁邊的路燈一公里有多少盞,水電站的水位落差有多大,一道大橋的距離有多長……他的員工都挺感謝豆包和Deepseek,有的手機上還裝了這些大模型APP的“全家桶”,有了這些工具,應付這位有著“超級大腦”的老板輕松了很多。
這些“小數據”進入劉永行的大腦,會和他腦子里的物理定律、化學公式、專業經驗進行匯合、碰撞與計算,形成新的機會、指令或問題。這個學歷不高的人是為數不多的真正能把知識變成強大力量的人。
“你想想他一天要接收多少信息,各個渠道都在給他喂信息,他本來懂得就多,學得又快,所以一般人很難趕得上。我感覺,老板就是公司里的Deepseek”,一位東方希望的高管私下對我說。
健康的保持,也是同理。弱者受到刺激,奮勇爭先,往往比強者更強。
經濟學層面的“后發優勢”不光對于國家適用,對于個體和公司同樣適用。
老子說,不敢為天下先。劉永行覺得意味還不夠,他喜歡承認并享受暫時的落后,然后奮起直追,堅持不懈,直至超越對手。
他稱之為“甘然后進,反而先進”。
除了“先”與“后”的辯證法,這一天的觀察中,我發現,身邊這個人還活在三組對立統一的矛盾中,而這些,與東方希望43年從無月度性虧損的經營奇跡密切相關。
首先,“大”與“小”。
“做大事,要小心,把它分化、分解,變成一件件小事;做小事,要大膽,要把它當成大事來做。”這是劉永行的心得,“西方人很認真,思維很嚴謹,值得學習,但他們是方腦袋,有些時候會陷入教條;我們中國人很靈活,但有些人也會從靈活陷入隨意,這個要注意。”
在東方希望的各個生產基地,都有醒目的一句標語,“事事追求點點滴滴的合理化”,“消除一切形式的浪費。”
劉永行每次“巡廠”,在車間和會議室,他和團隊討論的主體內容就是“小數據”:看內先(國內標桿)和際先(國際標桿)的數據,與自己對比,然后研究自己領先的怎么進一步領先,自己落后的能在想法、技術和成本上做哪些突破,實現趕超。
多數人活在中間,而他活在兩端。大與小的結合,成全了他。
“你今天能在這里,說明你的祖先是英雄。他們面臨過多少次滅頂之災,還能闖過來,不是英雄是什么?而在精子大戰中,幾十億個精子,你最勇敢,跑在最前面,才有了你,不是英雄是什么?每個人體內都有英雄基因,只是需要喚醒,需要激發”。
“英雄基因”鼓舞起他的大膽識與大心臟,而理工科思維讓他在小處、細密處的探究深度異于常人。
在工廠食堂,他常常叫來忐忑不安的后廚師傅,給他們表揚或者提醒:眼前的麻婆豆腐工序應該怎么優化一下才好吃,這次的饅頭是用酵母還是老面發的、加沒加蘇打粉或者堿面,什么餐單有利于員工減肥……
他認為不合理的,都馬上推動改進,產生變化。而團隊做得好的,他會充分肯定,然后提出更高要求。這次兩家工廠的數據都不錯,能耗少、成本低、效率高,但劉永行顯然還不滿足,他希望團隊盡快探索出AI化的生產與決策系統。
作為第一代創業者,劉永行一路走來,眼見不少同行者已隕落消失,公司業務也與萬華、通威、TCL、魏橋等大廠強手多有交叉,東方希望能一直端坐牌桌之上,而且表現搶眼,在他看來主要靠兩點:一靠“事事追求點點滴滴的合理化”,二靠戰略保守,財務穩健。
第二,“博”與“專”。
自當年劉氏兄弟分家開始,劉永行便潛心于工業,心無旁騖。
他長期專注于事、錘煉專業,把功夫用在平時,用在自己身上,練就了出眾的效率與硬功夫。
孫子兵法說,“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劉永行知道“勢”的重要性,但他更相信的是“我勢”。
“他勢”不可控,“我勢”猶可為。
“作為微觀企業,我們無法左右大局,但可以做好自己。既不追求盲目做大,也不急于做強,而是腳踏實地,扎實做事。面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我們雖如大海中的一粒沙,但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為國家和行業的復蘇貢獻力量。”劉永行說,“我們要在困境中經得起鍛煉、錘煉和折騰,要練就皮粗肉糙的本領,要在極端的困難面前把 ‘我勢’ 做強,竭盡全力創造企業相對優勢’。
但劉永行也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他的產業涉及鋁業、硅業、化工、能源等。“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這讓他能有效對沖產業周期,實現協同優勢。
