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工智能賦能文化遺產
保護傳承協同創新中心成立
紹興市鑒湖研究會成為主要協同單位
為加速科技與文化融合,3月13日,浙江省人工智能賦能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協同創新中心正式成立。
中心成立儀式(紹興文理學院供圖)
該中心由紹興文理學院牽頭,聯合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組建。
浙江省文物保護利用協會會長楊建武建議,該中心首先要把握好“創新”這兩個字,“讓人工智能賦能文物保護,這就是一項前沿的創新工作,所以創新,既要高瞻遠矚,又要腳踏實地”。
紹興文理學院黨委書記崔鳳軍介紹,該中心將立足人工智能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內在關聯,在五大領域開展創新性研究,激活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創新力,積極推進文化遺產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建立文化遺產科技創新平臺和大數據庫。
五大領域研究主要為:聚焦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AI技術開發,努力在“AI驅動的智能保護系統”上取得技術突破;將古城鎮發展數字化、保護智能化、體驗多元化相結合,開發建設“古城鎮智慧平臺系統”;運用數字技術保護和傳承好浙東運河,讓古老大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運用編年系的信息平臺,動態展現浙江文化名人行跡;通過全新沉浸體驗,實現智能交互技術與文化遺產交匯融合,促進浙江文旅融合發展。
紹興市鑒湖研究會成為主要協同單位
紹興市鑒湖研究會被確定為中心主要協同單位,邱志榮被聘任為中心理事。邱志榮在發展規劃研討會上表示,鑒湖研究會將積極參與配合中心工作,把握好“協同、創新、中心”三個關鍵詞,重點做好交流協作、成果轉化、服務社會三篇文章,守正創新,再創佳績。
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程 丹
審核:戴秀麗
總期:840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