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臺上,工廠游已經成為年輕人的新寵:
喝可樂要去生產線看瓶子成型,吃面包要去烘焙工廠親手揉面,甚至連買車都要先去智能工廠參觀流水線……
有人調侃:“打工人的周末,一半在工廠加班,另一半在別人的工廠旅游。”
從合肥的蔚來工廠到晉江的安踏基地,工業旅游從冷門逐漸變為“頂流”。
企業免費接待游客,藏著什么“陽謀”?
工廠,曾是工業生產的代名詞,如今卻成了旅游熱門地。
在小紅書上,“工廠研學”相關筆記已超過2萬篇,一批批家長帶著孩子走進生產線,見證產品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全過程。
小紅書上“工廠研學”的相關筆記
可口可樂、娃哈哈、蜜雪冰城,參觀完生產線再美美喝一杯飲料,似乎成了孩子們的新娛樂。
與食品工廠相比,更具科技感的智能制造工廠,才是研學游的新頂流。
蔚來提供的數據顯示,2024年,共有超13萬人打卡蔚來智能工廠。此外,還有超400萬人次線上“云游”工廠。
新橋蔚來第二工廠,打破了傳統工廠設計布局,配有蔚來體驗中心、智能駕駛體驗跑道、參觀連廊等人文、生活方式配套設施,向社會公眾開放參觀游覽。
工廠設立“魔方車輛存取平臺”、“飛地智能裝配島”等8大打卡點,游客可以通過空中參觀連廊,近距離了解智能電動汽車的生產過程,感受先進制造工藝的魅力。
合肥市西園新村小學學生參觀蔚來工廠 圖源:蜀山共青團公眾號
在合肥,蔚來工廠已經成為孩子們暑假研學的熱門目的地。
孩子們在流水線旁目不轉睛,家長們則感慨“這不僅是一次工廠參觀,而是一場沉浸式科技體驗”。
事實上,雖然“研學”是近兩年才火起來的概念,但年輕人涌入工廠打卡早已不是新鮮事。
早在2011年,紅星二鍋頭就已在北京懷柔建成了酒博物館,年輕人紛紛涌入打卡。
游客不僅可以了解傳統白酒釀造工藝,還能參觀智能化的生產線,見證自動化如何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北京酒博物館
飛鶴的智能化工業觀光產業園,也已成為哈爾濱工業旅游的標桿,隨著“冰雪經濟”的熱度而吸引了大批年輕游客。
游客不僅能從生產線透明玻璃窗外看到奶粉從“牧草”到“奶粉”的全過程,還能品嘗到“原廠產”的美食,體驗到飛鶴牧場的1:1復刻。
飛鶴智能工廠
各類工廠改建的創意園區也是大受歡迎。
北京798藝術區,從過去的無線電聯合器材廠,搖身一變成了全國最知名的藝術文化園區。涂鴉墻、紅磚廠房、鐵軌廢墟,成為攝影愛好者和潮流青年的最愛。
798街景
類似的創意廠區還有上海M50創意園、廣州紅磚廠、成都東郊記憶,曾經的廠房變身文創基地,咖啡館、展覽館、獨立設計師品牌店在老舊車間里煥發新生。
工業遺址成為文旅打卡地,從“廢棄廠房”到“文藝景區”再到“智能制造研學基地”,工業旅游的形態已經從懷舊風,進化到了科技風。
要論工業旅游的鼻祖,日本和德國兩個工業國家早已玩出花樣。
在日本,早就有“觀光工廠”的概念,游客可以走進北海道的白色戀人工廠,親手制作巧克力,在夢幻的童話場景中,了解品牌故事。
白色戀人工廠
德國的魯爾工業區,更是將“老工廠”打造成沉浸式歷史景區,過去的鋼鐵廠,如今成了博物館、公園甚至水上樂園,既保留了工業記憶,又帶動了當地經濟。
從“神秘車間”到“沉浸式體驗”,從“流水線”到“風景線”,工廠變景點,品牌營銷也迎來了新的打開方式。
工業旅游的火爆有目共睹,熱度仍將逐年飆升。
相關機構預測,2033年全國工業旅游市場將超過187.393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27.4%。
那么,工業旅游為什么火了?
