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高官接連發聲,副總理親口承認“好日子已經過去”,俄烏延宕三年,被拖入戰爭泥潭的俄羅斯終于扛不住了。GDP增長、家庭收入提升以及低失業率,一項項曾經在媒體口中,被用來證明俄羅斯“越打越富”的數據,如今卻成了佐證俄羅斯經濟崩潰的工具。
撥開真真假假的輿論,俄羅斯的經濟現狀究竟如何。2025年,縱橫政壇幾十年的普京如何力挽狂瀾,幫助俄羅斯挽回頹勢?站在中國的角度,我們又能吸取什么經驗教訓?
從特別軍事行動轉變成戰爭,除了土地之外,俄烏沖突究竟給俄羅斯帶來了什么?從官方數據統計來看,他們確實是越打越富了。
一方面,最能體現國家級經濟發展狀況的GDP,在過去的兩年里,俄羅斯生產總值分別實現了3.6%和4%的增幅。
這一現象看似違背經濟學常識,實則很好解釋:當一個國家處于戰爭時,它必然要動員社會力量,開足馬力生產軍工和補給。在這種情況下,生產總值的上漲是必然的。
另一方面,戰爭期間,俄羅斯的失業率也下降到了喜人的程度。原因同理,大量的軍工業訂單導致了勞動力短缺,進而為俄羅斯中下層民眾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失業率大幅下降,這也是戰時經濟的顯著特點。
與之相似的現象,還有家庭收入的增長。就業率上升,給絕大多數俄羅斯家庭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機會,這些機會轉化成實實在在的家庭財富累積,準確映射到家庭收入數據的漲跌上。
當然,戰時經濟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帶來上述好處的同時,更讓俄羅斯經濟承受了巨大壓力。
日前,俄羅斯數位高官連番表態,用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據,給莫斯科敲響了經濟崩潰的警鐘。從他們提供的數據來看,俄羅斯經濟確實在2025年要面對一系列考驗。
最先發聲的,是工貿部冶金司副司長安德烈·薩維利耶夫。他在一月份接受俄羅斯媒體采訪時直言不諱地表示:“去年小麥收成下降了16%,土豆下降了10%,而包括玉米、大麥和甜菜在內的其他作物則下降了近20%。”
除了農產品外,俄羅斯經濟的支柱性產業重工業,也在戰爭三年的延宕中越打家底越薄。苦于美國及其盟友的經濟封鎖,俄羅斯的木材工業、煤炭開采這兩大工業類目,目前陸續出現了衰退的現象。
農業、基礎重工業產品大幅漲價所帶來的最大惡果,無疑是中下層民眾生活成本的增加。倘若這種惡性上漲的趨勢不能及時剎車,那必將會給俄羅斯經濟的平穩運行帶來巨大威脅,甚至動搖莫斯科的統治基礎。
緊接著發牢騷的,是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前副主席。他的發言同樣不留一絲情面:“俄羅斯經濟基于先前積累的資源的相對繁榮時期已經結束。”根據最新統計顯示,俄羅斯國內四分之一的公司面臨流動資金不足、貸款久久不批或批了不放款的情況。
如果以上消息屬實,那么俄羅斯經濟確實已經落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對于本土經濟的種種困境,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在當地時間2月10日用一句“吃飽喝足的好日子到頭了”進行總結。那么。面對俄羅斯目前的困境,曾經帶領俄羅斯度過數次經濟危機的總統普京,也無計可施了嗎?
恰恰相反,在他的動員鼓舞下,俄羅斯舉國上下,都在為重振經濟做著努力。
日前,普京下令重啟了經濟可持續性特別委員會。這個機構曾經在新冠疫情期間幫助俄羅斯度過難關。據悉,該機構將在未來監控、幫扶俄羅斯企業,對9個領域、兩千多家俄羅斯本土企業提供幫助。
此外,俄羅斯事外部門也在為停戰而做努力。最新情況是,美俄兩國元首已經進行過電話會晤,并且后續還會針對俄烏停戰問題進行一系列磋商。
總得來講,盡管對于“提振經濟”,俄羅斯全國上下的努力,一刻也未曾停歇,但截至目前為止,他們的陷入如履薄冰,稍不留神就會粉身碎骨,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俄羅斯的遭遇不僅讓社會大眾認識到和平的可貴,更給全國上下打了一針“鎮定劑”——對于現階段中國來講,休兵止戈,是必須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萬不可操之過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