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的朝鮮國泰民安,這離不開朝鮮金家三代領導人的付出、自金日成上臺后,朝鮮的發展就開始步入正軌穩步發展,金正日上臺后,更是讓朝鮮的軍事實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朝鮮現任領導人金正恩上臺后,為了朝鮮的發展,更是做出了父親金正日都沒做的事,同時金正恩還創下了幾項朝鮮政界記錄,照金正恩這樣發展下去,很有可能成為世界級大人物。
那么,金正恩到底都做了什么?他的能力到底有多強?
【接班人之路】
1984年出生的金正恩,在2012年僅用半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年輕人到朝鮮最高領導人的"三級跳"。
當時,他年僅28歲,成為全球最年輕的國家元首之一,這在朝鮮歷史上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金正日有仨兒子,長子金正男早年被看好,畢竟是老大,金正日也寵過他,可這家伙在蘇聯和瑞士長大,跟父親沒啥感情,還嫌朝鮮制度落后,金正日一氣之下把他踢出局,2017年他在馬來西亞遇刺,徹底退出舞臺。
二兒子金正哲性格太軟,像個追星族,迷英國歌手克萊普頓,還跑德國看演唱會,連工作都不管,更別提沉迷網游不出門了。
金正日看來看去,只有小兒子金正恩靠譜,外貌像金日成,能力也出挑,接班人選就這么定了。
在金正恩9歲時,他的父親金正日為他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生日宴,生日宴會上,金正日帶領眾多高官一起合唱了歌曲《腳步》,歌詞中直接將金正恩比作“金大將”。
2010年,金正恩正式冒頭,9月28日,朝鮮勞動黨開會,他一下蹦到大將位子,還當上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
半個月后的10月8日,老干部楊亨燮公開說“我們擁護金正恩大將”,接班人身份板上釘釘,朝鮮媒體趕緊鋪天蓋地報道他陪金正日視察,曝光量蹭蹭漲。
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坐火車突發心梗去世,金正恩接過大權,那一刻,他才28歲,成了全球最年輕的國家領導人之一。
次年4月,他當上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和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7月直接晉升元帥。
28歲的肩膀扛起了整個朝鮮,可光靠背景上位,他真能在國際上混出名堂嗎?
【大米比子彈更珍貴】
2012年7月,他果斷出手,設了個“政治局”,直接從軍隊手里搶過經濟大權,還搞了個“經濟改革小組”,專門盯著農業和民生使勁兒干。
此外金正恩又搞了個“經濟改革小組”,派人跑到中國東北,學我們的種地法、管廠子法,回來就開干。
金正恩推了個農業家庭承包制,把地分給農戶,國家抽成10%到35%,剩下的糧食隨便你賣,這招有點像中國早年的“大包干”,一下就把農民的干勁兒調動起來了。
城里也沒閑著,有些企業掛著“國企”牌子,實際讓私人掏錢管,慢慢冒出個企業家階層,連外國媒體都說朝鮮開始有點市場味兒了。
2016年,他在勞動黨“七大”上放大招,扔出個“經濟發展五年規劃”,喊著要把朝鮮建成“五大強國”。
這可是80年代后朝鮮頭一回搞五年計劃,目標直指民生,建房、發電、搞生產,連城鄉差距都得縮小。
“經濟發展五年規劃”,這可是自1980年代后朝鮮頭一回弄這東西,他把農業改成家庭承包制,國家把地分給農戶,收成抽個10%-35%,剩下的歸你,想吃就吃,想賣就賣。
平壤郊外,農民老李頭一輩子沒見過這陣仗,2017年他分到5畝地,種了大米和土豆,年底賣了余糧,兜里第一次揣了點零花錢。
2024年2月,平壤1萬套新住宅已經修到第三階段,黎明大街2017年竣工后,老百姓住進去,日子過得比以前敞亮多了。
2024年韓國統一部數據一出,嚇人一跳:朝鮮2500萬人口里,600萬有了手機,差不多1/4的人刷著“光明網”,這網雖然連不上外邊,但朝鮮自產的手機照樣用得溜,下載個軟件也就幾美元。
住房也管得寬,到適婚年齡就能申請房子,面積和檔次看你貢獻多少,國家一分錢不收。
2024年7月,金正恩開會放話,上半年經濟比去年漲了一大截,下半年得接著干,把今年整成“新變革之年”。
當然,朝鮮還是那個朝鮮,封閉沒少多少,經濟特區倒是熱火朝天,俄羅斯、中國、日本、加拿大的150多家外企都擠進去了,可普通人想進特區,得先過鐵絲網這關。
用電也不穩,停電是家常便飯,金正恩把解決電力列進五年計劃,可還沒完全搞定,不過,他這經濟牌打得有模有樣,外媒都說他是“做父親沒做過的事”。
從“窮國”到“吃飯不愁”,他已經邁出一大步,可光吃飽飯夠嗎?他還能讓朝鮮在世界上站得更硬氣嗎?
