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孩子其實很需要鼓勵
01
前幾天,山東一男孩和爸爸說自己有作業忘帶回家了,想去教室拿一下。
等父子倆到學校時已經很晚了。
男孩便以“天太黑教室不開燈他有點害怕”為理由想讓爸爸陪他進教室。
此時,爸爸的火氣已經起來了。
去教室的路上,他忍不住批評孩子做事太粗心、對學習不夠上心。
然而,進了教室爸爸才發現事情并不簡單。
原來,男孩說的“忘帶作業”不過是由頭,大晚上帶爸爸來教室,是因為他的作業第一次被掛上宣傳欄了!
男孩很激動也很有成就感,就想著帶爸爸也過來看看。
爸爸見孩子認真給他介紹自己的作業和自己成為組長后的一些改變,再想到自己一路上的指責,他很愧疚:
“今晚我才知道孩子這么需要我一個大人的肯定…… ”
他表示以后會做出改變,做不到滿分家長,但爭取做到及格。
不少網友看到后紛紛留言說,孩子很棒,希望家長不要吝嗇鼓勵。
更有一些“過來人”分享經驗說:
養孩子,父母一定要多肯定他。
因為父母的鼓勵能幫助孩子樹立自信,讓他有力量去成為更好的自己。
深以為然。
02
遼寧一位媽媽在網上分享自己讓娃學習勁頭十足的方法,引不少家長圍觀。
她陪娃寫作業,見兒子題寫對了,便夸道:
“你竟然在我沒說之前就做好了,真是太好了!”
兒子單元小考數學83分,語文100分,稍微有些偏科。
她鼓勵兒子:
“別急,一步步來,你一定可以做到的,我相信你!”
在她一句句鼓勵之下,孩子學習勁頭十足。
寫作業時都是笑著的,認真又積極。
網友直言:“鼓勵果然是最好的教育,這位媽媽掌握帶孩子學習正確方式了!”
很多家長看到后也紛紛表示學到了,等孩子放學回家就用上。
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很需要鼓勵與夸贊的!
這種被肯定的喜悅和自豪感,會化作孩子成長的動力,激發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努力去成為更好的自己。
可很多家長不在意這一點,甚至還經常不管不顧地打擊、吐槽孩子。
03
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
一個穿著校服的女孩當街被媽媽訓斥:
“老是落在人家后面,你就不能不能用點腦,豬腦!我養頭豬都比你聰明,我要被你氣死了!”
周圍來往路人很多,女孩被罵得抬不起頭。
后來還是路人看不下去了,紛紛上前勸說,希望家長給孩子留點面子,不要給孩子留下陰影。
可媽媽仍是一副“恨鐵不成剛”的姿態,又訓斥了孩子半天。
不敢想象,女孩當時得有多痛苦,多難堪。
家長一句接一句的貶低,簡直就是在拿著刀子往孩子的心上扎。
《小王子》里有一句話:
“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語言。一句話可以讓一個人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話也可以讓一個人重振力量。”
鼓勵是孩子陽光成長不可缺少的養分。
父母若是不懂這一點,哪怕給予孩子再好的物質條件,他也容易“營養不良”。
為此,真正睿智的父母從來不吝嗇鼓勵自己的孩子。
04
一小孩哥放學回家,一進門便激動地給媽媽展示自己的試卷:
“看!我這次多考了4分!”
媽媽一聽連忙驚喜地走了過去,只見試卷上寫著一個大大的“64分”。
64分真的并不高。
但看著孩子的笑臉,想到上一次考試孩子考了60分,她也笑著了,并且當場和兒子說:“今晚獎勵你個雞腿吃!”
男孩媽媽表示,自己是個普通媽媽,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但她也不會把自己的焦慮轉移給孩子,而是多鼓勵他、認可他。
“只要孩子學習進步了,考多少分我都開心接受。”
網友們看到這位家長“反焦慮帶娃”的心態后忍不住為她點贊。
卡耐基曾說:
“人生來就喜歡被人鼓勵,用鼓勵的方式對待孩子,能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成長,不斷獲得自信,變得更優秀。”
鼓勵、夸贊、肯定,真的擁有改變一個人的力量。
家長能夠讓孩子在鼓勵和愛中長大,便已經是很好的教育了。
05
一些家長擔心鼓勵和夸獎會讓孩子“飄起來”,
但實際上,適當的鼓勵,并不會讓孩子驕傲自滿,反而能夠讓孩子朝著更好的自己走去。
為此,希望家長們都能看到孩子的努力。
在孩子學習有進步、做事做得好時,給他點個贊;
在孩子已經很自責,很失落的時候,記得抱抱他。
相信,在你用心的教育引導下,孩子會越來越優秀的!
寫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