歸根結底,它滿足了消費者對高性價比體驗的追求,也成為了企業營銷和品牌塑造的新渠道。
工廠旅游的吸引力,首先在于“高性價比”。
相比傳統的景區門票動輒幾百元,許多工廠旅游不僅免費,甚至還有贈品、試吃和互動體驗。
對于年輕人來說,低成本+高體驗感是最佳組合,去博物館看展不如去食品工廠,看美食如何生產并免費試吃,肚子里裝了食物,腦袋里裝了知識。
煌上煌工業旅游基地便是這一趨勢的代表。
煌上煌把工廠和景區“交融”,在江西打造了一個既能學習醬鹵文化,又能親手制作美食的互動體驗場所。
煌上煌醬鹵博物館
在這里,游客可以通過裸眼3D多媒體成像技術體驗一次“時空穿越”,了解南北醬鹵文化的發展與傳承,還能親自動手制作煌上煌的鹵汁拌粉。
通過智能化、綠色化的生產工藝,煌上煌不僅展現了現代化工廠的高效生產,還提供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深度體驗。
自2019年對外開放以來,煌上煌已吸引了超過65萬游客,成為當地工業旅游的典范之一。
工廠旅游,不僅能看稀奇,更能“漲姿勢”。
對于年輕人而言,工廠旅游不再是枯燥的“生產線游”,而是充滿科技感、互動感的學習之旅,滿足了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算是參觀另一種意義上的“科技館”了。
為了滿足孩子們的求知欲,蔚來工廠還專門推出了“小小工程師”夏令營,邀請全國6歲以上的孩子來當一天“工程師”。
蔚來工廠探索活動 圖源:蔚來官方公眾號
1200多臺世界頂尖機器人、AI驅動的“天工”智能制造管理系統、全球領先的全鏈路數字化智能工廠,這不是簡單的研學,而是一次與未來科技的深度對話。
孩子們在車間學習如何搭建汽車驅動系統,在展廳發揮想象力設計自己的汽車。
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孩子們不僅在玩樂中獲得知識,還能直接感受到工業科技的力量,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職業規劃種下了探索科技的種子。
工業遺址改造的園區,更是拍照愛好者的天堂。
在北京首鋼園,昔日的煉鋼高爐與科幻游樂園并存,年輕人穿著工裝風衣,站在生銹的朋克風高爐邊拍照。
小紅書博主@行走的丁滿 首鋼園打卡
在上海寶山工業園區,巨大的金色爐臺成為網紅打卡地,攝影師們借著金屬反光拍出大片質感。
“體驗+拍照”,是工廠旅游的最大吸引力。
對年輕人而言,一張獨特的照片、一次沉浸式的生產線參觀,遠比普通景區的到此一游更有價值。
對于企業來說,工廠旅游是一種新的品牌營銷方式。
傳統的廣告再怎么鋪天蓋地,也比不上消費者親身體驗更有說服力。
在安徽滁州,元氣森林工廠專門設置了沉浸式參觀體驗區。
游客可以看到高速運轉的飲料生產線,聽解說員講述“0糖0脂0卡”的研發理念,最后還能自己投幣抓飲料。
人氣綜藝《種地吧》的主角團“十個勤天”集體探訪元氣森林工廠,帶動一大批粉絲前來參觀打卡,復刻同款體驗,不僅讓工廠游熱度攀升,也為品牌帶來了更多關注。
綜藝《種地吧》截圖
君樂寶的工廠旅游項目更是直接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并迅速發展為集牧草種植、奶牛養殖、科技研發、乳品加工、供應銷售及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
作為對標世界先進牧場標準的大型生態觀光牧場,深受游客喜愛,榮獲河北省工業旅游示范點等多項榮譽,并被評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君樂寶優致牧場
在這里,游客能親身體驗奶牛養殖與綠色產業鏈的生態循環,深刻感受到君樂寶在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
過去,制造業的競爭點在生產效率,而如今,品牌文化、科技創新、用戶互動,才是核心競爭力。
未來的工廠,是生產基地,更是品牌展廳。
企業通過向公眾開放工廠,不僅能增強透明度和信任,還能提升品牌形象、促進銷售。
參觀者分享體驗,形成口碑傳播,也助于擴大企業的品牌影響力。
這便是企業的營銷“陽謀”。
工廠旅游的火爆,除了消費者和企業的推動,政府的支持也功不可沒。
晉江,這座以鞋服產業聞名的城市,正在推動“體育+工業”的旅游新模式。
安踏集團在晉江打造的安踏982創動空間,集品牌博物館、數字化智慧運動館、互動體驗區于一體,讓游客了解運動鞋的生產過程,親自體驗智能跑步測試、籃球投籃機等高科技運動產品。
安踏982創動空間攀巖區
晉江以安踏為代表,推動“體育+制造”的融合,成為工業旅游創新的樣本。
北京市政府也在積極推動工業旅游。在《北京市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工業旅游,引導企業活化利用工業遺產,并打造集旅游、購物、體驗于一體的主題化工業旅游目的地,構建完善的工業旅游產品體系。
隨著政策的加持,未來北京的工廠不僅是生產基地,更可能成為游客爭相打卡的“城市新地標”。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工業旅游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與全球工業旅游占旅游總產值的10%-15%相比,中國工業旅游市場占有率還不到5%,未來大有可為。
走,到工廠去旅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