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阿里的“新夸克”上線了。
然后我的所有國內看信息的渠道都被刷屏了,微博即刻等等,我的時間流里,就剩了兩個字。
夸克。
去年7月,我曾寫過一篇。
那個時候,他們剛上AI搜索,那個時候,他們的搜索框是這樣的。
而這一次的新夸克,則把輸入框改成了這個樣子。
最大的亮點,除了UI的改變和功能的增多,自然是那個按鈕:
試試深度思考模式。
這個深度思考模式,可能是全網為數不多的,用的不是DeepSeek R1的,而是用的阿里自己的Qwen大模型。
上周他們剛開源一個QwQ-32B的推理大模型,效果就能逼近DeepSeek R1的滿血版,不知道夸克用的是不是這個的微調版,但是確實能直觀的感受到,速度飛快,以及效果真好。
阿里的生態優勢,在這一刻,展現的淋漓盡致。
模型層有現在幾乎在開源世界口碑最好的Qwen系列,應用層,有將近2億用戶的夸克,還有全新改版的通義,甚至,反手跟Manus直接戰略合作,Agent層面,我也要。
阿里的星星之火,好像在逐漸燎原了。
而夸克之于阿里的定位很簡單,就是AI新旗艦。
在官方稿中,有一句話挺牛比的,叫做:
在AI越來越卷的國內市場,能夠同時掌握模型和應用兩大關鍵點的玩家并不算多,尤其是能把它們都做成現象級產品的就更少了。
阿里這回,可能真的要回來了。
夸克的AI超級框,最特別的一點,其實就是意圖識別。
我們都知道,我們再用AI搜索的過程中,就是我有時候只是想找一個資源,而不是想要一篇1分鐘寫出來的小作文。
而現在大部分的AI搜索,他根本不會care我輸入的問題是什么樣的,最終只會用一種長篇大論的小作文形式展現給我。但是我想要的是什么?除了深度報告的小作文,還可能是簡單的一個鏈接、一個文檔、一本書、一張圖、一個百科、一個資源。
比如說,我想找一個微博的網址,這是一個特別簡單的需求對吧。
但是如果你用一些AI搜索產品,或者是帶聯網的AI chat。
你就會發現,要等好幾秒,才能給你返回一個網址。順帶給你帶上一篇小作文。
但其實,這個時候你根本不需要AI搜索,只需要一個傳統的搜索傳統的鏈接就行了,這時候,速度才是最重要的。
而比如說,我現在想知道微博得財報,這時候,調用AI搜索,才是對的。
包括我要搜表情包也是,我需要AI搜索嗎,根本不需要。
你直接跟夸克一樣,給我出表情包就得了。
這就是意圖識別的作用。
但是比較可惜的是,當你不開啟深度思考模式的時候,這個是OK的。
但是當你開啟深度思考的時候,一切的問題,都要過深度思考一遍,同時不會跟傳統的搜索界面做結合了。
而我理想中的夸克,應該是沒有這個深度思考按鈕,而是根據用戶的問題,由AI判定,是否應該調用深度思考,再考慮要給用戶展示什么信息。
這個我覺得,才是夸克AI超級框的彼岸。
能真正做到,一個框,解決一切問題,同時,還能兼顧用戶體驗和速度。
同時,這次夸克還有一些新的入口,比如學術搜索、視頻理解等等。
只不過不是用類似Manus的通用Agent形式,而是入口的形式。
給你們看看這個學術搜索。
比如我最近身體不好,有一大半的時間都躺在病床上,除了看看書之外,吃瓜的時間也變得多了很多。
然后呢,最近有個金秀賢的瓜,我是怎么吃也吃不明白。本著AI從業者的基本素質,我想從專業點的角度、系統性地補一下知識。
夸克上有一個學術搜索的按鈕,我就直接點開,然后輸入Prompt:
結合韓國演藝界專業知識,綜合分析下最近特火的金秀賢和金賽綸各自的背景,以及帶來的深遠的影響。
速度超級快,大概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一篇完整的、搜索了論文的、查到了完整時間線的報告,就放在了我的眼前。
真的,從我點搜索的那一刻,然后夸克經歷了拆解問題、學術搜索、匹配召回、大模型回答完畢。
一共就過了5秒時間。
以前我一直覺得,AI搜索、或者AI的回答,有一個不可能三角:
快、準、好。
你要快,你就很難好,你想好,你就很難快。
但是這一次,夸克借助自己這么多年的工程積累,再加上Qwen模型的超強能力。
把這個不可能三角,做成了可能。
從抓取的內容可以看出來,它除了大量引用維普和arXiv的論文,還內嵌了Sci-hub。
而且就在這5秒內,不僅是一篇回答,腦圖也給我準備好了。
不僅可以導出圖片,甚至你可以直接再用他,生成PPT。
甚至,時間線也整理的明明白白。
真的,5秒鐘。
5秒鐘這個時間,別的AI,可能連首Token還沒蹦出來,但是夸克,已經把滿漢全席給你端到桌子上來了。
AI時代,確實因為一些復雜的任務,和自動化的邏輯,用戶等的時間越來越長,對于用戶體驗一詞,也越來越不看重。
還記得移動互聯網時代,在交互設計中,如果一個加載,要讓用戶等1s以上,我們都會覺得是天大的罪過。
但是在AI時代,好像等1分鐘,等1個小時,也不是啥大問題。
可其實,言出法隨,立刻得到,這也是用戶體驗里,至關重要的一環呀。
快,也很重要。
AI總結也是,非常的快。
比如我扔了幾篇比較新的講AI Agent的論文和博客。
幾秒鐘,就總結完了。
還幫我判斷出我上傳的多篇內容里的各個觀點間是否是互補的,又是否存在互斥的。
功能非常多,還有截屏提問、拍照搜題、AI寫作、AI PPT等等。
甚至,他們還把AI編程塞在了里面。
現在,你可以在夸克上,做AI編程了。。。
但客觀地講,夸克在搜索的意圖識別上,已經做到了極致,而在Agent的執行端,夸克還在邁向那個無限趨近完美的彼岸。
不過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工程化問題,背后的點,夸克已經做了很多很多年。
現在,只需要,把他們全部串起來即可。
當有一天,我們看到夸克上,沒有入口,只有一個框時。
用這個框,能解決我們一切問題。
我想要馬斯克的表情包,它就會給我表情包;
我想要特朗普的百科,他就會給我百科;
我想讓他幫我寫一段程序來提取微博的實時熱搜,他就會給我提取;
我想讓他做一份PPT,他就會給我一份PPT。
那我覺得,夸克就一定會是。
AI時代。
那個Superstar。
以上,既然看到這里了,如果覺得不錯,隨手點個贊、在看、轉發三連吧,如果想第一時間收到推送,也可以給我個星標?~謝謝你看我的文章,我們,下次再見。
>/ 作者:卡茲克
>/ 投稿或爆料,請聯系郵箱:wzglyay@gmail.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