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壯志豪情
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句展現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描繪出戰士們在艱苦環境下堅守戰斗、誓死報國的決心。
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其一》
表達了詩人對未來充滿信心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4.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龜雖壽》
展現出即便暮年,依舊心懷遠大抱負、積極進取的精神。
5.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抒發了詩人渴望投筆從戎、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將進酒》
展現出對自身才能的高度自信和對未來的堅定信念。
7.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抒發了詩人渴望殺敵報國、保衛邊疆的豪情壯志,盡顯其愛國情懷。
8.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描繪出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描繪自然美景: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形象地描繪出西湖六月荷花盛開的壯麗景色。
10、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滕王閣序》
將秋日傍晚滕王閣周圍的美景刻畫得如詩如畫,意境開闊而壯美。
1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勾勒出一幅雄渾壯闊的塞外風光圖,盡顯大漠的蒼茫與孤寂。
12、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暝》
勾勒出一幅清幽寧靜的山居秋夜圖,盡顯山間景色的空靈與美好。
13、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生動描繪出西湖在不同天氣下各具特色的美景。
14、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
描繪出春時節春雨的輕柔以及草色若有若無的朦朧之美。
15、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將塞外突如其來的大雪描繪得十分壯美,展現出邊塞雪景的奇幻與綺麗。
16、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描繪出一幅清新自然、閑適愜意的水鄉圖。
1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勾勒出一幅清冷、孤寂的邊塞月夜圖。
18、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描繪出一幅廣闊、雄渾的邊塞風光圖。
19、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
描繪出一幅質樸自然、寧靜和諧的田園風光圖。
20、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生動地展現出田園的生機與活力。
21、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描寫了傍晚時分的楓林美景。
22、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詠柳》
贊美了春天。
23、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準確地表現出春天景色的變化過程。
24、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暮江吟》
展現傍晚時分江水在余暉映照下的獨特美景。
2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表達出夜的寧靜和風雪的寒冷。
26、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
表達了對春雨的贊美和對春天萬物生長的期盼。
27、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此句描繪了夏日鄉村的寧靜場景。
訴說思鄉之情:
28、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委婉地表達出詩人對故鄉的深深思念之情。
29、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洲》
以景襯情,表現出詩人對家鄉的眷戀和渴望回歸的急切心情。
30、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抒發了漂泊異鄉之人在佳節時對親人的強烈思念。
31、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宋之問《渡漢江》
將游子歸鄉時既急切又忐忑的復雜心理刻畫得入木三分,深刻表達了思鄉之情。
32、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其一》
表達自己的清廉正直和對家鄉親友的深情,含蓄地流露出思鄉之情。
33、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黃鶴樓》
以日暮時分江上的煙波浩渺,烘托出自己濃濃的思鄉之愁。
34、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李白《渡荊門送別》
表達了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3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游子吟》
此句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也表達出子女對母親深深的感恩。
36、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杜甫《春望》
表達了對家人的深切思念。
感嘆時光流逝:
37、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
以櫻桃和芭蕉的顏色變化,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時光匆匆,歲月易逝。
3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在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對時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39、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簡潔而深刻地表達了對時光一去不復返的感嘆。
40、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借林花凋謝之快,抒發時光易逝、人生無常的感嘆。
41、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一》
點明時光一去不復返,勸人珍惜青春年華,努力奮進,不要虛度光陰。
42、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王勃《滕王閣序》
通過描寫閑云潭影,感慨時光的流逝和世事的變遷,傳達出一種對歲月無情的深沉喟嘆。
43、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表達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對過去美好生活的懷念。
44、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表達出傷春惜春的情感以及內心的孤獨與無奈。
45、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李商隱《登樂游原》
以景語蘊含著對時光流逝、美好事物即將消逝的無奈與哀傷。
展現愛情真摯:
46、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強調了真正的愛情不在乎朝夕相伴,而在于彼此心意相通、長久堅守。
47、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描繪出戀人之間雖無法相見,卻心意相通的微妙情感。
48、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卓文君《白頭吟》
直白地表達了對忠貞愛情的向往。
49、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以滄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隱喻愛情之深廣篤厚。
50、愿我如星君如月,歲歲流光相皎潔。—— 范成大《車遙遙篇》
表達了對愛情長久相伴、永不分離的美好期許。
51、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表達出女子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以及對愛人的深情期許。
52、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李白《三五七言 / 秋風詞》
展現出詩人對愛人的深切思念以及無法相見的痛苦無奈。
闡述人生哲理:
53、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觀書有感?其一》
