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文藝輕刊|
散文|秦嶺憶舊:袖珍村莊水井坪
陜西|任碧江
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參與西康鐵路勘測設計時,踏遍了秦嶺中段400多平方公里的山山嶺嶺,所見所思,至今仍縈繞在記憶之中,擷取片段,算是憶舊吧。
——題記
峰峰相連的山是很峭的,綿延不斷的溝是很陡的。年年歲歲崢嶸兀立,大山很累了,也很餓了,腰一彎,身體一松弛,就在胸脯下面,肚臍上面凹出了一個緩坡,生出了三道皺褶,形成了一個村莊,叫水井坪。水井坪并無水井,只是道出了水井坪人的某種期盼。附近沒有溝,也就沒有水,吃水要去一公里外的大東溝挑,年年歲歲,祖祖輩輩就這樣延續下來。水井坪海拔1600米,只有六戶村民,夠袖珍的了。
水井坪人是殷實的。六戶人家,第一道皺褶二戶,第二道皺褶三戶,最下面的皺褶只有一戶。其余的緩坡就是黑油油的田地了,下了種子,只長莊稼不長草,一年四季,只種一次,收一次,就是全部的田間勞作了。年年豐產,全村三十口人,糧食是吃不完的。其余時間,山上多的是藥材,刁空兒挖一背篼,去城里換了鈔票,那油鹽醬醋是花不完的。房后山坡上有野櫻桃,房前場院邊有家櫻桃,四、五月間麥梢泛黃時,綠葉叢中抓抓紅艷艷、鮮亮亮的櫻桃粒兒直誘人的口水。村邊溝溝岔岔里桃樹、杏樹、柿子樹、核桃樹、板栗樹多的是,果木是不缺的。家家戶戶場院里豎起二三十架木耳,一年收入三千多元,零花錢也是不缺的。
殷實的水井坪人卻不注重穿戴,不注重蓋房。穿的是破破爛爛,說是整天山里爬上爬下,別糟蹋了好衣裳;房子一律是土木結構,屋子里被煙火熏得黑黢黢的,墻皮也掉得斑斑駁駁,說是能擋風遮雨就行了。而屋子里黑黑的檁上一吊吊掛滿了臘肉,臘肉愈陳則味兒愈濃,所以,歷時三年兩載的陳年臘肉多的是。每年春節,家家都要殺兩三頭豬,肉當然是不賣的,除了留下過年現吃的,其余全部制成臘肉掛起來,誰家的陳年臘肉最多,誰家肯定就是全村最富的。村民們喜好吃肉,也愛喝酒;吃肉要大塊,喝酒要大杯。男人們都是喝家,女人終不會輸給須眉。前年冬天,就有水井坪的兩個婆娘用酒杯放翻了三個社教工作隊的城里男人。
水井坪很少有外人踏入,全村人至今沒人見過縣長。可水井坪人好客,他們待客待的是真心。偶爾有進村的城里人,必定拉你進屋坐一會兒,女人就弄好了飯,而規矩是無酒不成席。下酒菜有的是:肉是屋子里掛著的,青菜木耳是自家種的,兔子、野雞是山里打的。于是就喝酒。喝紅了臉,喝出了汗,主人很滿足地開了口:“城里有什么好?吃糧要花錢,吃菜要花錢,連吃水都要花錢,干活還要守時間。在我們水井坪,什么都是自己的,高興了就吃就喝就干,不高興了就睡。我們掙錢不多,但掙一百落一百,掙一千落一千,凈落。我們就比你們大方,我們讓客人吃飯,你們城里人只讓客人喝水。最不習慣的是你們城里人太生分,同住一個樓,互相卻跟不認識一樣,你說說,你們這樣的日子有趣嗎?”說完哈哈大笑。
主人笑得很是得意、舒暢,外加滿足。真可謂“采于山,美可茹。釣于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逼錇⒚撝?,大有昌黎之風。那客人面雖尷尬,心里卻已有了羨慕之意。
2025年2月17日,西安
作家檔案
任碧江,上世紀六十年代生人,曾在央企從事企業宣傳工作,現已退休。早年有報告文學、散文、文學評論作品及長篇通訊30余萬字散見于《青海湖》《散文》《散文選刊》《中國鐵路文學》《作品與爭鳴》《當代文壇》《中華兒女》《旅游天地》《中國青年報》《新華每日電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陜西日報》《人民鐵道報》《廣州日報》等省部及以上報刊雜志,有報告文學3篇、散文2篇、電影評論1篇獲省部級獎項。
文藝輕刊 優質原創作品集散地
總顧問:常智奇(著名文學評論家)
顧 問:
郭 平 冰 泉 王永華 姜 毅
編 委:
程莫深 汀 蘭 阿 靜 鄧立鵬
冰 輪 凌 云 宋希晨 坦克兵
素 心 清 幽 周妍蕉
本刊定位: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來稿體裁:原創首發小小說、散文、評論、現代詩。1500字左右。拒一稿多投!來稿請用word文檔,文字、標點校對精準。
來稿要求:作品+個人簡介+作者照片+加主編微信:cms_cq26
投稿郵箱:wyqk_26@163.com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資訊
本刊圖片來源于網上
▼要事回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