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喧囂中,公共交通宛如流動的紐帶,連接著每一個出行的人。而在這一方小小的車廂天地里,武漢公交 603 路卻悄然興起了一股溫暖和諧的新風尚 ——“蒜鳥勸和”,成為了化解乘客間矛盾、營造文明氛圍的獨特力量。
3 月 13 日,九派新聞記者在漢口園博園北路公交車站登上 603 路公交,一踏入車廂,便注意到駕駛室安全門上懸掛的兩個 “蒜鳥” 玩偶,它們身披 “為人民服務” 的紅綬帶,萌態可掬,卻肩負著特殊使命。原來,這看似普通的玩偶,實則是 603 路公交為打造 “無糾紛和諧車廂” 的創新之舉。
乘客汪阿姨是 603 路的常客,談及 “蒜鳥”,她滿是贊賞:“前幾天乘車時,突然發現司機身邊多了這可愛的‘蒜鳥’,一打聽才知道是用來化解車廂糾紛的,司機師傅這想法太貼心了,必須點贊!乘車時,乘客間難免會因擁擠、踩腳這些小事起爭執,要是司機遞出‘蒜鳥’,那‘算了、算了’的魔性叫聲一出,再大的火氣也消了,誰還好意思繼續吵。” 乘客邱女士也表示,公交車上的小口角時有發生,大家各退一步海闊天空,司機巧用 “蒜鳥勸和”,實在是個妙點子,能有效促進乘客間的和諧共處。
603 路車隊之所以請出 “蒜鳥” 上崗調解糾紛,源于日常運營中的切實需求。車隊隊長徐飛介紹,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偶爾會遭遇乘客間因各種小事引發的摩擦,比如擁擠時的推搡、不小心踩腳后的口角、爭搶座位的沖突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糾紛,不僅破壞了車廂內的和諧氛圍,還極易干擾駕駛員的注意力,給行車安全埋下隱患。
按照車隊規定,駕駛員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遇到乘客爭執需停車調解。此時,駕駛員會手持 “蒜鳥” 走到沖突雙方中間,按下開關,“蒜鳥” 那獨特的叫聲瞬間打破緊張局面。駕駛員韓衛華分享了 “勸和三步法”:先亮 “蒜鳥” 吸引注意力,再用溫和的話語勸解,最后送上一份小紀念品緩和氣氛。自 3 月 5 日 “蒜鳥勸和” 舉措實施以來,車隊已有多名員工借助 “蒜鳥” 成功調解糾紛。通過 GPS 調度系統確認,這些糾紛均未對公交營運造成實質性影響,調解成效顯著,車隊也順勢為相關車組補充了 4 只 “蒜鳥”。
這一創新做法的靈感,源自去年 “優化營商環境 企業法律服務直通車” 走進武漢公交集團時,普法講師團開展的十余場普法課。公交管理人員深受啟發,巧妙構思出 “蒜鳥勸和” 這一創意,沒想到在實際應用中大受歡迎。徐飛表示,希望借助 “蒜鳥勸和”,讓 “文明出行、與人為善” 的風尚在每一位乘客心中生根發芽,讓和諧之花在城市的公共交通中處處綻放。
“蒜鳥勸和” 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創意,它更是一種積極推動社會和諧的生動實踐。在公共交通這個社會的微觀縮影里,每一次成功調解糾紛,都是對文明與和諧的一次有力宣揚。它以輕松詼諧的方式,引導人們放下爭執,學會包容與理解,為構建文明有序的社會環境貢獻了一份獨特力量。這種創新舉措值得在更多公共領域推廣,讓 “算了、算了” 的勸和聲,成為城市中最溫暖、最和諧的聲音,助力全社會形成互諒互讓、文明友善的良好風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