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挺讓人震驚的。
13名中國賣家,因通過操控多個“空殼”公司避稅的方式向意大利銷售貨物,被意大利警方抓獲,被扣押資產總值超過7100萬歐元。
7100萬歐元啊,5個多億人民幣!
為啥總有賣家會選擇鋌而走險呢,因為這個東西的誘惑力確實很大。
這件事情的起因是歐洲檢察官辦公室(EPPO)接到舉報后,聯合意大利金融警察發起的一場突擊檢查行動。
這場行動先后查抄了希臘、保加利亞和匈牙利的多個公司,最后經過深入調查,這些公司最終都指向了意大利的一個多人合作的跨境“團伙”。
這個跨境團伙共有17人,其中13個是中國人,4個是當地雇傭的意大利人,公司老板也是中國人。
他們的作案手法非常專業。
該公司先后注冊了多家“空殼”公司,然后從中國國內進口服裝、鞋類、配飾、首飾、箱包等商品,然后濫用“42號海關制度”規定的免稅情形,讓貨物以自由流通的方式將這些商品引入意大利市場。
這里有必要介紹以下這個“42號海關制度”,該制度允許進口商品在進口清關國免繳關稅和增值稅,但前提是貨物的目的地必須是歐盟內的其他成員國,也就是這些商品必須運往其他成員國。
但是經過意大利警方的核查,這些進口自中國的產品在希臘、保加利亞和匈牙利清關后被直接運往意大利的物流中心,并利用該公司成立的多個“空殼”公司以進行虛假交易、開設虛假發票等形式,逃避繳納增值稅。
被查獲的這些“空殼”公司多達29家,且這些“空殼”公司的使命就是做虛假的關聯交易,平均每兩年,該團伙就會關閉其中的一部分“空殼”公司并新開立一些新公司,以此來逃避警方的核查。
這個公司通過幾年的運作,用29家空殼公司長期進行逃稅的跨境生意,最終被警方查獲,這次被查封的資產高達7100萬歐元。
此前歐洲檢察官辦公室發言人曾就此事發表看法,他表示:“打擊損害歐盟財政利益的行為將是今后的行動重點,尤其是跨境領域的逃稅行為”。
這個歐盟檢查官辦公室可不簡單,雖然它成立還不滿4年,但是其職責就是專門調查歐盟范圍內跟逃避增值稅相關的案件,從成立以來,該辦公室已經給歐盟追回了將近6億的稅收損失,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從跨境電商相關的案件中追回來的。
記得曾仕強老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合理的錢,你一定要賺,不然你就白做了。不合理的錢,你絕對不要賺,否則你自己早晚會受到傷害。”
上面這些跨境電商賣家沒有等來期待中的利益,其最終等來的,可能會是多年的牢獄之災!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取之無道,必生禍殃。
看了這些新聞報道,你還敢走這條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