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東
上周六,京東 年度評優頒獎,大獎項目給了空調,還有一些其它的,總之大部分都跟國補有關。
表彰會上老板講了下今年的三大必贏戰役,一個是流量場,一個是全渠道,還有一個是下沉。
另外,算法漲薪30%這個 ,據說是東哥周末拍板定下來的, 而且是純漲base…
有老京東告訴廠哥,這確實是京東的風格,自己幾年前也經歷過一次,也沒說為什么,就狠 簡單粗暴。
2、夸克
夸克的地位又升了,直接抬到AI旗艦應用的高度,未來通義系列模型的最新成果也會第一時間接入夸克。
那么問題來了,把夸克推到這么高的位置…要知道,應用層還有一個通義App,你讓它怎么辦???
廠哥盤了下:通義App一開始在阿里云,之后獨立出來做了段時間,后來又被劃到吳嘉下面…一路上這些人員變動和組織調整,感覺就沒過了幾天安穩日子。
所以前段時間,廠哥跟員工交流,有廠友就猜測后面通義c端會不會逐漸弱化消失,把入 口資源全給到夸克,畢竟夸克有 現成大入口,這樣做可以明顯縮短戰況。
但廠哥注意到,最近幾天通義App做了 全新改版, 接入 QwQ-32B的同時,在 產品交互界面和形態上也做了全面升級,完全看不出一點兒后續要隱退的意思。
所以……目前還是在內部賽馬階段?
3、美團
過了個年,美團內部跟 AI有關的分享會越來越多了。
現在各業務現在都往AI上靠,搞出來一堆這助理那助手的功能…不過基本都嵌入在現有美團App里。
現在AI在美團是什么地位?這么說吧,你做個普通需求,幾乎沒人care你,但你要是搞一個 高峰期配送的AI智能解決方案,X2都可能會直接參與進來…
還有,據說有后端團隊用AI搞了套虛擬前端頁面的工具,展示出來大概是這樣的: 就是后端寫完代碼直接用AI呈現出前端所發生的變化,然后自己看著調一調,最后發給產品運營看一眼基本就可以上線…
說實話,當時 聽完,感覺前端的兄弟們又危險了。
4、抖音電商和商業化調整的后續
行業產品與運營并到銷售后,大概率是沒有好果子吃的,這段時間不少人在重新找地方。
為什么留下來不好干?舉個例子,之前有商家投流的時候誤設了個“999元出價”,導致一晚上直接消耗掉了本來該在兩年內消耗完的年框費用。
這時候商家肯定找銷售,然后銷售再去找商業化的產品和運營, 但是后者也有自己的道理,出價是有確認機制的,沒人逼你設那么高,系統也不會自己確認,你把出價設置成 “999”,那算法肯定往s了給你推啊…
這種摩擦只是兩邊日常的一個縮影。
所以你說新老板會對這邊滿意嗎?
本來這個機制就是天然存在摩擦的,之前有廠友跟著+1 去匯報,+1講了5分鐘,P 講了25分鐘,全程含“M”量還不低,最后問你,你聽明白了沒有?
說實話,那種壓迫感面前,你就是沒聽明白你也得說聽明白了,然后起身出去,把下一個團隊人叫進來。
5、跳槽
廠哥的《跟100位廠友喝咖啡》活動還在繼續,開年走了一圈后發現,好多廠友都在關注AI方面的機會。
有位廠友的經歷非常典型,感覺可以做個參考。
這位廠友之前在某大廠的邊緣虧損業務,去年轉入AI,他雖不是算法出身,但現在已經站穩腳跟,他跟我講,其實在Deepseek火之前,AI賽道沒有那么難進。
自己Open AI剛出來的時候就開始用了,他把從文心一言發布到Deepseek爆火這段時間稱為窗口期。
那段時間,只要你用過或者說有一些對大模型的思考就行了,因為面試的人他也不一定知道的有你多。
但過了個年這個窗口期結束了,現在一是卡學歷,二是卡AI相關的經歷,人人都想往AI上靠。
所以廠哥聽完總結了下:
如果你也在關注AI方面的機會 ,與其上來就投大廠, 不如分開兩步,先去中小廠疊個buff。
因為中小廠做AI的環境跟大廠不一樣,AI這波 中小廠也怕Fomo,但又不想過多投入,所以招進來以后,他給下面人的權限反而會更大,也更利于積累經驗。
等相關的經驗有了,這時候再去大廠就容易多了。
=============更正、交流:Dachang-Boy
長按下方二維碼!進「大廠青年交流群」暢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