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縱觀中國歷史,“重于鴻毛”者不勝枚舉,他們或許所在的時代并不相同,效忠的人也不一樣,但他們有一點完全一樣,那就是保家衛國,維護當下國人及后世子孫的心意。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涌現了一批批不畏生死、才智雙全的將士,他們為了保衛家園不受敵人的侵擾,為了將敵人趕出我們的土地,勇往直前,奮不顧身,刀山火海,毫不畏懼。他們的一片丹心,可照“汗青”。而我們今天要講述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位愛國將領。
▲衛立煌舊照
01
新中國成立后,有一位將領從香港返回了大陸,并在大陸擔任要職,他就是1960年去世的抗日名將衛立煌。衛立煌將軍1897年出生于中國安徽。他從事革命的時間較早,早在辛亥革命的時候就一追隨在國父身邊。衛立煌的父親早早的就去世了,所以衛立煌從幼年時就開始和兄長一起維持家中生計,雖然家境比較貧寒,但衛立煌非常的勤奮好學,詩詞歌賦無一不通,所以長大后報考了陸軍學校的衛立煌,就成為了一名文武雙全的將領。
衛立煌報考湖北省陸軍學校的時候,只有17歲,順利被學校錄取之后,衛立煌就開啟了他戎馬生涯的生活。入校之后,衛立煌的表現非常出色,正因為表現優異,他被派到了國父的身邊擔任侍衛一職,不久之后就因為表現突出被升為了警衛長。
▲衛立煌舊照
隨后幾年,他的作戰指揮能力也漸漸地完全展露了出來。隨著他作戰指揮能力的完全展現,他的職位也一升再升,從營長到團長,再到旅長,可謂“平步青云”,他的種種表現也深受國父的賞識。1917年,廣州政府成立之后,衛立煌就成了海陸空大元帥。不僅國父重視他,國民黨的下一任接班人也非常的重視衛將軍。“四一二政變”之后,衛立煌就負責南京城的守衛工作。
02
1927年的時候,衛立煌結識了他的第一任妻子。他的妻子和宋美齡同樣都是留美歸來的人,所以很有共同話題,走得很近。這對于國民政府領導人來說,是樂見其成的,因為他想要借著這種裙帶關系籠絡衛將軍。但“西安事變”之后,衛立煌對國民政府大失所望,他的政見和楊虎城將軍等人一樣——主張一致對外抗日。特別是1937年抗戰徹底爆發之后,他更是積極參與其中,不僅如此,他還主動派人和大別山的紅軍將領進行和談。
▲紅軍劇照
隨后,衛立煌還為共產黨人送去了大量的食品、衣服、武器彈藥。光是1938年,衛立煌就為我黨提供了25萬枚手榴彈,100萬發子彈。衛立煌的種種作為引起了國民政府高層的不滿,但他在抗日戰爭中的所作所為,卻得到了共產黨人以及所有愛國人士的敬佩。當衛立煌來到延安訪問的時候,主席親自找林伯渠給他贈了一幅字,上面寫的是“黃河保衛華北,先生保衛黃河”。
03
1941年的時候,衛立煌的第一任妻子因病去世了,宋美齡想借機將自己的親侄女介紹給衛立煌,但被拒絕了,因為他的“不配合”,引起了國民政府高層的懷疑,從最后兩人的關系大不如前。國民政府高層與衛立煌之間的種種不合更是導致國軍在“中條山戰役”中的慘敗。而國民政府對衛立煌的不信任達到極點,則是在衛將軍收復鄭州之后,蔣解除了衛立煌的全部職務,一直到了1943年,第1批遠征軍失敗之后才重新啟用他。
▲遠征軍油畫
擔任第2批遠征軍將領的衛立煌,順利完成了遠征任務,并在昆休整的時候結識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但此時的衛立煌對國民政府是極其失望,而國民政府高層更是選擇先下手為強,直接將衛立煌軟禁了起來,這一軟禁就是好幾年。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國民政府自顧不暇,衛立煌借機逃往香港。
新中國成立之后,衛立煌激動的熱淚盈眶,他主動給主席和總理寫信,表示自己的祝賀,主席和總理收到信之后立馬回電,表示非常歡迎衛立煌回到大陸。不久之后,衛立煌回國了,他回國之后身兼要職,不僅如此,他還積極地促成各黨派愛國人士歸國。一直到1960年,衛立煌因糖尿病在北京去世,結束了他輝煌的一生。
▲衛立煌舊照
結語
好男兒志在四方,而國破家亡之時,需要的則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衛立煌顯然有著好男兒的擔當,他的一生都為祖國、為人民而活,他的豐功偉績更是值得大家永遠銘記!
參考資料:
《史記》
《抗日名將——衛立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