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G7外長會在加拿大召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是從沙特直接去了加拿大,他在此次會議上最主要的目標,就是推動G7在烏克蘭問題上達成共識。
另外一個議題則是中國,這是日本共同社在報道此次會議時,專門提到的兩個名字,一個是烏克蘭,一個是中國。
連起來看,這就是美國特朗普政府的戰略,可以說是“先烏后中”。
在拜登時期,美國的戰略是“先俄后中”,想先整垮俄羅斯,讓俄方屈服于美國,再一起圍堵中國。到了特朗普這里,不認為西方可以戰勝俄羅斯,就換了策略,試圖“聯俄反華”,但是反復挑撥之后沒有任何作用。
所以現在又改了一下方向,變成了“先烏后中”,不管俄羅斯會不會配合美國反華,先把烏克蘭問題解決了再說。
G7外長
特朗普很急
現在可以明顯感受到,特朗普很著急,巴不得俄烏立刻停火,因為特朗普自己也很清楚,時日不多了,不可能一直耗在烏克蘭。
所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白宮沒有配合他之后,立刻遭到了報復,特朗普也是要殺雞儆猴,告訴盟友還有俄羅斯,必須配合我實現停戰。
目前來看,G7這邊是能達成共識的,雖然有分歧,但也都不敢明著違背特朗普的意愿,反正最終還是要看特朗普有沒有那個本事,先哄著他就行了。
而在中國議題上,G7就更有共識了,不用美國動員什么,這些國家就會配合,甚至會把反華當成彌合西方分歧的潤滑劑。
美國總統特朗普
反華無法拯救西方
不過再怎么積極反華,也掩蓋不了西方內部之間的矛盾,以及西方各自經濟停滯的現實。美國經濟現在普遍預測將陷入衰退,歐洲則深陷能源成本上升、產業外流、通脹居高不下的困境。日本更是財政狀況堪憂,日元貶值壓力巨大,連政府都不得不頻繁干預外匯市場。
在這樣的背景下,G7試圖通過對華強硬來“轉移矛盾”,但問題在于,中國既不是俄羅斯,也不是過去的任何一個對手。
更重要的是,西方國家的分歧早已難以彌合。
特朗普政府想推動對烏投降,但除了G7之外,還有很多歐洲國家并不支持投降,尤其是波蘭、波羅的海國家以及法國內部的部分鷹派、德國新政府等,他們仍希望維持對俄施壓。
而在對華問題上,雖然反華情緒普遍存在,但德國、法國、意大利等主要經濟體仍然不愿意徹底與中國脫鉤,畢竟中國市場的吸引力遠超美國的政治脅迫。
G7
各取所需
G7的這次會議,最終仍然是個“各取所需”的場合。美國想推動烏克蘭停戰,歐洲則更關心本國經濟問題,至于對華強硬,則是個大家都能喊一喊但卻未必敢真正執行到底的口號,更多的還是會根據自身利益做靈活的決策。
不過整體的趨勢肯定還是對華強硬,G7或許會在聯合聲明里繼續大談所謂的“中國挑戰”,
但是西方國家自身的困境并不會因為反華而得到緩解,反而可能加劇內部矛盾。
換句話說,對烏投降和對華強硬,最終可能都只是G7內部的一種短期策略調整,而無法成為真正解決其深層問題的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