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GG建筑事務所與華東建筑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華東院)、LANDRUM & BROWN WORLDWIDE SERVICES, LLC、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組成聯合體,受邀參加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國際競賽。以華東院為牽頭單位,各家單位緊密配合,方案最終入圍前三名。
AS+GG在團隊中負責航站樓和GTC(綜合交通中心)的建筑造型和空間方案設計,以及陸側景觀的概念設計。
新規劃的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坐落于佛山市高明區,將成為“機場+高鐵+地鐵+高速公路”的立體交通樞紐。AS+GG為新機場設計的方案構思了一種視覺上的流動感,將從火車站到機場的旅行體驗完美統一。當車輛緩緩駛入路邊落客區時,向外延申的頂棚結構為即將啟程的旅客提供溫馨的歡迎以及遮蔭。
主航站樓的體量設計受到了嶺南傳統屋頂的啟發,為現代建筑注入了濃郁的地域特色。這一獨特想法為機場帶來了一個結構高效的拱頂方案,從而通過減少所需柱子的數量來增加跨度,并通過建立結構網格來分解機場對于大空間的特殊需求。拱頂的輪廓在位于南面的陸側以及北面的空側均清晰可見。
拱頂之間精心設置了天窗,讓自然光線和清爽空氣貫穿建筑深處。天窗周圍加入高側窗,這不僅增強了自然通風效果,更讓整個建筑體量在結構上表現出更高的效率,在視覺上呈現出流線型的美感,同時也與佛山市豐富的文化底蘊形成了深度的聯系。
建筑外立面的設計采用了多種墻體結構。主航站樓入口墻采用通透的拉索幕墻,并由寬大的金屬面板頂篷保護。屋頂天窗采用了嵌入斜交網格結構中的隔熱玻璃。航站樓主屋頂則呈現流動的金屬質感,表面為溫暖的啞光處理,以避免過度反射。
從南部陸側落客區到安檢,到北部的商業區,屋頂的幾何曲線和穿插的天窗圖案貫穿旅客的整個步行體驗。側向天窗的優美曲線不僅帶來自然光,還將室內外有機連接起來。夜晚點亮燈光時,流線型外觀揭示了內部的有機形態,展現內外的形體交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