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世紀末,全球局勢那叫一個風云變幻,西方列強跟餓狼似的,在全世界瘋狂搶殖民地。咱中國呢,沿海好多城市都被迫成了列強的殖民地或者租界。青島,這座在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濱城市,地理位置好,資源也豐富,自然就成了列強眼中的肥肉,被盯上了。1897 年,德國借著 “巨野教案”,派艦隊強行占了膠州灣,接著就逼清政府簽了《膠澳租借條約》,把青島和周邊地區租走了,一租就是 99 年。
從這以后,德國在青島砸了不少錢,用了很多先進技術,就想把這兒打造成他們在遠東的重要據點。他們修了現代化港口、鐵路、工廠,還有軍事設施,還在這兒部署了東亞分艦隊,里頭有 “沙恩霍斯特” 號和 “格奈森瑙” 號這些主力戰艦,另外還有不少小型巡洋艦、炮艦和雷擊艦,青島一下子就成了德國在遠東的堅固堡壘。
巨野教案
德軍在青島弄了兩條防線。第一條防線從海泊河口一直到小湛山,沿線有 5 個堡壘,堡壘之間戰壕連著,里面東西挺全乎,能供應 180 - 200 人的軍需物資。陣地前面還有鐵絲網和野戰防線,看著挺嚴密的。第二條防線從毛奇山(也就是貯水山)到伊爾奇斯山(太平山),有 18 個大型炮臺。
比如說匯泉角炮臺,有 3 門 150mm 火炮和 2 門 240mm 大型火炮,還裝了升降式探照燈,火力看著挺嚇人。不過呢,這些炮臺和炮兵陣地問題不少,火炮老舊,部署也有死角,給后面的防御埋下了隱患。
匯泉角炮臺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日本一下就覺得這是個擴張的好機會。日本對德國那可是有仇的,甲午戰爭之后,德國聯合俄國、法國,強迫日本把遼東半島還回去,這就是 “三國干涉還遼”,日本一直記著這仇呢。日本國內輿論都在喊 “德國是我們的宿敵,我們得抓住機會,讓他們付出代價”,這種復仇情緒成了日本參戰的一個重要原因。
自從明治維新之后,日本國力越來越強,對外擴張的想法也越來越膨脹。這時候,他們就想借著戰爭,把德國在中國的殖民地青島搶過來,擴大自己在華勢力范圍。日本外相加藤高明直接就說 “在亞洲搞軍事行動,回報高,風險低”,一點都不藏著自己的野心。另外,1902 年英國和日本簽了《英日同盟條約》,規定要是兩國里有一個被俄國和別的國家攻擊,另一個就得一起行動。
一戰爆發的時候,英國一開始不想讓日本參戰,但是后來戰事發展,英國商船被德國東亞分艦隊打得夠嗆,沒辦法,只能請日本幫忙,讓日本去消滅德國軍艦。日本就借著這個機會對德宣戰,把侵略矛頭指向了青島。
戰爭開始之前,德軍在青島也就 2400 人左右,后來增加到 4290 人,包括海軍第 3 營、第 5 海軍炮兵隊、海軍東亞分遣隊,還有從各地調過來的德軍、當地德國僑民和預備役人員。可日軍呢,派出了以第 18 師團為主力的 50,000 大軍,還加派了第 23 和第 24 兩個旅團,另外還有 1390 名英軍也來參戰。
日軍裝備特別好,有 102 門重型火炮和 42 門山炮,總指揮神尾光臣經驗豐富,參謀長山梨半造少將還在德國待過,對德國軍事戰略戰術門兒清。海軍方面,日本派加藤定吉中將指揮第二艦隊,主力艦有日俄戰爭時從俄國俘獲的戰列艦 “勝利”(日本改名叫 “周防”)、“鷹”(日本改名為 “石見”)等,派出幾十艘軍艦,海軍力量比德軍強太多了。
1914 年 8 月 23 日,日本正式對德宣戰。8 月 27 日,日本海軍第二艦隊趕緊把膠州灣封鎖了,一下就斷了德軍海上補給線。德國軍艦 “勞廷” 號在雷擊艦 S - 90 號掩護下布水雷,8 月 22 日和英國 “凱內特” 號驅逐艦碰上了,雙方打了起來,“凱內特” 號被擊中了。9 月 2 日,日軍在龍口北面登陸,這可就侵犯了中國的中立地位。中國雖然宣布中立,還規定日德交戰地點只能在青島周圍 50 公里,但是在列強面前,根本攔不住這侵略行為。
日軍在登陸的時候,還派飛機去空襲青島港里德奧的軍艦。9 月 5 - 6 日,從水上飛機母艦 “若宮丸” 起飛的日軍飛機去偵查,還空襲 “伊麗莎白皇后” 號,結果被德軍打得挺慘,空襲沒成功。不過通過這次偵查,日軍發現青島港里就剩德國東亞分艦隊幾艘軍艦了。
日軍登陸可不容易,天氣特別差。9 月 6 日,山田良永少將帶著先遣隊登陸了,馬上往內陸走。9 月 7 日,神尾光臣和第 18 師團主力到了山東,但是前線情況太糟糕了,9 - 10 日只能先停下來,重新集結部隊。日軍的行軍情況還被德軍間諜知道了,報告給了德軍。9 月 8 日,日軍先遣隊到了平度,9 月 11 日和德軍巡邏隊碰上了,雙方打起來,德軍人數少,打不過,就撤了。9 月 14 日,日軍順利拿下平度和即墨。
