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安全的宏大版圖中,糧食安全始終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國家穩定發展的根基所在。井研縣法院積極踐行司法擔當,全力筑牢耕地保護防線。近日,井研縣法院馬踏法庭創新采用“云端調解+民生護航”模式,成功化解了一起影響復耕的土地流轉糾紛,在春耕農忙前讓61畝良田重煥生機,以實際行動守護每一寸耕地。
良田生變
多重困境亟待破局
2021年8月,某合作社與馬踏鎮某村集體簽訂土地流轉協議,承租61畝基本農田發展“稻菌輪作”產業。合同不僅明確約定了土地用途、租金支付等核心條款,還設置了2萬元復耕保證金機制。然而項目運行后,因經營規劃與市場波動雙重影響,合作社自2023年9月起拖欠租金,土地復耕工作陷入停滯。
“菌類設施未拆除,春耕備耕被耽誤......”村集體負責人黃某抱著訴訟材料焦急地走進法庭。此時正值備耕黃金期,合作社新舊法定代表人卻處于失聯狀態,流轉協議是否解除、土地如何復耕等問題懸而未決,春耕進程陷入困境。
司法破冰
三維解法化解難題
面對春耕倒計時,馬踏法庭啟動“春耕護航特別行動”,采取“三同步”工作法:程序正義上,采取公告送達與實地走訪雙軌并行;主體確認上,通過工商檔案穿透鎖定實際控制人;溝通機制上,建立"法官+鎮村干部+村民代表"聯絡網。
依托“法律-經濟-民生”三維調解模型,法庭精準施策:法律層面穿透審查合同履行情況,嚴格適用《農村土地承包法》相關規定;經濟層面精細核算3.57萬元欠租與違約金,運用復耕保證金形成調解杠桿;民生層面制作“土地閑置損失對照表”,用數據直觀展現春耕延誤將導致的20萬元預期損失。
司法解紛
云端架橋守護耕田
法庭借助“四川移動微法院”平臺開展跨地域調解。經過2小時的“云端協商”,雙方成功達成協議:解除流轉合同并支付拖欠租金。這場“不誤農時”的高效調解,不僅讓61畝農田重獲生機,更以司法智慧巧妙平衡了“耕地保護”與“創業激勵”、“契約嚴守”與“民生優先”的多重矛盾。
案件調解后,當法庭干警回訪村集體負責人黃某,黃某感慨道:“調解書簽完第三天,村民們就忙著將漚制好的綠肥均勻撒入田間。如果不是及時調解結案,按公告程序辦理本案,走完訴訟程序的話,至少要錯過一季的收成。”
司法守護
護耕安農助振新
井研縣法院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在促進法治鄉村建設中的“前沿作用”,深入田間地頭、種植戶家中,就地辦案、現場調解、以案釋法,將司法護航農業生產落到實處。近五年,下轄的5個人民法庭妥善處理農地流轉糾紛418件,為轄區挽回農業經濟損失320余萬元。這一系列務實舉措,不僅守護了百姓的合法權益,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法治力量,譜寫了新時代“天府糧倉”的守護篇章。
(井研縣人民法院 左怡婷 劉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