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對烏克蘭的戰爭開始以來,俄羅斯領導人一再假裝對和平談判感興趣。然而,俄羅斯對美國與烏克蘭談判達成協議的反應表明,普京對和平不感興趣。即使經過三年的戰爭,他還沒有實現他吞并烏克蘭的野心目標。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和特朗普重返白宮從根本上改變了歐洲的安全戰略 - 必須發展自己的軍隊,美國不再是保護傘。不僅戰爭又回到了歐洲,冷戰結束后達成的安全秩序盡數被俄羅斯破壞。隨著特朗普的重新就職,美國在跨大西洋聯盟中的作用受到質疑,這意味著北約的援助義務不再可靠 - 美國說過的話可能無法兌現。歐洲國家在特朗普政府的壓力下對自身的國防進行大量投資,并優先考慮對烏克蘭的援助,盡管這已經落后俄羅斯幾拍。
然而,缺少的是關于新的歐洲-俄羅斯戰略的根本性辯論。因為:如果沒有俄羅斯的深刻政權更迭,歐洲就不會有和平。在元首普京的領導下,該國是一個修正主義大國,由于內部經濟疲軟和缺乏發展前景,必須通過戰爭和劃界來維持統治。正是政權的脆弱性導致了內部暴政和外部侵略。這是試圖用軍事力量阻止帝國滅亡下行力量的綜合癥。每個帝國滅亡前,都會瘋狂對外擴張,以茍延殘喘。
歐洲需要中長期戰略來應對俄羅斯的政治變革,因為武力威懾和政治孤立并不會帶來俄羅斯的政權變革,俄普反而會籠絡人心鞏固結構。從根本上說,烏克蘭的和平只能通過俄羅斯內部的政治變革來實現。因此,特朗普與普京的協議可以打破戰爭,但不會帶來持久的和平。畢竟俄羅斯的下次經濟崩潰隨時來臨,那就是另外一次擴張。
自2022年2月以來的普京侵略戰爭重新定義了俄羅斯在歐洲安全中的作用。在此之前,普京政權面臨2011/12年議會和總統選舉中的合法性危機。俄羅斯大城市到處反對普京回歸的大規模示威表明了俄羅斯社會價值觀的轉變。社會上到處要求個人參與政治和真正的選舉。但是俄烏戰爭之后,普京迅速撲滅了國內的文明之火。
對普京來說,這是這一部分人口以政治不活動終止社會契約的時刻,以換取日益繁榮。因此,隨著他于2012年重返總統職位,該政權需要一個新的合法性來源。因此,與西方,尤其是美國的沖突,成為系統地建立意識形態的核心部分。俄羅斯領導層宣布對西方的(混合)戰爭是其生存戰略的核心要素。他得以繼續生存。
因此,2014年吞并克里米亞是動員全社會采取帝國主義、落后政策的一個重要因素。該政權能夠迅速取得成功,這在歷史上是合理的,而且成本很低。但這種欣喜并沒有持續很久,缺乏發展前景和繁榮的喪失并沒有停止 - 帝國迅速衰落。這就是為什么普京在2022年又襲擊了烏克蘭,以分散對自己政策赤字的注意力。歐洲,最重要的是,此前德國的綏靖政策只是鼓勵了他進一步行動。歐洲政治忽視了該政權試圖分裂歐洲并永久削弱自由民主的侵略性質。當時的歐洲政壇過于天真。
然而,更嚴重的是,他們讓自己被所謂的廉價俄羅斯天然氣收買了人心,從而證實了俄羅斯的估算,即德國和歐洲幾乎為了經濟會容忍一切。俄羅斯天然氣讓整個歐洲付出了巨大的政治代價:歐洲政治和經濟精英的群體腐敗。(未完待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