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忙碌而緊張的生活節奏中,健康常常成為我們容易忽視的一環。然而,有一種常見的急腹癥——急性膽囊炎,正悄無聲息地威脅著許多人的健康。它起病急驟,癥狀劇烈,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引發嚴重的并發癥。那么,急性膽囊炎究竟是什么?
膽囊的"生死危機":解密急性膽囊炎
膽囊這個梨形器官,雖只有8-12厘米長,卻是人體重要的"膽汁倉庫"。當膽囊管被結石阻塞(占90%以上病例),膽汁淤積引發細菌感染,就會爆發急性膽囊炎。數據顯示,我國膽石癥患者超1億,其中20%會發展為急性膽囊炎,4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年增長達5.8%。
發病機制的雙重打擊:
- 機械梗阻:結石嵌頓導致膽汁排出受阻,膽囊壓力驟增
- 細菌感染:大腸桿菌、克雷伯菌等趁機繁殖,釋放內毒素
- 化學刺激:濃縮膽汁中的膽汁酸鹽腐蝕膽囊黏膜
急性膽囊炎的“隱秘”病因
急性膽囊炎的病因多種多樣,了解這些病因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預防和治療這一疾病。
1. 膽囊結石:這是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主要病因。膽囊結石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肥胖、糖尿病等。結石嵌頓在膽囊管或膽囊頸部時,會導致膽汁流出受阻,從而引發炎癥反應。
2. 細菌感染:急性膽囊炎的發生與細菌感染密切相關。當膽囊管梗阻時,膽汁流出受阻,膽囊內壓力升高,細菌容易在膽囊內繁殖并引發感染。常見的細菌有大腸埃希菌、克雷伯菌、厭氧菌等。
3. 膽道梗阻:除了膽囊結石外,膽道梗阻也是急性膽囊炎的常見病因。膽道梗阻可能由膽管狹窄、膽管結石、膽管腫瘤等因素引起。這些因素會導致膽汁流出受阻,從而引發炎癥反應。
4. 膽囊功能異常:膽囊壁增厚、神經調節異常等膽囊功能異常也可能導致急性膽囊炎的發生。這些異常會導致膽囊收縮功能障礙,膽汁排泄不暢,從而引發炎癥反應。
此外,一些危重癥的情況,如嚴重創傷、燒傷、膿毒癥等,也可能導致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的發生。
身體發出的"紅色警報":癥狀識別指南
典型癥狀四聯征:
- 刀絞樣疼痛:右上腹持續劇痛,可放射至右肩胛區(醫學稱"膽道放射痛")
- 消化系統崩潰:惡心嘔吐率達90%,部分患者出現陶土色糞便
- 炎癥反應:38.5℃以上發熱,白細胞計數>10×10?/L
- 體征顯現:墨菲征陽性(醫生按壓右肋緣下時患者突然屏氣)16
特殊人群警示:
- 糖尿病患者:可能表現為"無痛性膽囊炎",極易延誤診治
- 孕婦:增大的子宮壓迫膽道,發病率是常人3倍
- 老年人:癥狀不典型,易誤診為心絞痛或胃腸炎
緊急送醫信號:
? 腹痛持續超過5小時未緩解
? 出現鞏膜黃染或皮膚發黃
? 體溫超過39℃伴意識模糊
? 嘔吐物呈咖啡色或含血絲
急性膽囊炎的“全面”預防
預防急性膽囊炎,關鍵在于控制危險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并治療潛在疾病。
1. 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選擇低脂肪、高纖維的食物,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攝入,減少油膩食物和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避免暴飲暴食,定時定量進餐,有助于減輕膽囊的負擔,降低膽結石的風險。
2. 定期鍛煉:適量的身體活動可以促進膽汁的分泌和排泄,減少膽結石的形成。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等。鍛煉不僅有助于維持健康的體重,還有助于改善整體健康狀況,增強免疫力。
3. 控制體重:肥胖是急性膽囊炎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通過合理的飲食和規律的鍛煉,保持健康的體重可以有效降低膽結石的發生率。減重應采取科學的方法,避免快速減肥,因為快速減肥可能會導致膽結石的形成。
4. 定期體檢:定期體檢可以幫助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包括膽囊疾病。通過超聲波等影像學檢查,可以及時發現膽結石或膽囊的其他異常情況。及早干預和治療可以有效預防急性膽囊炎的發生。
5. 避免過度飲酒:過量飲酒對肝臟和膽囊的健康有負面影響。酒精攝入過多可能導致膽汁成分的變化,增加膽結石的風險。建議限制酒精的攝入,保持適度飲酒,或在必要時完全戒酒。
急性膽囊炎的“及時”治療
一旦發生急性膽囊炎,應立即就醫,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接受規范救治。以下是急性膽囊炎治療的一些關鍵知識點:
1. 禁食禁水:在急性膽囊炎發作時,膽囊處于炎癥狀態,膽汁的分泌和排泄會受到影響。此時進食進水會刺激膽囊收縮,進一步加重疼痛和炎癥反應。通過禁食禁水,讓膽囊得到休息,有助于緩解病情。
2. 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急性膽囊炎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藥物有抗生素,用于控制感染;止痛藥物來緩解疼痛癥狀;以及利膽藥物,可促進膽汁排泄,減輕膽囊內壓力。但需注意,藥物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自行用藥導致病情惡化。
3. 手術治療:對于病情嚴重或經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包括膽囊切除術和膽囊造瘺術。膽囊切除術是急性膽囊炎的根本治療手段,可以徹底去除病灶。膽囊造瘺術則適用于病情危重難以耐受膽囊切除手術的患者,先引流膽汁,待病情穩定后再行膽囊切除。
4. 中醫中藥治療:中醫中藥在急性膽囊炎的治療中也有一定作用。一些中藥方劑具有清熱利濕、疏肝利膽的功效,通過調節人體的氣血和臟腑功能,改善膽囊的炎癥狀態。但需注意,中醫中藥治療應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進行,避免盲目用藥。
5. 一般支持治療:包括補充液體、糾正電解質紊亂等。急性膽囊炎患者由于禁食禁水,容易出現脫水和電解質失衡。補充足夠的液體可以維持身體的正常代謝,糾正電解質紊亂,有助于患者身體機能的恢復。
特殊人群防護指南
孕婦:
孕中期是手術相對安全期
首選頭孢類抗生素(FDA B級)
超聲引導下膽囊穿刺引流替代手術
糖尿病患者:
- 血糖控制目標:空腹<7mmol/L,餐后<10mmol/L
- 優先選擇第三代頭孢+碳青霉烯類抗生素
- 手術時機提前至發病72小時內
老年人:
- 采用P-POSSUM評分系統評估手術風險
- 術后加強肺部護理預防墜積性肺炎
- 營養支持:每日蛋白攝入1.2-1.5g/kg
在這個外賣盛行、夜宵當道的時代,急性膽囊炎早已不是"老年病"。數據顯示,30-50歲人群發病率十年間增長217%。預防勝于治療,當出現右上腹疼痛伴發熱時,請牢記"3個24小時"原則:24小時內明確診斷、24小時黃金手術窗、24小時啟動康復訓練。正如最新《肝膽疾病防治白皮書》所言:守護膽囊健康,需要醫患攜手,在疼痛來臨前筑起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