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戰役是古今罕見的艱險一戰,也是紅軍當時最危險的一戰,戰役的勝利與否是中國革命的關鍵。這場戰役的成功離不開毛主席的英明決斷,更離不開三萬中央紅軍戰士的浴血奮戰,當然在這其中還要感謝一位鮮為人知的功臣?他的身份究竟是?
湍流的大渡河攔住紅軍去路
1934年10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萬里長征就從這里開始。
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途中,經過了四川省岳西縣(今屬四川省石棉縣)國民黨軍隊企圖憑借大渡河的天然屏障圍殲紅軍。蔣介石甚至放下狠話:要讓毛澤東做第二個石達開!
大渡河水面湍急,漩渦多,既不能囚渡,也無法去架橋,唯一可用的工具只有搶奪而來的木船,但是僅憑這破爛不堪的木船渡河是極其危險的,敵人在對岸的渡口有一個營的兵力駐扎,岸邊的峭壁上又有幾十米高的工程,能夠俯視整個大渡河河面,敵人的團部駐扎在北岸渡口下游,有一個安靖壩,如果與敵方交火起來,敵人可以迅速調集兵力來支援。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紅軍強渡大渡河無疑是一種冒險。紅軍首長們立刻召開會議就如何渡河開始討論,經一番考慮之后,決定組成一支極其強悍的奮勇部隊,乘坐小船穿過大渡河洶涌的激流,抵達岸上之后趁機搶奪敵人的工事。
次日清晨,團長楊得志把挑選好的奮勇部隊的名單給了一營營長孫繼先,挑選奮勇部隊的事在各個連隊傳開了,戰士們一下炸開了鍋,紛紛自告奮勇,爭先恐后地報名參加。據楊得志回憶: “戰士們都非常有激情,一個個奮勇爭先,都想要去上戰場殺敵立功” ,“但是這樣一直拖下去也不行,因此我決定派一個單位去。” 最后挑選了17名戰士出戰。
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
集結好了部隊,劉伯承親自指揮作戰,孫繼先,楊得志等同志也戰斗在前,由于船只太小一次無法承受十七人,所以指揮部決定分兩次去渡河。戰斗開始! “轟隆”,隨著一聲巨響,炮彈炸開在敵人的碉堡上,敵人嚇得落荒而逃,“噠!噠噠!”數挺機槍同時開火,敵人死的死,傷的傷,剩下的聞聲落荒而逃。
突擊隊抵達岸邊時,大批敵人涌出工事,準備對我軍進行反擊,情況非常緊急,劉伯承當機立斷決定開炮,隨著兩發炮彈的轟隆聲響,敵人的碉堡被轟塌了。
趁著敵人被削弱,小船繼續駛向岸邊,戰士們個個抱著奮勇殺敵的決心,準備沖鋒。船慢慢接近岸邊。等抵達岸邊時船工抬著船,戰士們協助著,這才靠了岸。
九名戰士跳上岸,向山腳沖去,敵人頓時慌了,開始亂開槍,亂扔手榴彈。戰士們在山邊死角隱蔽起來,敵人們亂打一通,以為消滅了戰士,停止了射擊,戰士們趁機徑直沖向敵人的工事,一并占領了敵人的工事。
第二只船的勇士們在孫繼先同志的帶領下,也成功渡河與第一只船的勇士會合。敵人仍拼命掙扎,試圖在我軍未站穩腳步的時候擊退我軍,但我軍個個神勇無比,兩支隊伍匯合成功,齊聲嘔吼,奮勇殺敵。孫繼先指揮十七勇士控制了敵方在渡口的工事。
劉伯承告訴毛澤東,雖然先遣部隊已經成功控制了大渡河渡口工事,但是如果搭橋的話還是不現實,因為大渡河的水流特別湍急,浮橋剛搭起來放到江中不到四分之一的位置就立馬被沖走了。我們現在只有一艘能夠承載30人左右的船,其他所有船加起來也不過才四只。
毛澤東聽完心情也變得復雜起來,薛岳所帶領的部隊已經抵達了西昌北部,楊森的軍隊和紅軍的距離也只有幾天的路程了,這幾艘船想要把萬人中央紅軍運輸過去,恐怕至少也得一個月的時間了,到那時可能真的就成為第二個石達開了。
就在毛澤東憂心忡忡,輾轉反側之時,紅軍總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找到了他,告訴他村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是石達開事件的見證者,同時也了解當地的地勢。
毛澤東深夜拜訪90歲老人
據了解,宋大順是前清的秀才,而且德高望重,非常熟悉周邊的地形地貌。毛主席一聽立馬精神抖擻,想去拜訪他,李主任提議他去把老人請過來,毛澤東認為老人年事已高,自己有求于人應該登門拜訪,于是他兩人一同去了老人家里。
老人不愧是秀才,和毛澤東侃侃而談,他說到,安順場以前名叫紫打地,是大渡河上下游區域最適合渡河的地方,水流并不湍急,石達開當年帶兵至此并沒有立即渡河,錯過了最佳時機,清軍帶兵圍剿,切斷了他去瀘定橋的路,重兵把守松河林,導致他四面楚歌沒有機會翻身,最后兵敗而亡。
宋大順最后說,安順場不利于大部隊駐扎,應該帶領大部隊盡早離開,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毛澤東心里清楚石達開為何兵敗,老人雖然沒有明說去向,但是他提到了瀘定橋和松林河這兩個地方,毛澤東一下茅塞頓開,有了主意?;厝ズ罅ⅠR召開會議,決定臨時調整渡河計劃,飛奪瀘定橋,分開兵力渡河,經過短暫的會議大家一致認同。
毛澤東為了保險起見,把大部隊分為兩路,第一支是以劉伯承為首率領右路7000多人,在安順場緊急渡河,第二支是主力大隊在左路,連夜趕往瀘定橋,分頭行動時,毛主席指出,如果左縱隊出現意外,劉伯承和聶榮臻就率部按單獨行動,去川西開辟局面。
右路渡河是敵軍得到了消息,蔣介石立刻下令,派兵去瀘定橋,炸掉瀘定橋!但紅軍也截取了情報,于是不分晝夜地前往瀘定橋,勢必要一舉拿下。大部隊陸續趕到時,瀘定橋并未被敵軍炸掉,但是橋面的板子被拆了,于是便有了史上經典一戰,飛奪瀘定橋。紅軍勇士們扒著鋼索一步一步艱難前行,同時敵軍的部隊正在不停的朝著紅軍開火,冒著槍林彈雨毅然前行。
當天下午,劉伯承帶領的右路部隊也抵達了瀘定橋東邊附近,于是便和主力左右夾擊,在浴血奮戰后終于奪取了瀘定橋,紅軍終于成功渡過大渡河了!
這次險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離不開每一位戰士的努力拼搏,彰顯了紅軍奮勇無畏的革命精神,他們將生死置之度外,領導者的運籌帷幄,善于用兵,戰火紛飛年代他們的大無畏精神值得我們贊揚與學習,讓我們緬懷英雄,永遠紀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