9 月 15 日,日軍決定在嶗山登陸,開辟第二條戰線。9 月 18 日,日軍第 23 旅團在嶗山灣登陸,和德軍特遣隊打了一仗,德軍打不過,又撤了。9 月 19 日,雙方在麥克倫堡療養院又打起來,德軍邊打邊撤,戰場主動權慢慢就到日軍手里了。9 月 23 日,英軍在嶗山登陸,結果被日軍底層士兵排擠,英日同盟這時候就有點出問題了。
9 月 25 - 26 日,日軍強行征用膠濟鐵路,根本不管民國政府抗議。同一天,日軍在白沙河 - 女姑口發起進攻,德軍沒想到日軍晚上會進攻,反擊次數比日軍少很多。9 月 28 日,德軍第一道防御工事被日英聯軍攻破了。10 月 2 日,德軍主動去打日軍右翼防線雙山,但是進攻亂糟糟的,很快就變成混戰了,德軍死了 29 個人,只能撤回。10 月大部分時間,雙方就這么小打小鬧地交火,神尾光臣也不著急拿下青島,想等各種因素湊齊了再進攻要塞。
10 月 17 日,日軍拿下孤山 - 亨利親王一線,日英軍隊把青島包圍了,德軍就趕緊布置戰壕和火炮,準備死守。10 月 26 日,日軍前線離德軍主阻礙線就剩 800 米了。10 月 29 日,日軍重炮布置好了,部隊也都到進攻位置了。10 月 31 日,正好是日本天長節,神尾光臣下令總攻。
早上 6 點 10 分,日軍先炮擊德軍炮兵陣地和炮臺,上午 9 點,日軍戰列艦也加入戰斗,朝著伊爾梯斯炮臺和匯泉角炮臺猛打,一共打了 126 發炮彈。德軍中午才開始反擊,但是火力太弱了,日軍牢牢掌握著炮擊優勢。11 月 1 日,日軍接著炮擊,扔了 1600 噸炮彈,德國總督瓦德克一直在鼓勵士兵堅守。
10 月 31 日到 11 月 2 日,日軍在炮火掩護下,慢慢往前推進戰壕。11 月 1 日,奧匈巡洋艦 “伊麗莎白皇后” 號沒辦法,自己沉了。11 月 4 日,日英聯軍推進到德軍戰壕護墻前面,日軍把自來水廠占了,控制了水源,英軍推進的時候被德軍打得挺慘,8 個人死了,18 個人受傷。11 月 5 日,日軍飛機撒宣傳單,軍艦接著炮擊匯泉角炮臺,炸死 7 個德國炮兵,地面部隊進攻,結果被德軍反沖鋒打退了。瓦德克讓德軍飛行員普呂肖夫開飛機回國報告戰況。11 月 6 日,普呂肖夫離開青島。
11 月 6 日晚上,日軍進攻德軍第 4 堡壘,雙方肉搏起來,德軍抵抗得很頑強,把日軍打退了。11 月 7 日,日軍去打第 3 堡壘,這時候德軍都累壞了,被日軍打敗了,日軍乘勝追擊,很快拿下第 4 堡壘和第 2 堡壘。11 月 8 日上午,瓦德克一看不行了,就投降了,前線英軍沒怎么傷亡就拿下第 1 堡壘,德軍前線部隊都往后撤。同一天,最后一場戰斗在俾斯麥炮臺打響,上午 7 點 5 分,德軍掛起白旗,日英聯軍贏了。
海戰這邊呢,8 月 24 日,第一水雷戰隊三艘驅逐艦被臺風弄壞了;8 月 31 日,驅逐艦 “白妙” 號觸礁毀了,9 月 4 日又被德國炮艦 “美洲虎” 號給擊毀了;9 月 30 日,日軍水上飛機母艦 “若宮丸” 號在嶗山灣觸礁,10 月 2 日還被德軍飛機擊中,只能回佐世保軍港大修。10 月 17 日,德國海軍雷擊艦 S - 90 號趁著天氣不好突圍,路上碰上日軍驅逐艦和布雷艦 “高千穗” 號,發射魚雷擊中 “高千穗” 號,結果自己觸礁了,官兵上岸后向中國軍隊投降了。11 月 7 日,留在青島的德國軍艦都自己沉了。
1914 年 11 月 7 日,德軍戰敗,德國總督麥爾?瓦德克簽了降書。這場戰役,德軍死了 224 人,400 人受傷,3300 人被俘,日軍死了 815 人(其中 400 人是海軍),1564 人受傷,英軍死了 13 人,61 人受傷。青島戰役結束了,德國在遠東的殖民統治沒了,日本成功把青島搶走了,在華勢力范圍大大擴大,在東亞影響力更強了,一下就成了東亞強國。
對中國來說,青島戰役帶來的全是傷痛和屈辱。中國宣布中立,可日德卻在咱中國領土上交戰,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被嚴重破壞,老百姓生命財產損失巨大。青島居民 1548 戶房子被拆,40 多個人被打死,財產損失差不多 1900 余萬元。德軍拆房子、搶東西、殺難民,日軍登陸后也干壞事,還制造了 “毛家嶺慘案”,頒布《斬律五條》,老百姓日子苦得沒法說。這場戰役讓中國徹底明白了 “弱國無外交”,也激發了民族覺醒和愛國熱情。
青島戰役對東亞國際關系影響也很大。英日同盟雖然在戰役里起了點作用,但是戰后就有裂痕了,英國開始警惕日本的野心,兩國矛盾越來越大。日本和德國仇更深了,為以后沖突埋下隱患。而且日本的野心和實力讓其他列強也警惕起來,東亞原來的勢力平衡被打破了。從這以后,日本在東亞擴張更囂張了,成了地區和平穩定的大威脅。
青島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要部分,也是東亞歷史發展的關鍵轉折點。它把青島的命運徹底改變了,對中國、日本、德國還有整個東亞地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