新疆的“六谷豐登”產業園,每個產業形成上下游循環鏈條,各產業鏈又聚鏈成群。這讓他在經濟困難的時候,全球重化工行業都在劇烈虧損的時候,也能整體盈利,而且效率是美國同行的三倍之多。
第三,“虛”與“實”。
化工業是實得不能再實的門類。
因此,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企業家”,劉永行常被媒體稱為“工業家”。
但在這位工業家看來,正確的觀念才是第一生產力。
物質固然可以決定意識,意識在某些條件下未嘗不能決定物質。經濟活動正是物質與意識的相互牽引與相互作用。
企業發展也是如此,不同于一些只重視物質生產的老板,他對企業文化、對“意識”分外重視。
而在意識的層面,潛意識與無意識比顯意識更深層、更有力量。
劉永行將多年心得提煉出“四大觀念”作為東方希望之魂,要求員工都能對其熟讀成誦,并成為潛意識,在實踐中踐行運用。
“四大觀念”的第一條是“哲理觀念”:順勢而不隨流;明道而非常路;習術要善修正。
在石嘴山工廠,劉永行指著一條路告訴我,這就是“順勢而不隨流”——不同于很多工廠的平直路面,東方希望工廠中的路常因應地形而有一定坡度,這樣既能節約人力、物力,提高建設效率,還能在雨天讓這樣干旱之地的雨水順路而下,匯聚在工廠希望它去的地方,繼續發揮作用。
四、“一個老工程師”
巡廠結束,在去機場的路上,劉永行給我們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前一日,在從浦東來寧夏的飛機上,他的鄰座是一位70歲的投資人,這次過來看一個氯堿項目。
投資人意氣風發,自稱近年炒股賺了3個億。
他發現劉永行對技術很在行,就問,你是做什么的?
劉答,我就是搞技術的,一個老工程師。
投資人好奇地詢問這位曾經的“中國首富”、如今身價過千億的富豪榜常客:你們上班的,有錢坐頭等艙?
劉答,是啊,我的一點工資,全花在頭等艙上了。
投資人同情地拍了拍這位“老弟”的肩膀,當下兩個人心里都很愉悅。
萬人如海一身藏。炫耀是膚淺的快樂,隱藏才是深度的幸福。
劉永行不刷視頻,朋友圈里只有家人,很少跟官員觥籌交錯,一年中他的足跡多是落在幾十家工廠的車間一線和縱橫交錯的管廊之間。
他的下屬稱他的日常只有三件事:工作、學習和運動。他的工人們也都是當地山野的“凡人”,卻在他不時掛在嘴邊的“英雄基因”的驅動下,合力成就了一項不凡的事業。
劉永行的力量到底從何而來?人如其名,他一直保持高密度的信息交互、高頻度的生活節奏,會孤獨、會累嗎?
我問劉永行,他奔忙不休的內在動力從何而來?
他坦承,一路過來,身體與事業吃苦很多,但做事與建設的過程,也的確“樂在其中”。與年輕人在一起摸爬滾打,讓他能鏈接到未來與希望。
馬克斯·韋伯認為,近世西方商人崛起奠基于新教的倫理基礎,他們拼命賺錢,拼命省錢,入世苦修,將其作為榮耀上帝的行為。他認為中國的儒家傳統限制了資本主義的發揮。余英時則認為,中國的文化傳統里,“勤儉”“不欺”“惜時”等觀念本自具足,它們對本土商人精神的發育影響不小。
與其探究企業家精神的文化因素,不如從普遍的人性入手。
對于企業家而言,沉迷于一項熱愛的事業,它帶來的成長,伴生的權力與財富,恐怕才是他們真正的“青春寶”。
栽種一片森林,有不斷向上的成果;驅馳一匹駿馬,有不斷前行的樂趣。這些在時空之涯里,都會留下印記,它是對生命有限性的有效反抗。
一位崇敬劉永行的企業家,出差途中寫了一首詩,讓獨屬于這個群體的心志與情懷躍然紙上。其中激越的豪情、交集的悲欣,劉永行們當心有戚戚:
《水調歌頭·由新疆赴九江途中有感》
剛沐天山雪,又攬九江風。
萬里江山掠過,心潮再奔騰。
六十三載星月,多半世紀風雨,幾時能消停?
前路曲折去,汗水灑征程。
擼起袖,不認命,再挺胸。
觀商海激流涌,只在潮頭行。
六千健兒一心,敢于直面挑戰,未來更崢嶸。
人生歡樂事,揚鞭策馬中!
-The end.-
3月20日,正和島“案例探訪”將走進東方希望上海總部,對話劉永行。
排版| 米小白| 米禾輪值主編| 夏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