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正是騎車時。
——今天的編輯 彭主任
氣溫回升,麥子綠了,油菜花開,又到了騎繞城綠道、把零畫在成都大地上最好的季節。
出發前,決心下得很大,騎行服頭盔眼鏡要帥氣,飯要吃飽,邊騎邊看花邊曬太陽,爭取一鼓作氣,努力讓騎完整圈的用時比上次少。
實際上,全程100公里的距離,還未騎到一半,隨著踏頻越來越低,一個把人整神的上坡后,餓了的臨界點終于還是到來,去哪兒找點兒吃的的念頭越來越強烈。
直到,樹林旁、岔口邊傳來既嘈雜又悅耳的叫賣聲:“涼面、涼皮、炒飯、炸土豆、脆皮土豆、炒河粉、烤腸……礦泉水兩元”。謝天謝地,終于有地方吃飯。
每一輛出現的餐車都可能是我騎綠道時的救命恩人。
是不是健康?是不是美味?是不是熱量超標?是不是賣得貴?所有問題在餓得發慌、怎么補充力氣騎回家面前都不值一提。包括穿精英襪的哥,也會將公路車靠在一旁,沖到路邊攤前,“老板兒,來兩根烤腸。”
騎行100公里,會消耗3000大卡左右的能量,約等于消耗12碗米飯的能量。第一次騎繞城綠道的時候,就吃過能量不夠半途餓得要死的虧。下次再騎,帶足夠多的吃的上路依然不可能。
載不動,沒口袋放。千挑萬選到的高顏值公路車,連護泥板這種丑東西都不安裝,怎么可能還會帶包裝東西。負重盡可能輕很有必要,頂多在水壺架卡一瓶脈動或佳得樂,在衣兜里放一根士力架。
餓意漸起之時,也是后悔來臨之際。
你先喝了兩口水,希望能頂一頂,顯然這并不是長時間管用。能量不足,速度降低后,你無心贊美沿途的風景,開始對別人攜帶的任何可以吃的東西露出羨慕的眼神,冒出很多沒有邊界感的想法。
還是只在附近轉悠的人更安逸,隨身都帶著大包小包的水果花生。即將下市的耙耙柑兒水分不足,但看著別人的那一口袋,此刻你依然覺得好甜,想吃。
還是應該背個書包裝點零食干糧,剎一腳在路邊野餐。眼看著小哥停在一邊,把干脆面底朝天式地全部倒進嘴巴里的瞬間,你也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騎共享單車上綠道似乎也不錯。車筐里可以裝吃的,騎到半路還可以“棄車逃跑”,找個口子下綠道坐車回家吃飯。當看到別人的燒烤架冒出煙霧,“不該騎車,該來露營。”
做不出化緣討飯吃這種事,只想快速到達下一個補給站、服務點來點兒吃的。
整個繞城綠道上,幾乎每座廁所旁都配備有自動販賣機,喝水吃零食等需求都能比較容易地得到滿足。但想要吃頓熱飯,目前更多還得依賴各類小吃攤、小吃車。
前不著村后不著店之地,突然冒出的餐車,就像茫茫大海上的燈塔。一般是未見其身,先聞其聲,放在路邊菜地、掛在指示牌上的喇叭打頭陣,用一連串噼里啪啦的報菜名聲,把人往更遠處的餐車補給點拽。
岔路口、樹林間是餐車很好的棲身之處,距離綠道主干道不遠,路過時準能察覺。
稍作判斷,確實該停下來吃東西了,便可轉彎坐在攤前。借吃飯的時間當中途休息,草草解決完,又可迅速回到主路繼續完成挑戰。
騎行途中的快節奏,使得繞城綠道沿途的餐車提供的食物也主要集中在中式快餐、特色小吃上。每家的產品都很雷同,烤腸是標配,兼顧炸洋芋、炒面、炒飯等鬼飲食。
盡管他們都說,一根烤腸下去幾十公里白騎,但餓得發昏時,先來根熟透了、拿到能吃的烤腸再說。明知是淀粉腸,抹了抹嘴巴后,誰都得夸上一句,香爆了。
實際上,一根烤腸的熱量是250千卡左右,每100克的炸土豆含有300千卡左右的熱量。累計相加,仍低于騎完繞城綠道所消耗的熱量。
算過細賬后,炫一根烤腸根本對不起消耗的熱量,要吃就吃double。兩根烤腸是開胃小菜,炫完,炒飯也出鍋。無力摘下手套和頭盔,面對一盤炒飯,小哥在電話里向朋友匯報,“還有50公里才騎完,怕是要到凌晨。”
多少有點離譜,夜幕降臨時,仍有不少餐車徘徊在繞城綠道附近,等待餓死鬼。
像植物園附近的成多多這樣的騎行補給站,甚至會通宵營業,店主晚上就住在補給點。卷簾門拉下后,卷簾門上寫著“夜間如需幫助請敲門或電話。”
夜騎繞城綠道者不在少數,24小時的服務,算得上貼心。體驗過繞城綠道附近眾多小吃攤和補給站,很多騎游都對成多多以及隔壁的霞妹小吃印象不錯。
路過之時,攤主會熱情招手邀請到店歇息,緊隨其后,一句“礦泉水兩元”的招呼讓人卸下防備,價格沒亂喊,至少和超市同價。
手麻腳軟地推車往店走時,大叔還會主動幫忙泊車。成都繞城綠道上的各大補給點已經卷到了這種程度——免費充電、免費打氣,甚至免費加熱水,只要你帶了保溫杯。
成多多的價格是明碼標價,特意準備的香蕉2.5元一根,是對騎友們的投其所好。
翻開擺在桌上的菜單,涼面、涼皮、土豆、炒面、炒飯、面條等可免費加量。標紅的“飯量大的請提前吼一聲老板多加點”讓人在疲憊之際倍感溫暖。
并不是每個騎友都會在剛好餓的時候,剛好騎到對的店面前。老實說,繞城綠道上的吃食,味道頂多算家常。看在能解決溫飽的份兒上,得過且過。部分小攤的價格虛高,吃過一次,絕不想再光顧。
餓得實在忍不住時,仍要妥協。過了這個村兒,天知道下一個補給站會在幾公里之外的什么地方出現。除非你騎繞城綠道的次數夠多,嘗試的小攤夠多,夠有經驗,逐步摸索到了門路。
整體上,北邊和西邊的餐車、補給點更多,就在路邊田野里。南邊、東邊更多是精致的公園。像馬卡龍橋、蜀道通衢、青龍湖這樣的重要節點、人流量密集處,也總會更容易找到補給點。
南邊方向,三元可能算能提供最多補給的地方。油菜花開的時候,堵麻了,孫悟空來了都只有推車,不如趁機鉆到橋下吃點東西再上路。
輕裝出行,最理想的狀態是餓了的時候,餐車剛好出現。想得很美,明星騎繞城綠道也沒有保姆車跟隨。如果能吃到稍微好吃一點點的烤腸、炸洋芋、炒飯就值得慶幸。
也歡迎你交出騎繞城綠道時,你吃到的、值得墊肚子的烤腸、炸洋芋,讓友友們在下次騎車時有個念想。
今日編輯 | 彭主任
本文系談資“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圖片
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錯峰看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