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到了“南海仲裁案”甜頭的菲律賓,最近又研究著把中國告上國際法庭,理由是“中國人開采硨磲的行為,破壞了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的珊瑚礁的生態環境”。
中方與菲律賓交手多年,見識過其種種無賴行徑,因此這次我方預判了菲律賓的預判。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表示,我方這次不會坐以待斃,已經準備好了錦囊妙計。
而這個錦囊妙計是什么,吳士存沒有細說,不過他透露,這次菲律賓狀告中國的所要付出的代價,將遠遠大于收益。也就是說,這次菲律賓的行動不僅不會嘗到甜頭,反而還會“大出血”。
咱們回顧一下之前的南海仲裁案,菲律賓拿著個國際仲裁案喊得震天響,結果國際法庭的判決雖然有利菲律賓,但實際上并沒有實質性改變南海的局勢。反而讓菲律賓嘗到了一個教訓,那就是憑借所謂的“法理”,不一定能得分,更可能讓自己失去更多。
這次,菲律賓又想復制這一套路,不過問題是,中方早就搞清楚了它的心思。咱們的做法不僅僅是防守,還已經提前設好了圈套,讓它沒法輕松獲勝。
其實不光是外交,中方早在南海的海洋資源、軍事力量和綜合實力上,準備好了一切。
以“藍海101”號為例,這個中國的大船近日抵達了菲馬兩國間的巴拉巴克海峽,進入了蘇祿海。這本來是一次正常的科考活動,研究的是南海的洋流與漁業資源。但別看這是科考,菲方可是緊張得不行,甚至開始擔心這些科考船會不會為中國的潛艇活動提供情報支持。
而在菲律賓的“敏感地帶”——蘇祿海,中國海軍也不閑著。之前中國海軍艦隊就通過了民都洛海峽,直接穿越了菲律賓的“門”。這可不是隨便走走,別忘了這支艦隊可是帶著055型驅逐艦、054A型護衛艦,簡直是實力滿滿。中方的海軍在南海、甚至菲律賓周邊活動的頻率越來越高,這不僅增加了菲律賓的軍事壓力,也讓美菲那些“聯合巡航”顯得不那么好看了。
菲律賓沒法忽視這一切,于是它試圖通過小規模的海空行動在南海挑事,像在仁愛礁、黃巖島那些地方。不過很可惜,這點小動作對中國來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擾動而已。
說到底,菲律賓真有點自不量力。它靠拉攏外部勢力,期待通過聯合軍演什么的來在南海“攪局”,但面對中國的強勢反應,菲律賓的兩手空空。它沒實力對抗,也沒什么強有力的盟友。
美軍的支持也沒那么靠譜。大家還記得不久前那架美國軍事承包商飛機在菲律賓墜毀的事嗎?大家都知道,那架飛機就是美軍為了加強在南海、特別是蘇祿海的偵察能力而雇傭的。結果呢?菲律賓倒是能幫著美國“挺身而出”,可美方卻在關頭拋下了它,自己撤了。菲律賓和加拿大軍艦連“聯合巡航”都搞不定,只剩下了自己在南海轉圈,面對中國海空力量的“壓境”,菲律賓完全被逼得進退兩難。
這次,吳士存院長也說了,菲律賓若真敢告中國上國際法庭,菲律賓所要付出的代價可不小。為什么?因為中方的“錦囊妙計”早已準備好。
我分析這個錦囊妙計有三點。首先,中方不會坐等菲律賓的動靜。中國海軍和空軍已加強南海及周邊海域的巡航活動,隨時應對可能的挑釁。菲律賓如果繼續挑釁,必然會面臨中國海空力量的全方位反制。
在外交上,中國會積極聯合其他東南亞國家,對菲律賓施加壓力,讓它在國際舞臺上陷入孤立。而在經濟上,中國同樣可以通過一些手段施加影響,讓菲律賓在對華關系中“吃大虧”。
最重要的是,咱們不會急于通過國際法庭解決問題,反而是通過加強實際控制,讓菲律賓在海上和外交上都感受到壓力,最后被迫妥協。
總之,中方不僅有足夠的能力應對菲律賓的挑釁,甚至能讓它在這場博弈中“大出血”。菲律賓這一回若敢再次將中國告上國際法庭,咱們的回應絕對不會是坐等結果,而是主動出擊,把它困在自己的兩難境地。菲律賓這招越是打,結果越是被我們引導,最后,它只能自食其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