【跨分界線握手】
2018年4月,他與韓國總統文在寅在板門店舉行歷史性會晤,金正恩成為朝鮮戰爭停戰以來,首位跨過軍事分界線的朝鮮最高領導人。
此后,朝韓關系日益緩和,雙方簽署了《板門店宣言》,承諾搞半島無核化,還要把和平繁榮帶回來。
7月還開了第9次南北將軍級會談,那一刻,半島好像真有了“友好時刻”,讓人覺得和平有戲。
可金正恩的野心不只在朝鮮半島,兩個月后,6月12日,他在新加坡跟美國總統特朗普見面了,兩人聊完后特朗普宣布暫停美韓聯合軍演,這可是個大讓步,說明會晤真有點成果。
到了2019年6月30日,他又放大招,在板門店跟特朗普再會,這次直接把特朗普忽悠到朝方一側晃了一圈。
朗普跨過分界線,成了首位踏上朝鮮土地的在任美國總統,之前卡特和克林頓去朝鮮,都是卸任后的事兒。
可惜好景不長,拜登上臺后朝美關系崩了,韓國換上尹錫悅后更是挑釁不斷。
金正恩也不是吃素的,2024年初直接翻臉,把韓國定為“頭號敵人”,下令炸斷跟韓國的鐵路和公路,半島局勢一下緊張到頂點。
他跟文在寅握手時的笑臉沒了,換成冷冰冰的強硬派作風,這翻臉速度,跟他爺爺當年戰場上的魄力有一拼。
【核武入憲震四方】
2023年他干了件大事,把核武器寫進憲法,朝鮮建軍75周年閱兵那天,他亮出“火星-17”洲際彈道導彈,固體燃料推進,射程一萬公里,算算距離,美國本土都跑不掉。
同年,“萬里鏡-1”偵察衛星也上天了,正式投入使用,盯著半島周邊一舉一動,金正日時代“先軍政治”重軍事,金正恩更狠,不僅守住老本,還把軍工科技推到新高度。
金正恩把電力問題塞進五年計劃,盯著解決停電這老大難,工業和軍工都得靠電撐著,他一邊抓槍桿子,一邊沒丟下經濟,兩手都硬。
2024年初朝美和朝韓關系徹底崩盤,韓國總統尹錫悅挑釁不斷,金正恩二話不說,下令炸斷跟韓國的鐵路和公路,連廢墟都懶得留。
過去跟文在寅握手時的笑臉沒了,他直接宣布韓國是“頭號敵人”,擺出不惜一戰的架勢,他把朝鮮從“火藥桶”變成“鐵拳頭”,硬生生在半島站穩腳跟。
這軍事硬氣,加上經濟改革,朝鮮在他手里變了樣,導彈管震懾,衛星管情報,家里600萬手機用戶刷著網,1萬套新房蓋起來,金正恩愣是把“窮國”整出點強國架勢。
40歲出頭,他既能跟大國首腦談笑風生,又能翻臉開炮,決斷力甩開同齡人幾條街,半島局勢再緊張,他也穩坐釣魚臺,外媒都說,這家伙比他爸還敢干。
未來要是抓住機會,比如特朗普團隊放出的新信號,他沒準真能把半島問題擺平,站上世界舞臺。
【參考信源】
澎湃新聞 2018-14-27 《朝韓首腦會晤|歷史瞬間:65年間,朝韓領導人的前兩次會晤》
杭州網 2010-10-20《朝鮮御廚細說金正恩:9歲即被金正日寄予厚望》
中國經營網2012-07-24《金正恩或推朝鮮經濟改革 李英浩反對經改被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