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員是商家和消費者的橋梁,他知道商家那邊情況怎么樣,環境衛生不衛生,食物到底是預制的還是現做的,如果是他自己點外賣,哪些是他從來不碰的外賣呢?
1、黃燜雞。
曾經黃燜雞是國民午飯,開一家火一家,我記得當時我們公司樓下的黃燜雞開門,火的不行,要排隊很久,不過看東西好像也比較干凈,老板是高壓鍋壓出來的,當時大家對黃燜雞評價也比較高,估計基本上都吃完,沒有什么剩下的。
但是現在,黃燜雞的光環已經褪去,沒有之前那么火了,再加上加盟的商家唯利是圖,媒體都爆出來了,顧客吃剩的香菇還給下一位顧客,用色素掩蓋變質牛肉,使用過期牛肉,環境臟亂,看了以后,那些經常吃黃燜雞的顧客真想吐出來。
2、蓋澆飯。
蓋澆飯簡單方便,一碗米飯,一份菜,很適合一個人吃。但是蓋澆飯就是預制菜的重災區。預制菜臟嗎?也不見得,但是你要知道,很多都是一年兩年前做的菜,為了保持口感,里面加的科技與狠活可不少吧!而且很多蓋澆飯的價格還高,消費者也不知情,可能預制菜買過來就是5塊錢,售價就要25塊錢,這真是暴利啊!蓋澆飯的糖醋里脊、牛肉飯、魚香茄子之類的,基本上都是蓋澆飯。商家就煮點飯,然后把預制包在水里或者微波爐熱一熱,放在米飯上,一份外賣就做好了。
3、沒有店面的外賣。
有了店面,好歹有人進出,知道環境怎么樣,店面在哪里,但是沒有店面純做外賣的外賣,那可真不知道是哪里做出來的。看上去外賣干干凈凈,實際上做的東西可能根本沒洗,或者是在骯臟的環境中做出來的。對于這種店名奇怪而且滿減力度大的外賣,真的不要買。
網友評論:
“搞笑至極...以前爆出來最多的新聞,外賣小哥偷吃黃燜雞外賣,自己搜一下看看。
偷吃黃燜雞都幾年前的新聞了,估計還是疫情前吧,現在你還能看到有這新聞?以前黃燜雞確實不錯,現在是好長時間不點了,上一次點的時候,真是特別難吃,看著真是不新鮮,不知道你在山東哪個城市,但是一二線城市,你點一下試試。
我之前出差都點沙縣,后來有一次去濟南出差一周,拉了一周,周四晚上實在不知道吃什么點了個便利店的便當,然后發現,吃便當不拉肚子。
其實,麥當勞,KFC,真功夫這些,嚴格上來說都是預制菜,都是做好的,加工一下,建議大家都買半成品的菜回來自己加熱一下。
麥當勞和KFC是半成品店里加工,不算預制菜,真功夫是自己做的預制菜,加熱配個米飯和湯什么的。相對來說還算可以。真正預制菜是小作坊做的低溫速凍起來。
我可愛吃黃燜雞了我哭,去年點了一夏天的黃燜雞吃。。。不過夏天過去天氣涼下來我就改成每天自己帶飯到公司吃了。之前還覺得帶飯好累,好煩。現在,再累也還是自己家里帶點吃放心。
外賣只吃點素包子,配料簡單。
早餐店的素包子也不好吃,吃完嘴里粘粘的感覺,是不是添加劑放多了。
誰來拯救我對外賣的信任。
同學跟我說蘭州拉面最安全因為有信仰不敢亂來。
笑死。這拉面里就分不同地方,有李鬼,有李逵。然后,因為信任,一只手吃飯,一只手擦屁股,從來不用紙,擦完沖水。幾年前,英國就有一間面館因為店主上完廁所不洗手,導致顧客拉肚子。
如果可以選擇,誰都不想吃外賣。 比起“窮”,沒有更可怕的事情。
黃燜雞我見過很多都是預制菜,你以為給你現搞一只雞的肉給你煮啊,想多了,凡是帶這種肉的,預制菜,吃了對身體不好,因為預制菜是做好了的,然后冷凍好,有人下單了就拿出來加熱一下就發出去,這種預制菜里面是加了很多防腐劑和調味劑,,所以一般我出去都是吃一碗面和菜這些,最好。
我看上海的美團小哥們都喜歡去老鄉雞吃飯,所以老鄉雞應該是性價比最好的。
我就是跑外賣的, 100家店,里面50家是小店面,30家小作坊,20家算是加盟店或是比較正規的。
預制菜,人飼料。有等外賣的時間,不如到樓下小店點份蛋炒飯。
天塌了,我特別愛吃黃燜雞和重慶雞公煲。
能帶飯盡量帶飯,不能帶飯盡量在周邊餐館吃。
知道這個問題為什么不嚴查?”
大家覺得還有哪些外賣不能點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