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刑事法院(ICC)最近又處于風口浪尖,這回是因為它的檢察官,在處理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案件時,表現出的種種邏輯錯誤,引發了一場關于國際法權威的大討論。ICC的動機是什么?該國際機構還有公信力嗎?中國又為何沒有伸出援手?
【ICC檢察官回應逮捕杜特爾特】
日前,ICC檢察官(Karim Khan)在講話中強調,追訴杜特爾特對受害者的重要性,并反駁了所謂“國際法軟弱”的觀點。不過,他的邏輯似乎有點兒經不起推敲。
在未經審判之前,就仿佛已判定杜特爾特是有罪的。這樣的預設立場不僅讓人生疑,也無意中暴露了ICC自己的心虛。
更值得一提的是,ICC此前在官網聲明中,竟然沒有提到“國際紅色通緝令”這項關鍵信息。畢竟,馬科斯政府正是依據這份通緝令,采取了行動。這顯然是一大失誤。而這個漏洞讓外界不免質疑ICC的辦事能力和公信力。
而且此前中方已經有言在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提醒ICC,要遵循“補充性管轄原則”,并在執行職權時保持謹慎,避免政治化和雙重標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就杜特爾特被捕作出回應】
鑒于菲律賓已經退出了《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這一退出行為在法律上構成了一種正式的解綁,意味著菲律賓公民,包括前總統杜特爾特,不再受到該規約所規定的義務和管轄權的約束。
因此,國際刑事法院對杜特爾特的任何法律行動,在嚴格意義上,都面臨著合法性的質疑。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此次行動被視為ICC試圖挽回面子的舉措。畢竟在此之前,ICC甩出的幾張逮捕令中有俄羅斯總統普京、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結果呢?他們不僅沒有束手就擒,反而還對ICC破口大罵。
眼看著這些“硬茬”根本不搭理自己,ICC顯然感到臉面無光,于是指望從杜特爾特這里撈回點面子。
【ICC曾向普京和內塔尼亞胡發出逮捕令】
然而,它似乎沒意識到,選中杜特爾特這個所謂的“軟柿子”,其實也是個燙手山芋。當ICC被質疑和馬科斯政府暗通款曲后,它的有效性與公信力再次遭遇滑鐵盧。
說到這里,大家可能會問,為什么中國沒有跳出來保護杜特爾特呢?事情其實沒有那么簡單。
首先,杜特爾特本人可能選擇了不尋求外援。據悉,杜特爾特在香港的時候,就已經對回國后可能被逮捕的這件事,做好了心理準備。
而他在被拘押后首次發聲時,也表示:“我說過會保護你們,我會對一切負責。”這番話透露出他早已有所準備,并且愿意替菲律賓軍隊和警察扛下責任。可以說,杜特爾特雖然被捕,但也為自己贏得了聲譽。
其次,中國堅持奉行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尤其是在涉及其他國家的政治紛爭時,不會隨意插手。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會袖手旁觀。
【中方并未對杜特爾特袖手旁觀】
中國外交部已經就杜特爾特被逮捕事件發表了聲明,這種外交上的支持能夠幫助杜特爾特,在國際上贏得更多理解與同情。
同時,中國可以利用國際影響力,與其他國家進行協調,共同呼吁國際刑事法院在處理杜特爾特案件時,保持公正和謹慎。這種協調有助于形成對杜特爾特有利的國際輿論環境。
畢竟,杜特爾特已經年過八旬,他的舉動不僅關乎個人家族命運,也與菲律賓國內的政局息息相關。而在等待審訊結果的漫長過程中,杜特爾特必須保持冷靜,不輕易承認任何未經驗證的指控,對歐洲官員的“策略”和“糖衣炮彈”,也需要時刻提高警惕。
而在菲律賓,支持他的大眾已經行動起來,有不少人趕往ICC門外抗議,施加輿論壓力,這無疑增加了ICC的難度系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