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柒柒 供圖|何東
何東,1989年生于永州,公益人,青年作家,自稱江湖游俠,三次徒步進藏,游學六年,其發起的“在愛中行走”公益項目,帶領全國數百所高校的學生行走于滇西北、西北、海南、西藏.....現如今他在長沙開了首家免費青旅,兩年間,接待過兩千多人免費入住,也面對著惡語質疑。這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創業故事。
“公益是噱頭;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青旅免費,床位要錢......”
“那這還不算難聽的。”聽著我念出的惡評,何東笑著連連擺手,今年36歲的他是這家免費共享青旅——Newth青旅的創始人。
青旅由一個老小區頂樓復式房改造而成,三百平左右,樓上樓下一共五個房間,每個臥室放兩張上下鋪,能住四個人,二樓女生臥室多放一張折疊床,可住五 個人。
再加上閣樓、露臺和客廳,夏天時都可以搭帳篷,最多時,青旅里住下了 37 個人。
何東的青旅接待以下幾種人:剛畢業,來長沙找工作,還沒找好地方的;想來長沙玩,窮游的大學生;想帶爸媽來長沙看看,預算不夠的;來長沙看病有困難的朋友;無論失戀失業失心瘋的年輕人,只要不開心了,希望有個地方能歇一歇的等等......
#為夢想總要付出點什么
“更過分的評論說,免費怎么賺錢?多裝幾個攝像頭就好了,”何東嗤笑說,“烏鴉的世界,看什么都是黑的。”還有人說免費的最貴,何東回他:“對對對,免費的最貴,比如愛,善良和真誠本是世界上最貴最奢侈的東西。”
天臺上,何東把一壺茶放進火盆里暖著,時不時有住客上來曬衣服、烤火,一個長發小哥和穿軍色外套的大哥坐了下來,何軍倒了兩杯茶遞過去,“周末的時候,人更多,我們會一起在天臺烤肉聊天唱歌聊夢想。”
周末活動的費用是AA,平常青旅每天都會有義工搞衛生做飯,如果有人來了沒吃飯,就加一雙筷子。買菜的費用、租金等運營費用都是何東自己掏的,一個月費用大概在6000塊左右。
他和合伙人經營著一家公司,2013年成立,專門做青年活動和青年社群,2023年公司十周年時,開了這家免費青旅。
多數人疲于應付生活,不會常常提到“夢想”這個詞,但何東活得十分理想主義,一夢十二年。“之前公司是掙錢的,這兩年勉勉強強維持,也借了一點錢,為夢想總得要付出點什么。”
在直播間,他一次次說,青旅里沒有老板,只有一個活在夢里十二年的大哥哥,以及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江湖游俠。他想通過自己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點,他就想做這個事情。
#最近來住的很多都是被騙的年輕人
說話間,一陣涼風從天臺的鐵門縫隙處灌進來,火盆里,木頭燃盡的灰燼揚起來,在對面住客的軍色大衣肩上落下一片片灰白,他盯著手機,眉頭緊緊擰著,絲毫未察覺。
天臺的墻上手繪著梵高的星空,頂端寫著“N+1夢想空間站”,旁邊的墻上手寫了兩行字——“江湖沒什么好的,也就你還行”。青旅進門處墻面上也有手繪,“仗劍走天涯”五個大字旁邊留下了很多住客的留言——關于夢想,江湖,有夢為馬,隨處可歇,有酒有肉有姑娘。這是一個十分烏托邦氛圍的暫時居所。
“外省的居多,最近來住的很多都是被騙的年輕人。”三月來長沙求職的年輕人多,有被求職中介騙了,身無分文的;有干了一個月,領工資時還要倒給公司八百;還有被租房中介騙后,被房東趕出來的。
“群里說今天有人請你吃了炒飯。”何東看向那個穿軍色大衣的男人。
他長了一副北方男子的臉,皮膚黝黑,之前一直沒加入聊天,何東問到他,他才點點頭,打開話匣。
他叫王呂,1992年生的,之前欠了幾十萬,求職又被騙得身無分文,家里人也不怎么管他。今天青旅來了一個網約車司機,他不是過來住的,只是在手機上刷到了,聯系何東說想過來沖個澡。
司機聽說王呂三天沒吃飯了,請他吃了一頓炒飯。網約車司機的網名叫“孤獨且無助。”
△有時候這里更像一個收容所,大家在這里報團取暖
王呂還在自顧自地分享著,做工如何不被騙的經驗,和之前走投無路到打110求助,直到前兩天深夜刷到了何東的直播,過來碰碰運氣。
