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數字化的時代,我們的生活被各種屏幕環繞。從清晨醒來查看手機消息,到工作中長時間對著電腦,再到晚上追劇、玩游戲,屏幕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說法,電子屏幕會發出藍光。有人說藍光會影響視力,也有人說藍光會損傷眼睛,今天我們就跟著湘潭愛爾仁和醫院大視光與小兒眼科胡躍主任一起來了解一下藍光。
你知道什么是藍光么?
我們人眼可以分辨的光線被叫做可見光,波長大約是380nm~780nm,這僅僅是所有光中的一部分。而藍光就是可見光中波長較短、能量較強的那一部分光,ISO 8980-3將藍光定義成380nm~500nm。在我們生活中,發出最多藍光的其實是太陽,其次就是電腦顯示器、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的屏幕以及LED燈光。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藍光都會影響我們的眼睛呢?
其實藍光也有好壞之分的。只有波長在380nm~450nm的高能短波藍光才是影響我們視覺效果的罪魁禍首!
高能短波的藍光會對視覺效果有哪些影響呢?
高能短波的藍光更容易在眼內發生散射,這個時候你看到的畫面就很容易出現眩光或者星芒。比如晚上開車的時候就很明顯,當對面的車輛打開遠光燈的時候 ,因為眩光和星芒的產生,你會覺得視力大打折扣,影響我們開車的安全性。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電子屏幕本身也會發出大量的藍光,這些藍光在眼內也會發生散射,引起眩光和星芒。在長時間使用電子屏的時候就很容易產生視疲勞,甚至會導致眼干。所以,這些短波藍光是我們生活和工作過程中,舒適用眼的絆腳石。
面對有害藍光,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其實方法有很多。首先,控制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是關鍵。每隔20分鐘,就讓眼睛休息一下,眺望遠方或者閉目養神。其次,我們可以選擇佩戴具有防藍光功能的隱形眼鏡或者鏡片,當然一定要關注是不是針對有害藍光能夠有效過濾。我們可以關注鏡片是否可以過濾特定的藍光波段,因為波長更長的藍綠光是不需要被過濾的,注意分辨380nm~450nm的藍光。另外,現在很多電子設備都有“夜間模式”或“護眼模式”,開啟這些功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藍光的輸出。
相信以上的介紹讓大家更清晰地了解藍光,也知道了如何保護我們的眼睛不受有害藍光的影響。希望大家的眼睛永遠明亮,享受清晰舒適的視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