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6日,洛杉磯國際機場,張浩剛剛走下飛機,準備前往美國參加一次學術會議。還沒等他通過海關,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人已經在機場守候多時。
“張浩,你涉嫌經濟間諜罪,現在逮捕你。”
張浩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戴上了手銬,隨即被帶走。
三天后,美國司法部發布了一份長達32頁的起訴書,指控張浩涉嫌竊取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罪名十分嚴重。
這個消息很快傳回國內,天津大學第一時間回應,表示張浩是學校的教授,不是所謂的“間諜”,而是專注于芯片研究的科學家。
我國外交部也迅速介入,要求美方提供確鑿證據,確保張浩的合法權益。
沒成想,美國方面對此置之不理。
張浩被關押了5年,案件遲遲沒有開庭,直到2020年9月,美國加州聯邦法院才宣布判決:張浩罪名成立,被判18個月監禁,并罰款330萬元人民幣。
他明明是一個科技人才,為什么被美國囚禁了整整九年?
從科研精英到美國囚犯
張浩,1979年出生于湖南,從小成績優異,尤其擅長理工科。他大學畢業后,赴美深造,在南加州大學攻讀博士,主攻濾波芯片(FBAR)技術。
“濾波芯片是什么?”它是5G通信中的關鍵技術,可以提高信號質量,減少干擾,廣泛應用于無線通訊、智能設備和軍事領域。
當時,這項技術幾乎被美國公司壟斷,中國在這個領域幾乎一片空白。
2006年博士畢業后,張浩進入美國思佳訊通信技術公司,成為FBAR工程師,年薪百萬。他在這里參與了多個核心項目,逐漸成為業內的技術骨干。
但張浩沒有選擇在美國長期發展,而是在2009年毅然回國,加入天津大學任教,并開始專注于國內濾波芯片的研發。
2011年,在天津大學的支持下,張浩和幾位教授聯合創立了諾思微系統公司,專門攻關國產濾波芯片技術。
短短幾年,公司突破了美國的技術封鎖,拿下200多項專利,生產出上億顆芯片,打破了美國的技術壟斷。
這讓美國公司徹底坐不住了。
2012年,美國安華高科技公司(后被博通收購)派高管來華考察,參觀了諾思微系統的實驗室后,提出收購諾思,或者進行深度合作。張浩斷然拒絕。
拒絕后,諾思公司開始遭遇市場封鎖,多個海外合作企業突然終止合作,甚至在國際市場上被限制銷售。
2015年,美國方面布下陷阱,以“學術交流”為名,邀請張浩參加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微波會議”。他沒有多想,帶著研究成果,踏上了前往美國的航班。
剛下飛機,就被逮捕了。
漫長審判,司法陷阱步步緊逼
2015年,張浩首次站在美國法庭之上,本以為能迎來公正的裁決,卻沒想到這只是漫長煎熬的開始。
美國法庭以“案件復雜,需要更多證據”為由,宣布延期審理。
就這樣,張浩只能繼續被關押在異國他鄉的監獄中,等待著未知的結果。
美方律師更是在司法程序上大做文章,他們提出大量技術性問題,要求天津大學提交內部郵件、實驗數據。
要知道,這些可都是涉及科研機構機密和知識產權的重要資料,美方的這一要求,明顯是試圖在司法程序上制造障礙,讓案件陷入無休止的拖延。
到了2017年,審判依舊沒有開庭。
美方律師不斷追加指控,還試圖迫使張浩認罪,承諾認罪后可以換取輕判。
張浩心里十分清楚,一旦承認罪行,自己就再也無法證明清白,所以他堅決不認罪,堅守著自己的底線。
2018年,美國司法部繼續拖延時間,聲稱需要“進一步取證”。
此時,張浩已經被關押了三年,卻連正式審判都沒進行。
這三年里,他失去了自由,也錯過了許多科研的黃金時間。
直到2020年9月1日,美國法院終于宣判“經濟間諜罪”成立,判處張浩18個月監禁,并罰款330萬元人民幣。
但他已經被關押了5年,遠遠超過了判決的刑期,這是何等的不公!