何東經常晚上直播,他把自己的經歷,青旅面臨的爭議和他想做的事,打印成一張張A4紙,直播時邊聊天邊舉起來給直播間的人看。
“當他們突然對這個城市特別失望,沒有地方去的時候,突然刷到有這么一個地方,來到這里我們能幫助他,他對人性,對這個世界可能一下子會沒那么多的抱怨。”
何東希望能給那些獨自闖世界的年輕人一點點勇氣。他們感知到善意后,也可以去傳遞這一份善意,公益不是有錢人才可以做的,身邊還有那些力所能及的微公益。
“這里門幾乎是24小時開著,因為常有人深夜過來。”何東指了指青旅的大門。很多人說這個城市里萬家燈火沒有一盞是屬于我的,何東對他們說,在長沙有一盞燈,“有需要幫助時,歡迎回家,這盞燈,為你而亮。”
#對青年養老院嗤之以鼻
很多人問何東:“你那里是不是青年養老院?”他特別嗤之以鼻:“這里從來不是個青年養老院。”
“年輕人不應該是充滿朝氣活力,去大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追求喜歡的人。生猛一點嗎?”何東問我。
他有個印象深刻的客人,是一個17歲的潮汕小孩,一直都活在他爸爸媽媽的規劃里,去年潮汕小孩高考完后,在工廠里擰螺絲,掙了三千塊錢,鼓起勇氣把長沙作為第一站來玩。
白天游玩了回來后,潮汕小孩會特別興奮地跟他們分享:“我現在只有17歲,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去做了,不用靠父母就能出遠門了。我打一個多月工,買了張票就來長沙,我一直就想去橘子洲頭。今天站在橘子洲頭我感覺整個人飄起來了,生命太爽了!”
“這是年輕才有的生命力,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年輕的自己。”何東說換個成年人,可能會撇淡地說一句,橘子洲,冇味。
不渾渾噩噩,像做夢,他反正是這么折騰過來的。2018年,何東出版了一本書《愿你也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在書中寫他出生在農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小時候調皮叛逆;成年后,穿上內增高鞋也就一米六,從小到大都活在身高歧視中。
也寫他從三流大學出發,游學把985和211都讀了一圈。這些年走南闖北,當過乞丐,洗碗工,賣過唱,做公益行走,開過公司,破過產,一路走來,“一個人能做自己喜歡且有意義的事,還能幫助很多人,再順便賺點錢,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翻起何東遞過來的書,對面的長發小哥從外套內袋掏出一個小本子,放在何東面前:“哥,幫我寫兩句話。”
長發小哥自稱仆老師,30歲,四川瀘州人,今天是他在青旅睡的第三晚,明天等衣服干了,就準備再次啟程了。
“上了好久的班,不想上了。”他笑笑說,他辭職了,正在滑板進西藏的旅行中,這次旅行他執行三不原則——不帶錢,不花錢,不要錢,基本上每天只吃一兩頓。來青旅之前,他睡的是其他人家里的沙發,做“沙發客”。
2012年,流行著一個瑪雅預言——人類將會迎來世界末日。
年底時,何東和好友們發現世界并沒有毀滅,他們在跨年那天一起喝酒燒烤唱歌慶祝,酒過三巡,何東想到了父親,撥了電話過去,“流浪這么多年,沒做點讓你覺得驕傲的事,對不起。”
說完,就掛了電話。接著何東發了一條微博:“2013年,何東一定要有新氣象。”
“現在,你覺得做的事,父親會為你驕傲嗎。”我問。
何東笑起來,大聲說:“那肯定啊,我現在是全村的希望!”
成功的標準有很多種,但在何東這里肯定不是賺多少錢。關于這家店可以開多久,何東也并沒有過于執著,“我也不知道能開到什么時候,先開下去再說。免得你獨自闖蕩世界的時候,回頭望,身后空蕩蕩。給一點力量就夠了。”實在沒錢的時候,也會有關掉的可能。
何東公司墻上寫著“謝謝你來到我的夢里。”在他更遠的設想里,他想造一座兩三千平的青年共享空間,讓這個城市更有溫度。“反正這十二年我都在這個夢里。那我為什么不去繼續做這個夢呢?”
作者——柒柒
一個喜歡寫故事的湘妹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