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張氏中醫第六代傳承人張喜海,專注骨病40年。
現代人腰椎間盤突出高發,多與肝腎不足和寒濕瘀阻相關。肝主筋、腎主骨,人到中年后肝腎精氣自然衰退,久坐伏案又進一步耗傷腎氣,導致腰部筋骨失于濡養,椎間盤彈性下降,如同老化的彈簧容易變形。再加上很多人貪涼飲冷、夏天空調直吹,寒濕邪氣乘虛侵入腰部經絡,阻礙氣血運行形成痰瘀。當虧虛的肝腎無力抵御外邪時,椎間盤在彎腰負重時更易突出。這類患者常見腰膝酸軟、畏寒肢冷、舌淡苔白等表現,治療需補益肝腎以強筋骨,溫陽散寒通絡,標本兼顧才能改善腰椎退變。
我有一位患者,32歲王女士,患腰突一年,由于腰突癥狀影響到工作,便做了針灸和拔罐,效果一般,沒兩天癥狀就復發,現在總是感到腰脹無力,彎腰時不舒服,走路時間長會感到腰累。
初見王女士,見她雙手扶腰緩慢走進診室,面色偏白少血色,步態小心翼翼。觀察她站立時身體微向左側傾斜,腰部肌肉明顯緊張,彎腰取物時動作滯緩,右手撐在診桌上借力。
問診得知,她從事電商工作,每天要坐很久,一年前因連續加班突發腰痛,確診腰椎間盤突出。自述目前主要不適為腰骶部持續酸脹,晨起僵硬感明顯,久坐后腰部像 “灌了鉛” 般沉重,彎腰晾衣服時整條腿后側牽扯作痛,近半年常伴頭暈目眩。睡眠淺易醒,夜間翻身時腰骶部刺痛明顯,需墊軟枕側臥才能勉強入睡。平時畏寒肢冷,夏季空調房需蓋毯子護腰。
觸診發現腰椎旁肌肉條索狀硬結,L4-S1 棘突間壓痛明顯,脈診沉細尺弱,舌淡苔白膩,邊有齒痕。
綜合四診,我辨證王女士為腰痛(肝腎不足兼寒濕瘀阻),為此我將為她采用中藥外用熱敷法。
方:艾葉、威靈仙、川芎、五加皮、乳香、沒藥、白芷等等(具體用量根據患者情況而定)。
方中艾葉溫經散寒,威靈仙化解腰部痰濕,川芎行氣活血,五加皮補肝腎強筋骨,乳香沒藥消散局部瘀血,白芷引藥直達病所。熱敷可使藥性通過皮膚滲透,既驅散深層寒濕,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僵硬。配合內服中藥,能更好地補益肝腎、通絡止痛。
四周后王女士來復診,她表示現在腰骶部酸脹感明顯減輕,晨起僵硬時間也縮短了,最近久坐后腰部沉重感也有緩解,能連續工作 2 小時無需中途起身活動。頭暈目眩發作頻率也減少了,復查影像學顯示腰椎間盤突出程度穩定,腰椎旁肌肉條索狀硬結減少。
王女士目前病情穩定,但需鞏固治療,調整內服中藥,原方基礎上加適量桑寄生、杜仲,增強腰膝力量。熱敷方繼續使用,頻率減少,叮囑她日常堅持每隔 1 小時起身活動,每日練習腰椎動作,重點活動腰胯,避免突然扭轉動作。飲食增加山藥、枸杞等健脾益腎食材,忌生冷寒涼。三個月后復查腰椎 MRI,根據恢復情況逐步減少外治頻率,轉為以功法鍛煉和飲食調理為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