以水為喻,告訴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讓自己的內心保持澄澈,充滿活力。
54、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強調了實踐對于獲取真知的重要性。
5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登飛來峰》
告訴我們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才能不被眼前的困難和障礙所迷惑的哲理。
56、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也表達出樂觀向上的精神。
57、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表現了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的道理。
58、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盧梅坡《雪梅?其一》
告訴我們要學會欣賞和包容不同事物的特點,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59、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陶淵明《飲酒?其五》
強調了心境對生活狀態的重要影響。
60、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 李紳《答章孝標》
強調了內在品質的重要性。
61、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體現出一種理性、客觀的認知態度。
62、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信心。
6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王灣《次北固山下》
蘊含著新舊交替的自然理趣,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
64、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秋詞二首?其一》
展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表達懷才不遇:
65、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其一》
表現出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
66、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李商隱《賈生》
批判了統治者不能真正重視人才,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
67、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在廣闊的時空背景下,凸顯出個人的孤獨與壯志難酬的悲憤。
展現友情深厚:
6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以夸張的手法,將無形的友情具象化,生動表現了真摯深厚的友情。
69、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強調真正的友情不受距離限制,給人以溫暖和力量。
70、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渭城曲》
勸酒這一細節,將深沉的惜別之情表達得真摯而強烈。
71、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二首》
表達了對友人的真摯情誼,又充滿了對友人才能的高度贊譽和對其未來的信心。
72、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二》
表達了對友人遭遇的深切同情,也暗含了對世道不公的憤慨。
文學創作類:
7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李白《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形容詩文清新自然,不做作,展現出一種天然純真的美。
74、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執著追求、精益求精的詩人形象。
7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此句強調了讀書對寫作的重要性。
76、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賈島《題詩后》
此句體現了對創作的嚴謹態度和精益求精的追求。
77、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杜甫《偶題》
此句強調了文學創作的重要性和復雜性,以及對文學創作的敬畏之心。
憂國憂民的情懷:
78、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表達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和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
79、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陸游《病起書懷》
展現了即使身處困境,地位卑微,依然心系國家,時刻不忘報國的拳拳愛國之心。
80、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紳《憫農二首》
直白地表達了對農民勞動成果的珍惜,提醒人們要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食物。
81、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強烈批判和對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
82、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諷刺了晚唐統治者的醉生夢死、貪圖享樂,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8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表達了他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84、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陳陶《隴西行四首》
深刻地揭示了戰爭的殘酷性,表達了對戰爭的批判和對人民的同情。
時節氛圍類:
85、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牧《清明》
既可能是對逝去親人的懷念,也可能包含著自身的漂泊之感。
86、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杜牧《秋夕》
反映了封建時代女子的悲慘命運,以及她們對自由愛情的向往。
87、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韓翃《寒食》
描繪出寒食節時長安的繁華熱鬧。
88、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元日》
展現了新年的歡樂熱鬧的景象。
89、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描繪出元宵佳節,滿城燈火輝煌,煙花盛放的絢爛景象。
悠然閑適類:
90、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其五》
此句描繪出一幅閑適、悠然的畫面。
91、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唐?王維《終南別業》
生動地描繪出他那種隨性、豁達的生活態度。
92、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宋?趙師秀《約客》
生動地表現出等待時的百無聊賴以及內心的些許失落。
93、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宋?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展現出鄉村生活的溫馨與美好。
94、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宋?陸游《游山西村》
流露出對鄉村那種淳樸、自然、閑適生活的深深眷戀。
95、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唐?王維《鳥鳴澗》
體現出他對自然的熱愛以及在寧靜中感悟自然的心境。
96、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唐?白居易《問劉十九》
勾勒出一個閑適、愜意的冬日場景。
人生感慨:
97、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感慨人生的虛幻與無常,表達出對人生短暫和命運起伏的深沉喟嘆。
98、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感慨千古興亡、世事滄桑都化作了后人的笑談,展現出一種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曠達胸懷。
99、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這兩句詩以生動的比喻,將內心無法排遣的憂愁表現得淋漓盡致。
100、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長恨歌》
深刻地表現了愛情的悲劇性以及這種悲劇所帶來的痛苦的永恒性。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