囚禁之下,身心遭受雙重折磨
張浩的家人透露,他被囚禁期間,每天都生活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身體狀況也急劇惡化。還被限制在北加州地區活動,每天都要佩戴電子腳鐐,就像被無形的枷鎖束縛著。必須定期向法官匯報行蹤,不能隨意外出,不能與外界正常聯系,更不能離開美國。這種長期的監視和行動受限,讓他失去了作為一個正常人的基本自由。
而在身體方面,張浩每天只能吃流食,還經常嘔吐,體重急劇下降。
曾經的他,每天能輕松跑10公里,是個充滿活力的科研人員。
但到了2019年,他連走幾百米都覺得乏力,身體機能嚴重衰退。
心理上,張浩每天活在焦慮和孤獨中,失眠、焦躁等問題不斷困擾著他,心理狀態每況愈下。他曾多次向律師表達對家人的擔憂,但遠隔重洋,他無能為力。
張浩被捕后,他的家人和天津大學的師生從未停止過努力。
2015年,天津大學師生自發籌款50萬美元,聘請律師,希望能保釋張浩。沒想到,美方依然以各種借口拒絕釋放。
2016年,律師再次申請保釋,法院最終同意了,但仍然不允許張浩離開美國。他每天依舊要佩戴電子腳鐐,活動范圍受到極大限制。
在張浩被囚禁期間,他的家庭也遭遇了巨大的困境。他的父母相繼病倒,母親長期住院,父親突發腦梗。
張浩的妻子范莉萍獨自撐起家庭,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奔波救助張浩。
直到2024年,這一切才終于迎來了轉機。
經過中國政府、天津大學以及多方外交努力,美國最終撤銷了對張浩的所有指控。
張浩終于獲得自由,結束了長達9年的囚禁生涯。
張浩的獲釋,并不是美國“良心發現”,而是因為在缺乏確鑿證據的情況下,他們無法再繼續拖延審判。
回國之后,重啟科研之路
九年的牢獄生涯,讓張浩失去了太多。
事業上,他原本是國內濾波芯片領域的領軍人物,但九年的缺席,讓他的研究幾乎停滯。
諾思公司受到嚴重打擊,多個研發項目被迫終止。
張浩的科研團隊也四散各地,很多研究成果停留在實驗階段,未能進一步推進。
身體健康方面,長期的囚禁生活讓張浩的身體狀況遠不如從前。他曾經能長跑十公里,但現在連長時間站立都感到吃力。長期的心理壓力,也讓他的精神狀態一度陷入低谷。
家庭上,父母病逝,他未能見最后一面,這成為他一生的遺憾。
妻子范莉萍獨自撐起整個家庭,照顧孩子、應對生活壓力。
回家后,張浩抱著父母的遺物,久久無言。
盡管遭遇了如此多的磨難,張浩回國后,仍然決定重新投入科研,繼續為中國芯片事業貢獻力量。
結語
張浩的經歷,不只是一個個人悲劇。他是科技封鎖的受害者,也是國產芯片崛起的見證者。
如今,他終于回到了祖國,雖然失去了九年,但他依然可以繼續為中國科技貢獻自己的智慧。
這場芯片戰爭,遠未結束。真正的勝負,還在未來。
信息來源:
天大為在美被捕教授發起募捐,2015年06月06日05:03|來源:人民網
科技產業界重大突發!天津諾思與安華高科9年恩怨今朝化解,2024年07月03日 15:33|來源:新浪財經
中國青年網——《張浩案,美國為打壓中國芯片技術精心編織的又一張黑網》
環球網——《被美扣押天津大學教授張浩被允許擴大活動范圍》
諾思微系統 2024-07-03日——《諾思微系統與美國安華高(博通)達成全面和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