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感受過焦慮這種情緒,很多人不喜歡它,視之為洪水猛獸。但其實,焦慮是我們在面對壓力或危險時,自然而然產生的正常反應。
焦慮的出現,其實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挑戰。比如,當你面臨一個重要的考試或者面試時,焦慮可能會讓你更加專心準備,生怕哪里做得不夠好。
這時候,焦慮就像是你的朋友,雖然它讓你緊張,但也給了你動力,讓你更加努力地向前沖。
面對焦慮時,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反應?
在焦慮時,我們的身體可能會出現心跳加速、肌肉緊張、呼吸急促、出汗變多、胃腸感到不適等變化。這是我們的身體為了應對某個問題,通常是重要的事情或危險,而作出的準備,有助于我們提高警覺、快速做出反應、爆發力量。比如你發現一個東西向自己砸來,心跳加速給身體帶來了更多的供血、呼吸急促給身體帶來了更多供氧、肌肉緊張起來后爆發力量讓你比通常狀態做出更快速的反應躲開,出汗幫助給運動的身體降溫,消化功能因為在此時不重要而被抑制所以可能會有不適,你的身體精準配合著幫助你躲過了一次危險。
面對焦慮時,我們的心理產生哪些變化?
在焦慮時,我們的心理也會產生變化,情緒上我們可能會感到焦躁不安,這督促著我們去解決讓我們焦慮的那個問題。可能會產生想要攻擊、逃跑、或者僵住不動的沖動,這是我們應對危機時的本能反應模式。在思維上,我們會更聚焦于目前的問題,而容易忽略其他,可能會產生很多的擔憂、設想,這是我們的大腦在為解決問題用力思考解決方案、和思考可能需要注意的地方。所有這些焦慮反應,其實本意是幫助我們應對問題,問題消失解決之后,這些反應也會隨之消失。
適宜的焦慮有助于人們做出更好的表現、對適當的事情保持警覺,但是過度焦慮會讓人表現下降,不合時宜的焦慮讓人草木皆兵在不重要的事情上耗費能量。
什么是過度焦慮?
過度的焦慮或不合時宜的焦慮通常意味著我們的大腦對于問題的危險程度有著誤判,產生了錯誤的警報。這種情況并不少見,我們的大腦需要學習、積累經驗,才能知道應該在何時拉響何等程度的警報。對于未知的事情、初次嘗試的事情,我們常常會發現大腦在最初拉響了過強的警報,每個人可能都有過類似的體驗,比如第一次在眾人面前做自我介紹,會擔心出現各種狀況,結果做了發現也就還好,類似的情況經歷多了,也就不會像以前那么緊張了。
有時大腦也會犯錯,把安全的事情當成危險的事情。當我們感到目前的焦慮很可能是過度的或不合時宜的,很可能是大腦的假警報時,如果我們帶著焦慮去做事,并理智的思考、判斷情況,經過一定經驗的積累,大腦就會逐漸學習到這個情況實際上并沒有那么危險,就不不會再拉響假警報了。
帶著焦慮去行動的過程中,可以做些什么幫助我們感覺好受些呢?
1. 可以從身體上來安撫自己,學習深呼吸、漸進性肌肉放松等放松技巧,幫助自己緩解焦慮帶來的身體反應,身體反應的減輕也會反過來帶來焦慮的減輕。
2. 可以從思維上來安撫自己,通常在焦慮時,我們會夸大我們面臨的困境、高估問題的風險、高估負面結果的嚴重程度,而低估我們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可以有意識的引入一些新的想法,來削弱這些讓人焦慮的想法的力量。這些新的想法可以是自己的理智思考,也可以來自你咨詢的其他人的意見。這些新想法需要能更客觀的評估目前風險,或者讓你感到自己是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的。
當然,應對焦慮可能還會有更多復雜的情況,需要更多心理調節的知識與技巧,但至少我們已經知道,我們是有一些辦法來應對焦慮的,只要你愿意去學習,就會逐步與焦慮化敵為友。
文字|精神心理科 王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